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0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给予其中对照组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接受认知行为护理,护理效果。结果:肾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护理前两组均接近(P>0.05),护理后4周、12周观察组患者的Scr、BUN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血液透析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存在睡眠问题的学龄前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在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学龄前儿童 睡眠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采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改善情况、并发症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高血压采用延续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自护能力 健康行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戒毒所高血压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联合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的戒毒所高血压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联合延续护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健康行为分数、血压指标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

  • 标签: [] Orem自理模式 延续护理 戒毒所高血压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态度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以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态度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态度与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期间可以促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将患者产生的一系列不良行为及时改善,进而有效缓解患者所产生的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态度评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行为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行为心理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需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对其术后的心理状态、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这一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利用延续性护理则能够明确减少不良行为、心理状态的发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延续性护理 行为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表现。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40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超声检查,观察组行多层螺旋 CT检查( MSCT),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并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76%),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通过影响检查与分析,可以比较良好的对原发性肝脏神经细胞分泌癌进行判断,对患者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 超声诊断 多层螺旋 CT诊断
  • 简介:摘要: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加重或诱发全身疾病的主要口腔疾病,是人类重点防治的非传染病之一。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显示,全球恒牙龋患病率居所有疾病首位,发病率居第二位,乳牙龋发病率位居第五位[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龋病的发病机制、早期预测、群体防治、临床诊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新理念的提出更将龋病纳入全身慢性病防治体系,有望从患龋个体的精准治疗和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治层面,推动龋病有效防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 标签: 龋病 病因学 防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0例,对其超声诊断及相关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声像图表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回声类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结节血流分级以I、II级为主(占81.3%),恶性结节血流分级以III级为主(占67.7%),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超声诊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是判断医疗器械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同样也是产品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所以是医疗从业者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选择医疗器械生物评价作为研究的对,通过评价内容的论述进一步分析实验室规范(GLP)的基本状况,以及执行医疗器械良好实验规范(GLP)的特殊性,从而更好的分析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我国医疗器械生物评价并未执行良好实验室规范,所以所得出的各项实验数据整体质量不高,无法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隐患,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良好实验室规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医疗器械生物评价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证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规范生物评价过程,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医疗器械 生物学评价 质量管理GL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T和MRI影像技术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共计74例。所有患者先后进行CT、MRI检查,对比单独CT、MRI检查与联合检查的检出率。结果:CT联合MRI检查检出率较单一检测检出率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脊柱结核时采用CT联合MRI联合检查检出率显著增高,可有效降低误诊或漏诊的几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检出率 联合检查
  • 简介:摘要:中医体质养生知识内容丰富,囊括我国千年医学理论、临床成果,这门学科研究的是改善人体体质和疾病治疗以及调和人体阴阳平衡等内容,但是,这么学科的实践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开展中医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技巧有着诸多要求。而混合式实践教学分析方法有助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该方法对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起到很大作用,故这种教学方法在近年来得到很大关注。本文探讨了中医体质养生混合式实践教学分析,将从实践入手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将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 标签: 中医 体质养生学 混合式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学影像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采取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的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采取CT诊断、X线诊断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医学影像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CT诊断骨折检出率为97.14%、骨质损伤检出率为100.00%、四肢肌肉损伤检出率为95.45%、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为94.59%、其他检出率为100.00%;X线诊断骨折检出率为94.29%、骨质损伤检出率为94.12%、四肢肌肉损伤检出率为90.91%、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为94.59%、其他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X线诊断骨折检出率、骨质损伤检出率、四肢肌肉损伤检出率、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其他检出率均与病理检查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骨科疾病诊断中采取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可以很好的检出疾病,准确率高,可以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骨科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像组的基本步骤,其步骤可分为图像采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型建立与测试三个组成部分;并从肺结节大小评价、良恶性辨别、侵袭性评价三个方面对影像组在肺结节临床应用技术展开了综述和讨论,通过分析和总结,对自身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掌握和深化,同时也能为肺结节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及预见性防范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防范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攻击行为量表(NOSIE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发生率更低,暴力行为以躁动咆哮、辱骂等为主,实施护理后观察组NOSI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防范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预见性防范护理 攻击性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就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奥氮平与美金刚联合治疗与盐酸美金刚单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精神行为、认知功能方面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采取奥氮平与美金刚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老年痴呆症状,保证治疗安全性,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实践。

  • 标签: 美金刚 奥氮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