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正>尊敬的医生同行们:胎儿医学是门正在快速发展的产科亚学科,紧紧围绕"胎儿也是人"这理念,综合运用超声影像学、免疫生化、分子遗传等技术对胎儿疾病进行全面的筛查和诊断,旨在研究疾病在宫内的病理生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可能的宫内干预。它需要从事胎儿医学的医生接受包括超声、遗传、产科等全方面的培训,成为"多面手",也需要建立广泛的多学科的合作,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内科、小儿外科、临床遗传、生殖免

  • 标签: 超声影像学 医学学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病理生理 亚学科
  • 简介:患者23岁,孕4产0,因"停经34周-(+5),腹痛半小时"于2014年12月5日13:22急诊入院。既往有1次人工流产、2次自然流产史。于2013年10月在华西附二院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自然妊娠并行规范产前检查至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醒,般情况好,颈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2cm,估计胎儿体质量2500g。先露头,未入盆,胎心率140次/分,可扪及不规律宫缩,无阴道出血,宫口未开。入院查彩超无明显异常发现。入院诊断:孕4产0,妊娠34周-(+5),头位,宫内单活胎;先兆早产;子宫纵隔切除术后。

  • 标签: 子宫纵隔切除术 子宫底部 自然流产史 胎儿体质量 妊娠晚期 纵隔子宫
  • 简介:SNP-发现的微缺失微重复以及单亲二倍体、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等拷贝数正常的染色体异常,能够检测非整倍体和多倍体,但无法检测平衡易位。在本研究中,我们结合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了1例小脑发育不全的胎儿携带的5p部分单体合并17q部分三体,分析其可能发生小脑发育不全的原因,报告如下。

  • 标签: 部分三体 部分单体 小脑发育不全 染色体异常 技术检测 全基因组芯片
  • 简介:<正>本文于2009年发表在《SeminarsinPerinatology》杂志上。文章主要比较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宫颈长度测量的方法,包括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transvaginalultrasound,TVU)、指诊测量及Cervilenz法。早产仍然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早期预测早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宫颈长度 测量器 早产 超声测量 围生儿 经阴道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28岁,主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余"于2012年12月12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年半前会阴侧切下阴道分娩,于产后6个月发现外阴侧切伤口处肿物蚕豆大小,无疼痛及不适感,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定期检查肿物逐渐增大,10个月前肿物增大至5cm,外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病理为平滑肌瘤。

  • 标签: 会阴侧切 平滑肌瘤 文献复习 复发性 肿物切除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简介:尊敬的医生同行:胎儿医学大会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回顾以往六届胎儿医学大会的主题,从第届"Gobacktothebasic(回到基础),第二届"exchangetheexperiences(交流经验)",第三届的"knowmoreaboutindications(了解更多的指征)",

  • 标签: disciplinary 入第 apply INDICATIONS 临床应用
  • 简介:<正>目的:为了研究TTV(种新的NMA病毒)在围产期对孕妇的危害,检查日本孕妇TTV的感染情况、孕妇肝功能(sALT/sAST)及其后代,包括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及方法:反复检测195名非携带HBV和HCV孕妇(NBCPW组),84名携带HBV和/或HCV孕妇(BCCPW组)以及TTV-DNA阴性孕妇(对照组)的TTV-DNA和肝功能。NBCPW组携带TTV孕妇分娩14个新生儿,BCCPW组携带TTV的孕妇分娩21个新生

  • 标签: 孕妇 临床意义 肝功能异常 围产期 病毒 感染情况
  • 简介:患者71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于我院就诊。自然绝经17年,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如月经,持续1天左右,间隔3-4天次,未诊治。2016年12月于外院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我院妇科查体:老年外阴,阴道畅,少量流血,穹隆似受侵,宫颈可见菜花样肿物,接触性出血(+),

  • 标签: 低分化腺癌 子宫颈 绝经后阴道流血 肾积水 放化疗 黏液性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体重不致性双胎胎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Western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双胎盘胎盘中的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体重不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体重不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胎盘中蛋白表达明显减少(0.31±0.09VS0.62±0.08,t=-4.182,P=0.001),体重致DCDA双胎胎盘间OP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0.62±0.16VS0.68±0.13,t=-1.687,P=0.72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体重不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胎盘中OPNmRNA表达明显减少(0.61±0.28VS1.01±0.12,t=3.087,P=0.014),体重致DCDA双胎胎盘间OPN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0.98±0.18VS1.02±0.11,t=1.884,P=0.464)。Westernblotting显示体重不致MCDA的小胎与大胎比较,OP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0.24±0.06VS0.73±0.18,t=5.687,P<0.001),体重致MCDA双胎胎盘间OP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0.48±0.12VS0.42±0.15,t=-1.687,P=0.58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体重不致MCDA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OPNmRNA表达显著下降,(0.46±0.16VS1.01±0.09,t=5.128,P<0.001),生长致MCDA双胎胎盘间OPN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0.89±0.15VS0.95±0.22,t=0.697,P=0.564)。结论体重不致性双胎胎盘中的骨桥蛋白表达有显著生差异,小胎胎盘骨桥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双胎 骨桥蛋白 生长不一致 胎盘份额
  • 简介:、病情摘要患者女性,51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个月余"于2002年2月8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30d,经量不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1年8月,继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淋漓不尽,持续4个月.无阴道排液、无性交后出血,大小便正常.1周前就诊于我院,妇科检查发现左阴道壁肿物,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示:"低分化癌",为进步治疗收入院.

  • 标签: 右髂 外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眼眶蜂窝织炎是发生于眼眶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并通过颅内蔓延,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本文总结了例妊娠合并左眼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脑裂畸形并知情同意选择终止妊娠。1临床资料患者,23岁,孕2产1,平素月经规律,因“停经30周,

  • 标签: 眼眶蜂窝织炎 终止妊娠 脑裂畸形 文献复习 胎儿 急性化脓性炎症
  • 简介:患者,女,30岁,主因"双胎妊娠29周+6,发现双胎生长不致,血压升高1天"于2015-04-24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28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4-09-27,自然受孕。基础血压120/80mmHg。孕早期B超提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19周+4B超提示两胎儿未见明显畸形,双胎发育均与孕周相符。OGTT正常。患者入院当日2次测量血压均为140/90mmHg,偶有头晕,无头痛、眼花,尿蛋白(+)。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G3P1,5年前剖宫产1次。入院后B超:宫内孕双活胎,大胎儿头位,相当于30周-(+4),估计体质量1533g,RI=0.52,S/D=2.1,膀胱大小2.28cm×1.58cm,羊水最大深度5.1cm,胎儿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中度);小胎儿臀位,相当于26周-(+1),估计体质量784g,RI=0.68,S/D=3.11,膀胱大小1.43cm×1.93cm,羊水指数4.3cm,脐绕颈1周。入院诊断:G3P1宫内孕29周+6,双胎妊娠,头臀位;单绒毛膜性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I型;轻度子痫前期;瘢痕子宫。

  • 标签: 单绒毛膜性双胎 并发子痫 双胎妊娠 单绒毛膜双胎 轻度子痫前期 内孕
  • 简介:目的:进步掌握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布特征,探索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出生缺陷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南宁市各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x~2=250.245P=0.000〈0.05)平均发生率为15.81‰;出生缺陷前6位类型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外)翻、总唇腭裂、外耳畸形;城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20.04‰,显著高于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13.51‰);缺陷儿产母年龄大于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23.36‰);缺陷儿中男婴发生率为16.83‰明显高于女婴13.76‰;双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90.89‰显著高于单胎出生的缺陷儿15.16‰;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逐年增多2009年为46.01%。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出生缺陷的级预防即加强婚检宣教、做好孕前保健、孕早期保健,二级预防即全面产前筛查与高危孕妇的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即新生儿体检、疾病筛查等,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国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发生率 监测 干预措施
  • 简介:2015年1月美国妇科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SGO)联合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mericanSocietyofColposcopy&CervicalPathology,ASCCP)在《妇科肿瘤学》杂志发表了关于宫颈癌筛查的《过渡期筛查指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筛查
  • 简介: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herapy—relatedmyelodysplasticsyndrome,t-MDS)病例较少见,不易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不良。现将保定市第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并发症
  • 简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elatedleukemia,TR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白血病。该病常因原发肿瘤的诊治而被忽视。临床常见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发生比较少见[1]。乳腺癌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并发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cellleukemia,LCL)者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白血病
  • 简介: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位[1]。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基于庞大的基础患病人群和不断延长的生存期,乳腺癌后继发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远期并发症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现将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治疗后继发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文献复习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慢性
  • 简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是乳腺上皮肿瘤的种少见亚型,占乳腺癌的3%~6%[1]。国内尚少见男性患者的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更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4年前发现右侧乳头下方肿块,未予重视,近1年来自觉有所增大,于2011年8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标签: 乳腺 男性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