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2014年6月~2016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91例,感染发生率为30.33%;其中呼吸机使用率、泌尿道插管使用率及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分别为68.76%、61.32%、51.03%;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5.62%,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12.31%,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5.32%。共分离出菌株100株,医院感染居首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占比为31.23%。结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加强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中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杂志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的关系。方法选取《现代中医临床》2014-201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为作者身份的指标,以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数为科研产出力的指标,以论文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为学术影响的指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身份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的关系。结果在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方面,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作者之间的论文被引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两比较发现,副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他职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位作者的基金论文数和被引次数、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发现,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下载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博士与学士学位的基金论文数、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2,0.000)。硕士与学士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身份作者与科研产出力和学术影响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对期刊编辑组稿与选择稿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作者 身份 科研产出力 学术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 简介:1.西苑医院人体试食试验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观测期间原服用降糖药物和剂量不变,试验组用博特胶囊,对照组用安慰剂。一个月后,试验组空腹血糖下降11.2%,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20.9%,与对照组有显著筹异。

  • 标签: 试验报告 胶囊 服用 餐后2小时血糖 人体试食试验 西苑医院
  • 简介:一、中医药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首先,应明确: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一部分。世界传统医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原始初级形式逐步向理性、科学的形式发展,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传统医药在植物学、化学和工艺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而我国,此期间中医药理论以及制剂工艺等方面也都有了重大发展。

  • 标签: 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 药品牌 中医药发展 传统医药 制剂工艺
  • 简介: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与赋值法得出辅导员胜任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然后将属性识别理论成功地应用于辅导员胜任综合评价中,量化和综合理论水平、工作技能和个性特征等多个指标,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同一等级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较。以期能够为高校辅导员的考核、选拔与培养提供科学、客观的指导策略。

  • 标签: 属性识别 大学辅导员 胜任力 综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氨溴治疗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4例老年病患分为两组,每组82例。试验组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静脉注射,30mg/次,2次/d,疗程为7d;对照组口服氨溴片,30mg/次,3a/d,疗程为7d。结果:治疗7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氨溴治疗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氨溴,疗效确切。

  • 标签: 老年支气管炎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 急性发作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硬化症(AL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健脾补肾熄风法疗效评价。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常见症状频数统计,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对比。结果:入选病例多为初、中期患者,末期病例较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讲话、进食、床上翻身和整理被褥、行走、爬楼梯的功能,并使书写、咀嚼和使用器具、穿衣和自理能力、呼吸功能稳定在治疗前的水平。结论:健脾补肾熄风法治疗肌萎缩侧硬化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发病特点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前列醇对早期药流及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欲行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及米前列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脱花煎。分别对比2组流产效果、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蜕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人数占比(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80.40%)。观察组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而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蜕膜PCNA蛋白表达强阳性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而弱阳性人数占比(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17.6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体温升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前列醇用于早期药流可显著提高流产成功率,且能有效缩短尿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降低蜕膜PCNA蛋白表达。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药物流产 脱花煎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