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面临短时间内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复杂局面。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加强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等防控,强化信息为疫情风险研判、防控措施制定和资源统筹调配等方面提供支撑。上级要求军队医院强化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开展接诊、处置流程应急训练演练,做好指导部队疫情防控和接收部队发热患者的准备。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助力军队疫情防控。

  • 标签: 标准化助力 军队疫情 疫情防控
  • 简介:目的掌握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1990~2000年按对汕头市疾病监测点内三个级别共5家医院进行检查.结果1990~200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4.01%(57/1420),其中1995~2000年的平均漏报率(2.20%)比1990~1994年的漏报率(7.73%)明显下降,主要漏报的疾病为梅毒(12.50%)、淋病(11.63%)、麻疹(11.11%)、肺结核(10.42%).丙类传染病年均漏报率高达21.01%(58/276),主要漏报的疾病为风疹(40.00%)、急性结膜炎(30.00%)、感染性腹泻病(20.83%)、流行性腮腺炎(17.24%).11年间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综合平均得分为90.18分.结论监测点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但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汕头市 医院 疫情报告 传染病管理 疾病监测点 漏报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我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与规范,提高报告质量。方法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报告质量分析查找传染病报告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三级组织架构,加大考核力度,定期督导与核查。结果2017年7-12月,中心共报告传染病6232例,漏报率0%、及时率99%、准确率100%、完整率100%、一致率100%.结论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中,可有效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 标签:
  • 简介:疫情报告的信息化从最早的疫情统计点对点联网,到建立《传染病疫情统计报告信息系统》(PHIS),该系统通过国家公用数据分组交换网实行统计数据网络报告,随后发展到《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DRS),实现了传染病个案的逐级汇总报告,最后发展到现在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NCRS),逐步和全面实现了传染病“在线、个案、直报”的监测信息系统,

  • 标签: 疾病监测 信息报告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确保医院后勤保障安全可靠十分重要。从环保、设备、人员管理、餐饮四方面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医院后勤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针对医院多个处室的后勤保障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提出相应防护措施。落实这些后勤保障防护措施,有利于有效减小院内感染、降低病毒的二次传播,为临床一线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

  • 标签: 肺炎,病毒性 医院管理 设备和供应 卫生设施环境 后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襄阳市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襄阳市2005~2014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十年间襄阳市丙型肝炎发病率为2.54~5.69/10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季节性不明显,各县区发病不均。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为主。职业以农民、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该市丙型肝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传播流行。

  • 标签: 丙型肝炎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北镇市2009-2013年麻疹疫情调查,掌握其流行规律、特征,为麻疹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麻疹疫情和预防接种资料,经流行病及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采取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可使我市麻疹发病率波动范围控制在1/100万以下水平,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结论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是预防、控制、消灭麻疹的最有效办法。

  • 标签: 麻疹 分析 防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病人的心理,探讨相关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住院病人心理进行分类,举例并进行说明。结论在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病人的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通过医院,医生护士以及病人自身进行调节。

  • 标签: 住院病人 疫情防控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县某小学水痘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水痘疫情防控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小学水痘疫情资料、病例特征和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找出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控制对策。结果2014年4月14日至6月7日累计发病29例,累计罹患率为2.22%。结论因前期学校未引起足够重视,未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确诊病例隔离、消毒等措施,最终导致疫情暴发。所以在今后学校对水痘防控中应加强晨午检、疫情报告工作,落实通风、消毒、隔离措施,同时在学生中推广水痘疫苗接种,有效建立免疫屏障。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住院隔离在登革热疫情中期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采取住院隔离措施后2014年10月27日~12月14日为研究时间段,以住院隔离率为研究因素,以报告发病率、平均报告街镇率为结局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014年10月27日~12月14日,全市共报告2956例,应住院隔离2039例,实际住院隔离1264例,住院隔离率61.99%。周平均报告422例,周平均报告发病率3.29/10万,周平均报告街镇率49.70%。在校正人口密度、平均布雷图指数后,随着住院隔离率的上升,分区县总报告发病率(R^2=0.6138,P=0.045)、分区县周平均报告发病率(R^2=0.6253,P=0.041)、分区县周平均报告街镇率(R^2=0.6341,P=0.037)均随之下降。在校正周次、人口密度和滞后2周的周平均气温、周平均降雨量、周平均布雷图指数后,随着分区县周住院隔离率的上升,周报告发病率(R^2=0.5204,P〈0.001)、周平均报告街镇率(R^2=0.6813,P〈0.001)亦下降。结论传染期登革热患者采取住院隔离措施可以降低新病例的发生速度和地理扩散速度,今后应重视住院隔离措施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住院 病人隔离 登革热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东宁县艾滋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东宁县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地区,但是流行危险因素广泛存在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主动监测力度,发现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二代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医院感染即可造成患者的健康损害,甚至伤残或死亡,又可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都是严重的危害,特别是 2020年 1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及蔓延,更加体现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随着医疗护理技术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院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内的每个环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行为中是具体的执行者,所有工作在过去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有着严格的要求,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就更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浅谈如下观点:

  • 标签: 疫情 护士长 医院感染防控中 作用
  • 简介:摘要为掌握乌什县甲型肝炎疫情流行情况,为依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甲型肝炎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7~2013年济阳县乙肝流行趋势与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07~2013年济阳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3年报告乙肝病例1618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43.19/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56.04/10万);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32.68/10万)。性别比2.2/1,各年龄组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4岁,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4.0%。结论济阳县乙肝发病以农民、男性、15~64岁年龄组为主,要做好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划工作和15~64岁岁年龄组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乙肝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人类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黏膜接触病死畜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死畜产品引起皮肤炭疽,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及被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水等引起咽喉炭疽和肠炭疽,吸入带有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的气溶胶和尘埃引起吸入性炭疽,以及接触污染的动物毛皮等畜产品而患病。对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炭疽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发生类似事件处置工作积累经验。

  • 标签: 肺炭疽 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预防控制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