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科围术期应用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胸外科接诊的手术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A组实行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比B组的13.2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对胸外科病患进行围术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应用价值 胸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一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传统组和微支抗组,两组各包括32例患者,传统组按照传统正畸支抗进行治疗,微支抗组选择微型种植支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支抗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磨牙位移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微支抗组评分超过75分的有30例,正畸成功率为93.75%,传统组正畸成功率为81.25%(26/32),微支抗组明显高于传统组,且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正畸方法所应用的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具有体积小,舒适度高,提供稳定支抗力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传统正畸支抗 正畸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扁桃手术患者85例,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气管插管5min、术中以及拔管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研究组的较高;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扁桃手术患者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扁桃体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筛查中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与胎儿染色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5792例孕妇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各项指标数据。结果针对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的26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6例染色异常,其中9例为21-三,5例为性染色异常(4例为性染色数目异常,1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提示X染色微重复),2例为染色多态性。结论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对胎儿染色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唐氏筛查 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 无创DNA产前检测 侵入性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患儿采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芩翘口服液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并发热 美洛西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医院择期接受扁桃肥大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儿应用10ml生理盐水10min内泵注完,研究组的45例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成10ml于10min内泵注完,两组患儿入室后均应用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维持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应用4%~5%七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镇静满意41例,满意率为91.1%,对照组患儿镇静满意10例,满意率为22.2%,研究组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的MAP、HR、BI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拔管后5min、10min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 扁桃体肥大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4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进行治疗,利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安全可靠,还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观察血浆D-二聚的变化并分析血浆D-二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例数30例(研究组),选择时间2013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脑出血量在20ml之下的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测定血浆D-二聚。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血浆D-二聚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浆D-二聚水平(4h1.56±0.71mg/L、6h1.97±1.23mg/L)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脑出血量在30ml之上(包括30ml)患者的血浆D-二聚水平(4h1.71±0.73mg/L、6h2.31±1.24)明显高于存在脑出血量20~30ml之间的患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浆D-二聚有利于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出现升高迹象。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出血 临床应用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暴露牙髓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84.62%,P<0.01)。观察组治疗时间为(3.01±0.25)d,低于对照组(14.62±3.3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23.08%,P<0.01)。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缩短治疗过程,也可避免多次根管继发感染转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化护理干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表现出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 COPD 肺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混浊患者服用和血明目片和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前、后的视力和玻璃变化,评估其对玻璃混浊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玻璃混浊的患者36例48眼,给予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30d为一个疗程,共2-3个疗程。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视力、眼压、B超检查及散瞳眼底检查。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玻璃混浊疗效显著,价格适中,无明显副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更佳,临床应用证明可以作为玻璃混浊治疗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和血明目片 羟苯磺酸钙胶囊 玻璃体混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牙髓患者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不同根管填充的牙牙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经确诊均符合牙牙髓根管填充的标准。结果经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后,研究组治愈成功40例,失败1例;参照组治愈成功20例,失败30例。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50例患者中,出现疼痛现象的人数为2人,疼痛率为4%。参照组的50例患者中,出现疼痛现象的人数为30人,疼痛率为60%。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RCT治疗牙牙髓的临床效果优于超填RCT和欠填RCT。

  • 标签: 不同根管 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一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法分组;研究管理模式期间,对照组(64例)选择住院护理管理模式展开;观察组(64例)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一化护理管理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79.69%)展开对比,观察组(98.44%)结果提升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76.56%)展开对比,观察组(96.88%)结果提升程度显著(P<0.05)。结论合理选择医院社区防治一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加以干预,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脑卒中患者病情好转。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社区防治一体化 护理管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与hsCRP和D-二聚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NYHA心功能II~IV级心衰患者94例,测定RHR,按RHR快慢分为三组,A组RHR≤70bpm,B组70bpm<RHR≤90bpm,C组RHR>90bpm,测定血浆hs-CRP、D-二聚水平,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血浆D-二聚水平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与hsCRP(r=0.341p<0.001)、D-二聚(r=0.306p<0.003)均有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R与血浆hsCRP有相关性,血浆hsCRP随RHR增快而增加。RHR可反应血栓前状态,慢性心力衰竭RHR>90bpm血浆D-二聚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静息心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对原发扁桃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扁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AnnArbor分期,Ⅰa期为22例(44.90%),Ⅰb期为6例(12.24%),Ⅱa期为14例(28.57%),Ⅱb期为2例(4.08%),Ⅲa期为3例(6.12%),Ⅲb期为1例(2.04%),Ⅳa期为1例(2.04%)。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40例,占81.63%,T细胞来源9例,占18.37%。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1.63%、73.47%。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肿瘤数目、首次治疗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均为原发扁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PI是原发扁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扁桃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IPI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扁桃体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牙牙髓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患者,其中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多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8%,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4.5%,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2.0%。结论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效果及安全性相比,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效果更为理想,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牙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桩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桩核修复牙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胚胎停止发育(以下简称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探讨染色非整倍体异常导致胚胎停育与胎儿性别、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4例临床诊断为胚胎停育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采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胎儿性别及患者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4例胚胎停育患者中,检出绒毛染色非整倍体异常共68例(20.99%),其中常染色33例(13-三12例、18-三6例、21-三15例),常染色缺失3例(13-单体1例、21-单体2例),性染色数目异常32例(45-XO15例、47-XXY13例、47-XXX1例、47-XYY3例)。常染色数目异常组与染色数目正常组间的胎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绒毛染色数目正常组[平均年龄(32±6)岁]、常染色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34±7)岁]、性染色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28±6)岁]3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用于检测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的非整倍体异常,染色数目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与胎儿的性别无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胚胎常染色数目异常组的孕妇年龄大于染色数目正常组及性染色数目异常组。

  • 标签: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胚胎停止发育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绒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密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的各种中医体质类型与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9种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患者的骨密度值较低(P<0.05)。结论虚性体质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类疾病的风险更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 体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