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初始时间为2020年8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选择此时间段内在我院确诊,并确认接收治疗的8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疗程后(90天)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90天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时使用中医辨证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辨证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
  • 简介:九十年代以来,医疗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综合性医院和院所站校的门诊部等机构的介入,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炎等肝病、性病等病人分流严重。传染病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我院曾一度陷入困境。为了适应形势,近年来,以改革为核心和突破点,我院在加强医院内涵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干部任用、职工聘用、职称评聘、成本核算、劳务分配等人事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促进了医疗水平的稳定提高和经济效益的逐年好转,医院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对近年来我院进行的改革工作介绍如下: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病人分流 严重 院内 慢性肝炎 介入
  • 简介:目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及炎性因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变化的影响。方法剖宫产123例均为初产妇、单胎。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方法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全程强化护理干预,产前对产妇进行全程强化护理干预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培训,两组术前及术后7天均采用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两组术前及术后7天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及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术前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健康评分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前术后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IgG、IgA水平变化比较,术前与术后1天、术后7天比较,P均<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天以及术后1天、术后7天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术后1天以及7天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炎性因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变化均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炎性因子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0、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免疫损伤。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阿奇霉素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n=40)总有效率、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MG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G-ADL)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起至2021年7月期间,甄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免疫功能、生存质量改善中,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以贝伐珠单抗的效果及整体疗效。方法:于2021年3月—2023年8月内筛选样本,为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60例,在密封信封抽选法下分组,对照组(30例)施以放化疗,基于此,研究组(30例)施以贝伐珠单抗,观察和比对组间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73.33%)要高(P<0.05)。研究组的CD3 (63.18±8.54)%、生存质量评分(122.36±8.95)分相比对照组要高,CD3 CD8 (21.82±1.06)%相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贝伐珠单抗的疗效显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粘附抑制因子。结果: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结论:本研究提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RCIA功能确受到影响。这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山豆根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影响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腹腔给药7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2h处死,称体重,取出胸腺、脾脏及肝脏称重,计算各器官指数。结果山豆根药物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肝脏指数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脾脏指数差异显著(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肝脏指数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山豆根对免疫器官指数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山豆根 小鼠 免疫器官 药效学 脾脏指数 肝脏指数
  • 简介:选择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导小鼠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法,绵羊红细胞免疫法及植物血凝素体内诱导法,观察了肝得宁片对小鼠半数溶血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及淋巴细胞转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肝得宁片具有一定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作用。

  • 标签: 肝得宁片 免疫 小鼠
  • 简介: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基层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破坏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且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严重危害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临床免疫学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目前单一的学历教育无法满足基层部队的需要,而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可充分发挥军医大学和全军风湿病专科研究所的优势,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为基层部队医务工作者提供坚强的后盾,为建立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长城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早日实现我们强军梦保驾护航。

  • 标签: 临床免疫学 风湿病 炎性关节病 远程教育
  • 简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是一组T细胞介导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HT)最为多见,分别以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为特征。研究统计显示,全球AITD患病率接近5%,仅表现为抗甲状腺抗体阳性而无症状的亚临床AITD的比例会更高,尤其以30至40岁的女性多见。诱发自身免疫攻击甲状腺的机制很复杂,其中,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诱发因素是的相互作用认为是导致AITD发病的关键原因。另外,有数据显示,AITD与甲状腺肿瘤发生相关,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治很有必要。本文将就AITD的临床进展及诱导自身免疫病的免疫耐受思路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GRAVES病 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病
  • 简介:50年代Nelson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相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将此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免疫粘附(RICA)。更进一步证实红细胞表面有Ⅰ型补体受体(CR1)。红细胞可以通过CR1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清除CIC。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指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发生及病理过程有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血液科1991年以来住院的血液肿瘤病人27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肿瘤 免疫功能观察 人红细胞 红细胞免疫功能 白细胞吞噬功能 免疫复合物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虾青素油 对正常 小鼠免疫指标 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 200只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虾青素油低、中、高剂量组和 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虾青素油 10mg/kg 、 20mg/kg 、 60mg/kg · BW ,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玉米油, 连续给药 30天后。 分别进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单核 - 巨噬吞噬功能及 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中、高剂量组小鼠 足趾厚度差、小鼠 碳廓清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各剂量组 小鼠 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值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显著增加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虾青素油对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单核 -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具有一定的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 标签: [ ]虾青素油 免疫 小鼠
  • 简介:可变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类病因不明的特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率约为1:500000至1:2000000,以原发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及与此相关的复发性肺支气管感染为特征,通常血清球蛋白<3.0g/L,lgG<0.25g/L,可伴有或不伴有lgA的减少,甚至缺失。多见于20~40y起病者,无明显性别差异,可散发或家族性多发。我院于1996-05-21收治1名患者,确诊为可变性免疫缺陷病。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免疫缺陷病 可变性 肺支气管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血清球蛋白 咯痰
  • 简介:摘 要:目的:本研究基于免疫学分析了刮痧对皮肤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皮肤对于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作用。方法:刮痧处理小鼠背部皮肤后,采用组织染色法对皮肤组织变化进行观察,对局部免疫细胞及重要细胞因子分别测定其含量变化,疫苗接种后采用测定抗体滴度方法,对人体免疫响应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皮肤组织刮痧后扩张了毛细血管,外渗的红细胞,促进局部微循环,增加了免疫活性细胞比例,对于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调节性细胞因子,表明皮肤经刮痧处理后可产生反应,诱导机体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使免疫应答具有Th1型倾向表现。结论:刮痧使皮肤增强微循环,免疫响应能力提高,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皮肤对人体免疫防线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人体免疫 皮肤 微循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