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冷疗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持续冷疗及短时间冷治疗。结果持续冷疗比短时间冷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结论持续冷疗的疗效优于间断冷。

  • 标签: 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冷疗
  • 简介:摘要临床药学的出现是医疗机构药学改革的结果,临床药学的研究重点是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总的说来,临床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本文对临床药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标签: 临床药学 学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心肌梗死病患便秘中的运用与成效。方法2016年8—2017年10月心梗患者20例,以便秘为主题,全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学习、讨论,对心梗便秘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从而来评价效果。结果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增加,宣教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效率明显提高;便秘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时间有明显缩短,能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提高医患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心肌梗死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的毒副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使用持续静脉泵入恩度治疗的肺癌IV期患者50例,观察患者心脏节律、皮肤、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出现心悸、乏力、胸闷4例,恶心呕吐5例,出现皮疹、瘙痒1例。上述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很快恢复,未影响继续用药。结论应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泵入恩度不良反应较小,便于护理及患者生活,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静脉泵入 恩度 肺癌 便携式输注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方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障肺部气体交换。方法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93例患者痰液易于吸出,无呼吸道阻塞及感染。结论对93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 湿化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的心血管内科入院治疗的患者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哥110例。观察组应用品管圈优质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程度,也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优质护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约束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以此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6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约束护理接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约束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镇江医保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但医保基金的有限供给和患者对医疗保障的高需求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基金支付与患者需求两者之间的差异全部落在医院身上。至今没有一种支付方式是全能或是完美的,每种结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适应性和历史阶段性。在新形势下,医院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内涵建设之路,调结构、降成本、提质量。

  • 标签: 付费方式 医院可持续发展 矛盾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采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血站各采血车(采血屋)发放480份《献血者满意程度调查情况表》,收回有效表单472份,总收回率是98.3%.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血技术护理满意度(99%)较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利于提高采血护理工作质量,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采血 常规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科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我院感染科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流程,随机选取此阶段科室接收住院患者346例,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4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宣教及护患交流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疾病 护理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行左经胸食管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对照组术后第1天起采用经典的雾化液间断雾化。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的排痰效果大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就是探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医疗质量持续改革与提升的实际工作情况,观察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改革工作实际应用的效果和具体实施的内容。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绩效考核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提高科室的护理管理效率。方法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表,将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进行量化考核。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量化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方案,有效的激励了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绩效考核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化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组采用标本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患者不合格血标本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3.1%)较对照组(25.0%)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实施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不合格血标本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67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体温大于38.5°c,持续发热半月以上的12例发热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原因不明外,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脾窝积血、积液合并感染及门脾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脾窝积血、积液及门脾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注意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袋包装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效果。方法改进方法包括规范尖锐器械包前保护措施;制定所有需要纸塑袋包装器械的裁剪规格;明确器械包装重量要求;设置纸塑包装岗位培训与准入;明确质检班职责,每周总结反馈1次。以2016年7—12月改进前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作为本底值,与改进后2017年1—6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前后,包装袋破损、封口不合格、纸塑袋裁剪规格不规范等质量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纸塑包装环节采取以上改进方法,可降低包装密闭不合格事件的发生,促进纸塑包装操作规范,提高纸塑包装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纸塑包装袋 包装环节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20只眼)眼压控制不良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满意,视力提高明显结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只要术前术后处理得当,不仅可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而且还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青光眼 高眼压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多见于足月儿以及过期产儿中,是因新生儿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循环障碍,严重危害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控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运用各种诊治手段,改善新生儿症状。以下就综述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 标签: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临床诊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院内低年资护士的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2009年9月一2011年9月,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并对低年资护士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培训和考核。结果经过2年的培训,48名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患者或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4%上升到99%。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是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