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造影剂外渗患者,通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1.1-2018.1.1)期间,接受放射科治疗的造影剂外渗患者中随机挑选50例,选取25例患者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剩下的25例患者选为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造影剂外渗患者,通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造影剂 外渗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T管造影配合透视下动态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T管造影配合透视下动态观察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结论,并与胆管镜、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准确诊断残留结石164例,误诊5例,排除90例,漏诊29例。同时诊断胆总管下端通畅107例,胆总管下端痉挛31例、狭窄85例、梗阻56例。结论:T管造影配合透视下动态观察方法简便,诊断准确性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管造影 残留结石 透视
  • 简介: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2)、辛伐他汀组(n=24)以及对照组(n=48)。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病人于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前24~48h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不给予他汀类药物。观察病人术前、术后24和72h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术前和术后12h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4h和72h的肌酐水平均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h肌酐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72h肌酐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上述各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h、72h的尿素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NGAL作为保护肾组织的小分子蛋白,其分泌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6.98±2.24)vs(5.77±2.25)ng/ml,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后NGAL增高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血中的NGAL水平,可能反映术后肾脏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对预防CIN起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卵巢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术前能够鉴别良恶性的诊断率仍然很低,尤其对于较小的肿瘤,术前确诊率是低之又低,严重影响了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虽然彩色血流成像作为一种无创伤、简便易行的影像检查,已广泛用于评价肿瘤的血管,其主要观察指标为血流阻力指数以及肿瘤内部血管的分布,但彩色血流成像对于肿瘤内小血管、低速血流、或较深部位的血流显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超声造影 彩色血流成像 卵巢肿瘤 微泡造影剂 低速血流 价值探讨
  • 简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外调控因素、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的研究现状及基于此三方面的药物研发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信号传导 细胞周 期:药物开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技术逐渐运用到临床实验的价值,主要针对的病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方法 随机选择100名在同一医院问诊此类病的患者。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利用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检查所有人病情,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中膜厚度是多少,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怎么样,还有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分别是多少。结果 以下为实验组情况,数据表明0.8,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据表明0.94,有内-中膜厚度增加,数据表明0.44,有颈动脉狭窄;观察对照组,数据表明0.10,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据表明0.24,有内-中膜厚度增加,数据表明0.12,有颈动脉狭窄;结果表明,实验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现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但是也有不符合的,比如颈总动脉收缩期内,最大的血流速度数据;而在舒张期内,实验组最小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数据有意义。结论 采用这种检测技术,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对病情的判断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部血管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 CT发生机架无法到达 stand by问题,首先看报错,主要的报错有 Error和 Warning两种,确定报错指向,一般前面出现的为主要报错,有时还需要结合 information来还原机器在出问题时间点内部做的一系列动作。同时光看指示灯会混淆判断,认真按电路图纸测量排查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软件测试得出的结果结合硬件测试的结果,尽量精准的更换备件,减少备件的消耗和运输成本,降低修复时间,同时减少医院的损失。

  • 标签: [ ] 错误代码 电路图 状态灯 多部件故障。
  • 简介:病员女性,5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消瘦3月多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中上腹深压痛,可扪及约4.0cm×3.0cm大小、质中、可推移的包块。B超检查提示胰尾肿大,因临床怀疑胰腺癌作CT检查。

  • 标签: 溃疡型胃癌 CT诊断 CT检查 胰腺癌 B超检查 成都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 CT诊断价值。 方法: 对36例胰腺癌的 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①胰腺癌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的肿块,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②胰头癌可引起胆总管,胰管的扩张。③胰腺癌多伴邻近血管及脏器受侵。 结论: CT能正确评价胰腺癌及胰周浸润,是判断胰腺癌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检查手段。 关键词: 胰腺癌; CT诊断

  • 标签:
  • 简介:报告手术证实小脑萎缩110例,主要CT表现为小脑半球及(或)蚓部脑沟增多,增宽及不同程度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及小脑上池扩大。建议采用后颅窝薄层扫描以减少或避免后颅窝伪影干扰。提出小脑半球或蚓部脑沟在2条以上,小脑半球脑沟宽度超过1mm,蚓部脑沟宽度超过2mm,并有相应的小脑症状及体征,即可诊为小脑萎缩。还讨论了小脑萎缩的原因及其CT表现。

  • 标签: 小脑萎缩 CT诊断
  • 简介:心脏造影血管造影、输卵管造影……如今人们对造影检查的方式已经不陌生,近年来CT增强检查也已成为一种需要提前注入增强造影剂到体内的常规方法。我们都知道影像检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辐射,那CT增强检查所使用的造影剂对人体的伤害是不是更大?如何尽快将其排出体外?如何将各种副作用降到最低?重庆市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毛明伟为大家一一解释。检查前详尽告知以往病史用药史“对比剂(又称造影剂),是指临床检查和治疗中为了增加某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更加清晰地显示器官或腔道的形态、轮廓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的某些特殊物质。”

  • 标签: 身体伤害 增强CT CT增强检查 增强造影剂 影像检查 输卵管造影
  • 作者: 徐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徐建CT检查,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通过X线束对人身体部位进行扫描监测,由探测仪器透过人身体层面,接收X线束,转化成可见光,再由光电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被转化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成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再诊断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常规CT扫描以及低剂量的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管评分、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剂量长度的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共85枚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共20枚,恶性结节共65枚。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图像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低剂量CT扫描,获得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低于常规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后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泡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结节的纯膜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的扫描比例,低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低剂量CT扫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征象明显,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下肢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a例,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进行检查,评价不同电压和浓度对比剂对CTA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下肢主动脉显示清晰度较高,主观评分均大于3分,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客观评价指标里,B组的各动脉中点CT值均小于A、C两组,背景噪声从大到小依次为C、B、A,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从大到小依次为A、B、C,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背景信号则无明显区别;A组对比剂总量高于其他两组,C组的CTDIVOL值、DLP值和ED值都低于其他两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基础上,不仅未增加辐射剂量,而且图像质量得以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