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基本都是用一次性鼻导管吸氧,对于间断使用的同一患者为减少费用,达到鼻导管保持清洁的目的,自主研制一次性氧气鼻导管的保护装置,从而达到方便广大患者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使用中 一次性 氧气鼻导管 装置 研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了观察在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装置和TR-Band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心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登记奇偶数分组,即A组100例和B组100例,其中A组运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而B组给予TR-Band气囊桡动脉止血器,对两组并发症情况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止血,与B组相比,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冠脉介入术后经桡动脉径路采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优于TR-Band气囊桡动脉止血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止血器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治疗方法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治疗方式,通过对两组患儿的病情有效治愈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整体治愈率98.1%,对照组患儿的整体治愈率80.0%,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起着积极的治愈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联合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54例,DHS组50例,其中PFNA组治疗方式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DHS组则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随访期间,按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达92.2%,DHS组优良率达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手术方式更优,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中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感染是众多疾病当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不但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在救治期间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后果。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周边社区居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社区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医疗环境逐渐恶劣,感染率升高明显,影响病人、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医院感染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工作。正文部分首先对社区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针对性策略,以降低社区医院的感染率。

  • 标签: 社区门诊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和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DHS组和PFNA组,分析比较两种手术固定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X线透射次数少、住院时间短、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内并发症,骨折复位率及术后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高稳定性、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及髋关节功能评分高的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子骨折患者,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肺喘汤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9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治疗组(35例予以补肺喘汤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比对照组76.47%(26/34)高,(P<0.05);2组FEV1、FVC、PEF、MVV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补肺喘汤对COPD稳定期患者展开治疗,效果比常规方法更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有效率,改善机体肺功能,可推荐。

  • 标签: 补肺防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54例,DHS组50例,其中PFNA组治疗方式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DHS组则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随访期间,按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达92.2%,DHS组优良率达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手术方式更优,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中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研究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以及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间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重负时间等方面均要短于对照组,在出血量方便均要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以及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间的好方法,二者各自具备优点。

  • 标签: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