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安全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使用静脉留置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加强对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的健康教育、规范静脉留置穿刺技术、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正确封管及拔后的护理。结果通过安全护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脑卒中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其中2例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痛,1例脱管,1例堵管,无渗血、渗液发生,留置时间2-9天。结论加强脑卒中患者中静脉留置的安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留置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护患关系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留置针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输液已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减轻患儿痛苦、恐惧,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儿及患儿家长所接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改进。

  • 标签: 小儿 头皮 静脉 留置针
  • 简介:摘要探讨医用BDY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有利于降低减少堵管、静脉炎、血栓的形成,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液体污染,降低护理缺点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静脉留置的优点,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维护方法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针刺并结合推足太阳经筋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以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共120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针灸组、针灸及推足太阳经筋组,两组分别都是每10次为一个疗程,可应用2个疗程,疗程后做出相应的疗效评定并分别归纳各组的优劣势。结果针灸组的治愈率为75%,综合组的治愈率则为90%,因此,综合组在临床效果上明显更优于针灸组。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综合应用针灸并加之以推足太阳经筋的治疗方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灸加推足太阳经筋疗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使用小儿静脉留置的护理体会,探讨并分析使用小儿静脉留置输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病例(314例)使用小儿静脉留置过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4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留置时间为2-7天;患儿出现静脉炎为13例,导管堵塞30例,药液渗出15例,针管脱落17例。不良发生率为17.5%。结论护士应综合认识和评价静脉留置使用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 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静脉留置输液的护理。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静脉留置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血管的选择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国内外关于静脉留置临床应用和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静脉留置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得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液体外渗、易掌握、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病人、外周血穿刺困难者,能赢得抢救时间,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患皆益。但在临床应用中,若血管选择应用不当,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且增加消耗和病人的痛苦,但是只要根据病人情况,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在临床灵活运用目前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静脉留置血管选择的方法,不断探索,努力研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突破性进展。结论合理选择血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持续留置的优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选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梗一体联合弹力绷带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梗一体与弹力绷带联合固定法,对两组患儿固定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针头脱落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顺利完成输液率94.64%,与对照组67.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应用梗一体联合弹力绷带固定能提高固定效果,可减少重新固定及穿刺,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针柄针梗一体固定 弹力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全留置与头皮在精神科电休克麻醉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0例接受电休克麻醉的精神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头皮,观察组使用安全留置。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针刺伤,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30例使用留置的患者发生输液外渗3人次,护理人员针刺伤1人次,患者满意率98%,30例使用头皮的患者发生输液外渗10人次,护理人员针刺伤8人次,患者满意率87%。结论精神科患者在电休克治疗中使用留置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发生以及护理人员针刺伤,也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安全留置针 电休克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和CRP、TIB均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接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1例接受200mg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30g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其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1.0%,总有效率为64.6%;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有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副作用较低,呗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了解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1年关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章,主题词包括丹参川芎嗪和急性脑梗死。共有9篇文章最终入选,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977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OR合并值=2.35,95%CI=(1.68,3.29),Z=4.98,P<0.00001;总有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值=3.58,95%CI=(2.55,5.01),Z=7.39,P<0.00001。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比较,可以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由于目前临床研究质量较低,尚需严格设计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脑梗死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用于慢阻肺(COPD)合并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100mg,溶解于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丹参多酚酸盐组患者改善更显著。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较好,能改善肺、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肺心病 丹参多酚酸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用硝酸甘油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效率为76.5%。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硝酸甘油 联合 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显效人数30例,有效和无效人数各1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人数为22例,有效人数5例,无效人数5例,总有效率为68.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临床不良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慢性肺心病 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而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的药物进行治疗外,还采用红蓝光交替进行面部照射。其中两组均治疗4周之后进行评定疗效。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其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64,P<0.05)。结论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入液静滴,每日一次,20天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结果20天后治疗组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尤其是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12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高症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同时辅以硫酸镁进行治疗。另外选取86例采用单纯硫酸镁治疗的妊高症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含量、平动脉压以及患者眼底小动脉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妊高症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好转。但是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下降情况、平动脉压下降情况以及患者眼底小动脉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仅采用硫酸镁治疗的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复方丹参 注射液 硫酸镁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