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FEV1%、FEV1、FEV1/FVC和PaO2明显低于观察组,PaCO2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能显著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慢阻肺 动脉血气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一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且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老年患者 瑞舒伐他汀 依折麦布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型糖尿病 血脂水平 心脏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起作用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15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三组均检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超过其他两组患者(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2型糖尿病 炎性标志物 纤溶因子水平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老年骨折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出血临量。结果2组老年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较高,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术中出血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且术前术后均给药阿托伐他汀治疗。按照就诊顺序将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化他汀治疗;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强化剂量安托伐他汀治疗。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等各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常规剂量,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各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