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医院进行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进行临床治疗的1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老年人跌倒损伤风险评分以及自我保护评分进行记录,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显示,相较于接受应急管理前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评分,以及对于跌倒损伤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知,评分明显更高,管理前后差异显著存在(P<0.05)。而本次研究中未见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出现低脑损伤的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医院内老年人跌倒损伤应急预防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跌倒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他们在医院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这些发现有望为未来改进老年人医疗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损伤 住院管理 风险预防 应急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某些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暂时或永久性抑制,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本文旨在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控的护理实践与研究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分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的常见类型及其风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防控 护理实践 护理研究 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外科患者跌倒效果中的策略。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设计,选择40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实验组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模式。观察指标包括跌倒率、跌倒原因、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得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干预后,跌倒率显著降低,跌倒原因中个体因素占比较高,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外科患者跌倒效果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有效策略之一。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外科患者 跌倒 防跌倒 干预
  • 简介:【摘要】 2019年 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给我国民众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医疗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在疫情期间,医院面临的控责任重大。新冠肺炎可通过密切接触、飞沫等传播,而疫情期间防疫资源十分紧缺,在这一背景下,医院要想做好控工作,就需统筹安排,分区消毒,分级消杀,提升灭菌消毒效果,将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切断。本文结合医院控工作实践经验,对医院控中的分级消杀工作进行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防控 分级消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给患者跌倒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住院患者6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跌倒依从度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跌倒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跌倒依从性,还能优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住院患者 防跌倒 依从性
  • 作者: 肖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泰兴225400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康复科患者跌倒采取跌倒安全护理干预时的价值。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8月,选在我院接收的老年康复科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实行跌倒安全护理干预,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跌倒意识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康复科患者实施跌倒安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跌倒意识。

  • 标签: 防跌倒安全护理干预;老年康复科患者;跌倒
  • 简介:摘要:2019年底国内大规模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单位,对于疫情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医院需要做好感染控工作,避免新冠病毒发生院内感染,确保医护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参与新冠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控期感染控工作经验,从管理、防护和心理调适三方面分析了医院感染控重难点解决对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期 医院感染 防控重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 防控能力建设
  • 简介:摘要: 2019 年 12 月 8 日我国武汉市发现了第一例不明肺炎患者,一个月之后,该病原体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该病毒迅速蔓延,情况变得极为的危急。因此,针对这一严重的肺炎疫情,各大机构必须要积极响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对疫情进行防空。本文正是基于此,主要阐述了 健康管理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的流程管理 具有流程,以期指导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控措施。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患者中随机拣选 60 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其中 30 例未感染, 30 例出现医源性感染,结合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概率和风险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性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感染组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类型主要包含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两种,其中消化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分析诱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当中患者年龄以及原发性疾病、医疗器械清洁状态等三个大的因素是诱发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 结论 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存在明确的风险因素,结合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积极预防。

  • 标签: 消化内镜 医源性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阐述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改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控留观病房的管理经验,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控期间的工作情况,通过对留观病房的合理布局、人员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制定、培训及监督的落实、保障防护物资管理、病房管理、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消毒隔离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管理,有效保障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或待排患者的收治工作,为医疗机构提高应急控和管理能力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 留观病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急救中心护士在新冠疫情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急救中心护士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与实践,包括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症状与潜伏期、高风险人群识别)、个人防护措施(口罩、护目镜、手卫生、防护服、消毒剂与洗手液使用)、感染控制措施(风险评估、隔离、消毒、废物处理)、设施与资源准备(设备维护、车辆卫生、防护物资管理)、应急响应与沟通(应急计划、患者与家属沟通、卫生部门合作)以及心理健康与支持(护士心理应对、团队合作、社会支持资源)。这些知识与实践对护士提供了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的指导和保障。

  • 标签: 急救中心护士 新冠疫情 防控知识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增加了居民的诊疗需求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所有与护理相关的安全问题,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将护理安全管控的重点放在了制度控上,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但难以给护士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护士在面对风险情况时很难做到提前应对,导致安全防控工作后移,影响了安全管理质量。流程控则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流程管理中,通过流程来为护士提供工作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将安全防控工作重点前移,从而实现安全防控质量的提升。对此就规范化风险控流程在疼痛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规范化 风险防控 疼痛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三级控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三级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级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控新冠肺炎疫情下精神科封闭病房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我院精神科患者520例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顺应新冠肺炎的控要求对病房开启全面封闭式护理管理,落实护理职责,优化病区管理模式,积极以对疫情控,保障全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安危。结果:在此期间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的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通过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实施封闭式的病房护理管理,使得520例患者中未出现感染或是疑似现象,且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等情况。结论:疫情控下对精神科患者采取封闭式病房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零感染的目标,确保医院工作正常开展。

  • 标签: 精神科 封闭病房 新冠肺炎防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消毒隔离管理在控医院感染工作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进入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A组患者提供常规消毒处理工作,B组患者则是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31日,在我国湖北武汉发现了几例之前从未见过、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经过研究,在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在疫情期间,我国对医院的管理进行宏观把控,医院成为收纳病人的主要场所,而医治病人的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疫情控期间,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方面的管理经验,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和器械管理,通过消毒工作的有效运行,保证在医治病人过程中又安全可靠的可复用医疗物资,同时也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理和控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它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它也是评价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抗菌药物、侵入性诊疗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既影响患者基本的预后,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2019新冠肺炎发生导致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使得一线医护人员不仅不能继续应对疫情救治病患,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控,提高医疗机构感染控水平,保障医护人员、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本文就医院感染特点进行总结,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新冠疫情控经验,探讨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控并为形成长效机制提供经验。

  • 标签: 新冠疫情 医院感染 特点及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的方式,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性。方法: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并对其中收治的符合规定的1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同时,对试验前后各科室的清洁消毒情况进行了落实,最后得出结论。结果:重视管理后,院内的外科换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院内切口感染率便直线下降,患者的好感度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的管理后,对院内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都具有良好影响。结论:重视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控制感染人数,创造令患者满意、安心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外科换药环境 安全管理 感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