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对本校医学相关专业机能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现代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 标签: 医学相关专业 机能学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多媒体课件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优劣势,以及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改善其劣势,使多媒体课件在影像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 标签: 多媒体课件 医学影像教学 优劣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200例住院以及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TPPA为确认试验,评估其他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CLIA法检出阳性率为97.75%,假阳性率为0.27%;金标法检出阳性率为82.02%,假阳性率为5.31%,TRUST法检出阳性率75.28%,假阳性率为0.39%;联合检测法(CLIA法、金标法、TRUST法)检出阳性率为71.91%,假阳性率为0.09%,用TPPA确认为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清标本中,金标法与TRUST法弱阳性标本S/CO(1-5)阳性检出率低于S/CO>5阳性标本。结论CLIA、TPPA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良好,其他两种试验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测辅助试验,同时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05-2014年武定县结核病发病分布及流行病特征,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4年,武定县累计报告结核病1501例,年均发病率为55.14/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x2=172.31,p<0.01),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5.94%,发病年龄最小10岁,最大85岁。结论武定县结核病发病总体上属于轻度度流行态势,及时发现并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加强对涂阳患者的管理,减少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发病率的关键。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率 疫情分析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口腔行为要求医生运用心理学、社会、社会人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伦理学和交流等知识,去理解或解释人的口腔健康行为,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本文分别选择重视口腔和不重视口腔患者的表现和诊治经过及社区调查结果,作为典型病例,加以论述。

  • 标签: 口腔行为学 口腔疾病 老年人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感染的血清流行病情况。方法选择保定市中心血站2017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14日完成HTLV-Ⅰ检测的血液样本4959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检测,初筛经双孔试验确认为HTLV-Ⅰ阳性者进一步予以免疫印迹法(WB)确证,同时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职业分组间HTLV-Ⅰ血清流行病情况。结果本次4959份血液样本经ELISA初筛检出HTLV-Ⅰ阳性11份,检出率为0.22%,进一步经WB确证有反应性1份,HTLV-Ⅰ阳性检出率为0.02%;在性别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间HTLV-Ⅰ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定市地区HTLV-Ⅰ感染率较低,血清流行病并不明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之间差异不明显,还有待在以后大样本中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增多,使得影像的教学内容急剧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教学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ACS系统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创新、完善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载体。

  • 标签: 教学PACS系统 医学影像学见习 教学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外科动物实验20名同学参与实验,第一组为传统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进行正常教学,教学时间为8周。每周1次上课,上课时间3小时,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第二组为心理暗示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暗示,教学频率同第一组,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对实验考核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教学组中优1例,良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30%;心理暗示教学组,优4例,良3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70%;结论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理暗示 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解剖实验课是解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解剖实验课直接关系到解剖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现实的解剖实验课的授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解剖的实验课授课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在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讨如何上好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实验课。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实验课 高职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都先后建立了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我院也于2014年构建了虚拟解剖实验室,主要用于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断层解剖教学,本文就虚拟实验室在断层解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断层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原市中青年教育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以固原市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单位需要长时间的电脑操作、文字书写、绘图等低头伏案教育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抽取18~50岁年龄段为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需填写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调查表;对颈椎病患者需填写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结果固原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病率较高。伏案时间长、工作姿势不当、年龄、睡枕不适、生活姿势不当、不参加体育锻炼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针对固原市中青年伏案教育工作者颈椎病患者,提出要减少持续伏案时间,减小低头角度,注意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调整睡枕,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颈项部的体育锻炼。

  • 标签: 颈椎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颈椎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工作站和数字化超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乳腺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采集124例乳腺超声检查资料,建立超声数据库结构,通过PACS系统接口实现与HIS电子病历无缝连接。结果应用超声工作站和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建设适合学校教学的数字化超声影像资源库,构建先进的超声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并应用于超声诊断的实践教学和考核中。结论超声工作站和数字化超声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超声诊断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乳腺 超声工作站 数字化超声数学资源库 应用研究
  • 简介:(江苏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5)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者的涉案特征,有效预防犯罪。方法对近三年以来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鉴定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45岁者共72例,占67.94%;小学文化及文盲95例,占89,62%;农民及无业者93例,占87.74%;涉案人员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女性涉案者以被性侵害及盗窃居多,被性侵害有40例(占总案例的37.74%)、盗窃4例;男性涉案者以盗窃及强奸居多。盗窃案男性27例(占总案例的25.47%),强奸7例。结论显示农村人口、低文化、无业的青壮年精神发育迟滞者构成了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主体,其中以被性侵害案占首位,盗窃案居第二位。提示全社会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要齐抓共管,加强道德教育和监管,以减少违法犯罪及防止性侵害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司法精神病学 预防犯罪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移居内地的西藏学生来内地就读时患肺结核发病状况。方法选择西藏民大附中的中学生作为抽样人群,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0份,了解该校一般情况、卫生状况、居住条件、饮食条件,患者特点等。结果(1)本次结核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月和4月;(2)本次调查结核病患者在空间分布上出生地对比差异明显(P<0.05),家乡主要集中在拉萨市、日喀则市;(3)肺结核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患者主要集中在16~18岁人群,主要为高中生。结论西藏地处边远地区,一些藏族学生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因体内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结核菌处于潜伏期,当移居内地城市时一旦有传染源出现,极易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免疫功能不稳定,属于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此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不足也是导致本次暴发的原因。

  • 标签: 藏族学生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5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本组15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技术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测诊断。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以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0例患者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排除胆总管结石。以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7.14%(136/140),特异度为90.00%(9/1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7.86%(123/140),特异度为50.00%(5/10)。组间对比,超声内镜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方面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的效果确切,准确度与特异性均优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 影像学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直接涂片和常规培养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标本检出菌株数31株,病原菌分离阳性率86.11%。结论按照正确、标准的操作方式采集标本可提高痰标本中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检验痰标本主要是采用病原菌进行检查,而使用其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有较高的效果,但检查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实现诊断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痰培养 检测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与案例导学分别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12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4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1,采用案例导教学法的39名学生作为观察组2,另外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1与对照组,观察组2与对照组学生的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成绩、专业实验成绩以及外科基础知识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学生外科护理学的专业知识成绩、专业实验成绩以及外科基础知识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和案例导均可以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外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 标签: 思维导图 案例导学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