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陷防范措施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 方法:我院消毒供应 室于 2018 年 6 月开始实施缺陷防范措施,回顾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 2018 年 1 月至 6 月与 2018 年 7 月至 12 月的缺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实施措施前后的缺陷发生率。 结果:实施缺陷防范措施后,消毒供应室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缺陷防范措施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缺陷防范措施 消毒供应室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风险事件、患者投诉率、满意率以及护理人员考评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缺陷 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出生缺陷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哪些方法:20191月至201912月接受婚前保健的100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标做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名女性,不对其进行孕前保健知识的宣讲,观察组女性50名,对其进行专门的孕前保健措施宣讲。并跟随这100名女性的后续怀孕、产检和分娩情况,获得相应资料,分别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预防措施以及优生认知率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由于通过了孕前保健,所以其预防措施和优生认知率都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高,新生儿的缺陷率也更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保健对出生缺陷及其他不良的妊娠结局具有十分积极的改善作用,能够通过提高孕妇的自身保健意识,同时间接的提高母婴分娩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孕前保健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结局 新生儿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超声诊断进行检查出生缺陷,达到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选择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这段时间内于医院接受超声诊断,检测出的l27例畸形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且将其和引产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了解超声诊断的准确度。结果对127例畸形儿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出86例畸形儿,可以被归类入胎儿六大畸形当中,均符合引产的条件,在进行引产之后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100%,没有出现漏诊现象。另外出现大动脉转位并室缺2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微小畸形47例,包含唇腭裂、室缺、足内翻、多指并指等不同程度的漏诊。结论合理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尽早发现畸形胎儿,并且可以进行确定畸形的类型,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预防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750例在我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成立观察组,选择为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成立对照组,对两组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0.3%出生缺陷率,对照组具有1.9%出生缺陷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已婚适龄女性孕前开展优生健康检查,能够实现对自身疾病的有效防治,并通过采取相应风险干预措施,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胃出血患者行零缺陷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4 月 -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0 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一次成功止血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 ) 。 结论 :零缺陷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一次性成功止血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胃出血患者 零缺陷护理 一次性成功止血率
  • 简介:目的了解昌平地区出生缺陷(BirthDefectsBDs)的发生率,掌握严重和高发山生缺陷变动趋势,最大限度的减少严重致死缺陷儿出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方法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要求,从1996-2005年对孕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分前、后5年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0年间监测本地区例围产儿26240例,出生缺陷儿21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8.23‰,还有9例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有1例新生儿患苯丙酮尿症。围产儿死亡191例,出生缺陷儿死亡69例,占围产儿死亡的40.83%。结论我区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推广神经管畸形(NTDs)在孕早、孕中期筛查技术和孕早期优生四项(ToRCT)的检查工作。早发现,早终止妊娠,采取管理、医疗、社会及法律等综合措施加以干预。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轻社会医疗保障和健康投资的负担。

  • 标签: 出生缺陷 围产儿 监测 产前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有效筛查缺陷胎儿。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来检查的3000例孕妇进行研究,孕期为15周-40周孕妇,采用超声对孕妇进行系统的检测,对缺陷胎儿进行筛查与诊断,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通过对孕妇进行追访,共发现患有先天性缺陷的胎儿共36例,通过超声筛查出31例,漏诊5例,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其临床表现为较小的缺陷或较小的畸形。结论通过超声在产前对出生缺陷进行相关的诊断,可以有效筛查出先天缺陷的胎儿,有效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出生胎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 出生缺陷 产前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探讨超声检查在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研究选择了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生产的120例缺陷畸形儿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对病例进行了研究,经整理后制成出生缺陷报告表。结果 在120例的先天缺陷畸形儿中,通过超声检查检测出的82人均属于六大致畸性,全部与产后诊断结果一致,确诊率高达百分之一百。而在其他的微小致畸性中,均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错误诊断。结论 超声检查对检测胎儿缺陷畸性有较高的意义,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检测出畸性类别,有助于降低或预防生育缺陷,值得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出生缺陷 产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二甲医院缺陷住院病案,分析某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解决方法,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方法:利用病案首页终末质控管理系统,对某院2019年1-6月份12946份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按照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信息、费用信息归类四部分内容进行分组统计,查找缺陷并寻原因。结果:抽检的住院首页中,存在错误条目4427条。其中:基本信息错误条目1854条,错误率14.3 %;住院信息错误条目460条,错误率3.53 %,诊断信息错误条目1286条,错误率9.9 %,费用信息错误条目827条, 错误率6.3%。结论:某院住院病案首页中基本信息、基本信息错误率最高。从住院患者办理入院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开始,要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规范医师诊断书写,提高编码员的业务水平,完善电子病历病案首页逻辑质控系统,提高全员多部门的协作,提升病案首页质量。

  • 标签: 住院病案首页 缺陷分析 质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讨论有关对策建议。方法以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任职的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样本,记录不同护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以及给药缺陷事件具体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改善建议。结果 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过6年护理人员给药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满3年和3-6年护理人员(P<0.05);护师及以上给药缺陷率低于护士给药缺陷率(P<0.05);剂量有误、核查不仔细、口服药错发是主要给药缺陷事件。结论 影响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相关因素较多,院内应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力求将给药护理缺陷发生率降至最低。

  • 标签: 儿科 临床给药 护理缺陷 相关因素 改善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重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氧饱和度以及氧分压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氧饱和度以及氧分压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以及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重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重症住院时间是(7.21±2.24)d,而对照组的重症住院时间是(10.21±2.45)d。结论零缺陷护理干预可作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理想护理模式,可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并予以良好主观护理体验,值得借鉴。

  • 标签: 零缺陷护理 重症呼吸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分析患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在接受感觉综合训练(SIT)后的变化,检验SIT护理效果,分享护理经验;方法:按照特定标准选择患有ADHD的8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与实验组,且每组儿童数量相同。两组患儿均服用利他林,且对实验组患儿实施SIT护理;结果:对比研究数据可知,实验组患儿的感觉综合评定分值与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IT护理ADHD患儿,有助于提升康复疗效。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感觉综合训练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研究筛选出2000份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血常规检验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统计研究表明,2000份血常规检验样本中,质量缺陷55(2.75%)份,影响因素:样本抽取量不合格18(32.73%)份,样本放置时间13(23.64%)份,样本存放温度不合格9(16.36%)份,样本标记不清6(10.91%)份,样本采集后未及时混匀4(7.27%)份,检测设备不合格3(5.45%)份,其他因素2(3.64%)份。结论:分析表明,在血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样本抽取量、样本放置时间、样本存放温度、样本标记不清、样本采集后未及时混匀、检测设备不合格都是影响样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应严格做好血常规检验分析前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血常规检验样本质量缺陷率,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对临床血常规检验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分析前 质量缺陷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