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FGR的临床效果和系统产的重要性。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孕周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妊娠28周到32周,B组妊娠>36周。结果A组与B组的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胸围、羊水指数、胎心监护(NST),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胎儿血流监测,新生儿体重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FGR中,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流,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尤其对于孕周<32周的孕妇效果明显优于孕周>36周的孕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孕周 FGR 产检 新生儿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尿中WBC、RBC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155份尿液分别用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查法进行WBC、RBC检测。结果仪器干化学法,显微镜手工法,白细胞、为39和32;红细胞的阳性例分别41和33,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WBC、RBC检测结果总趋势基本一致。检测RBC、WBC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仪器分析中BLD、LEU与手工镜中RBD、WBC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对平时门诊部及住院部尿常规的仪器检测结果及手工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发现有多方面的因素能引起仪器结果与手工镜结果不完全一致。要求平时工作一定要仪器分析与手工镜同时进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三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泌尿或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300份尿液,采用三种方法检测,分析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管型检测情况。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对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出率、尿沉渣法对尿液中管型的检出率均比传统镜的检出率高,P<0.05。结论仪器检测不能完全取替镜,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检验结果才能更加准确可靠。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传统镜检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镜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的符合度。方法对1500份门诊尿液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沉渣镜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尿沉渣镜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与干化学分析测定白细胞与红细胞有一定差异,在保证镜的前提下,尿干化学法作为一种筛选试验。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 尿干化学 尿沉渣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550例,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对比临床分析检测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尿沉渣镜法检测蛋白质、红细胞及白细胞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分析仪与尿液沉渣镜各有优势,临床应综合使用确保检测准确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液沉渣镜检法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镜的结果对比。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留取的尿标本进行检测,并针对WBC、RBC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1609份尿液标本检测,得出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和AX-4280尿干化学仪在WBC、RBC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且UF-1000i检测结果以镜为标准时红细胞、白细胞假阳性占阳性的比率分别为37.7%,12.1%;假阴性占阳性的比率分别为42.4%,19.6%。结论将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分析才能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检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酶联免疫血液测定,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再意义,观察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的反应重复率和再率。结果经统计发现,抗-TP抗体、抗-HIV抗体、抗-HCV抗体及HBsAg四个项目的初检及复检试剂的反应重复率和再率对比均有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其中,HBsAg复检结果显示,阳性检出可信度较低,再反应重复率为16.2%,抗-TP抗体、抗-HIV抗体、抗-HCV抗体的再反应重复率分别为14.2%、13.8%、12.6%。结论可以根据血液检验反应重复率和再率,推断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酶联免疫 吸附测定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痰液涂片镜法与痰液罗氏培养检验法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80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早、中、晚三次痰液进行检验,分别采用痰液涂片法和痰液罗氏培养法进行操作。将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0例患者通过痰涂片细菌检验,阳性537例(29.83%),阴性1263例(70.17%);通过痰液培养检验,阳性980例(54.44%),阴性820例(45.56%)。痰液培养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液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液培养与痰液涂片在结核病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痰液涂片 痰液罗氏培养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与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片法镜和革兰染色法镜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体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片法镜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利用革兰染色法镜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体的检测普遍用革兰染色法镜,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的以及尿蛋白磺基水杨酸法的方法差异。方法200例患者的标本应用尿干化学检测,200例患者中全部标本应用显微镜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显示,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镜两者结合是尿常规检测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显微镜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苦纤支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行无痛苦纤支镜86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表面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偏低且稳定,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P<0.05。结论在无痛苦纤支镜中应用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够基本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喉罩 瑞芬太尼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镜在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中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300份尿液样本随机分组,A组100份,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B组100份,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C组100份,采用显微镜镜。结果在尿红细胞检测中,使用uf-5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干化学分析。

  • 标签: 尿沉渣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显微镜镜检 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