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 标签: 链球菌 罗非鱼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 简介:猪病的种类繁多.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的某些传染病仍然是当前养猪业的威协之所在.而免疫接种是预防这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搞好猪的免疫接种.现将危害严重的几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简单归纳如下:

  • 标签: 规模化养猪场 免疫接种 传染病 防制 南方 免疫程序
  • 简介: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注。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使用禁用渔药而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抽查,确保餐桌上的安全。氯霉素就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的重要一项抗生素。

  • 标签: 水产品质量安全 氯霉素残留 酶联免疫法 滥用抗生素 检测 利用
  • 简介:1事件经过2003年5月24日,我县成集镇防检组5名防检员到该镇生猪贩运户郑某家中(未报检)检查时发现,郑某家中已收购生猪17头,其中有6头生猪既无产地检疫证明、也无免疫耳标,于是,防检员要求货主郑某对6头无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生猪实施补免、在免疫有效期内实施补检,凭检疫合格证明再调出县境。

  • 标签: 产地检疫证明 免疫耳标 生猪 事件 收购 检疫合格证明
  • 简介:本文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日常的检测实际,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检产品应用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时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风险来源及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以期提高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的效果。

  • 标签: 胶体金免疫层析类速测产品 药物残留 假阳性 假阴性 风险来源
  • 简介:所谓“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指猪接种相应的疫(菌)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是由于免疫抑制易与某些病原体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不单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疫病的总称。当前发现的主要有蓝耳病、圆环病毒I型、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资料报道显示,这些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由于猪的免疫功能受损害,导致免疫耐受、免疫麻痹.不但使本身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而且对注射其他疫(菌)苗预防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应答也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从而诱发外源病原体的侵入,造成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有的基层兽医和中、小型猪场的有关人员.由于对“免疫抑制”缺乏了解与认识,给同场猪只接种了一种或多种最好的疫(菌)苗.仍有相同的传染病发生、流行,造成同场疫病有增无减.死亡率居高不下,便质疑免疫接种的作用。其实影响疫(菌)苗接种的成败是多方面的,除疫(菌)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外.就当前来说.“猪的免疫病”也是一种最大的“祸根”。本文就引发“猪的免疫抑制病”几种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机理、临床诊断要点及防制技术分别浅述如下.希望能给一些猪场和养猪户以帮助。

  • 标签: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制技术 疫苗接种 免疫抑制机理 继发感染
  • 简介:本研究以杜大长早期断奶仔猪为对象.分2次试验探讨了小肽制品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添加效果。试验1设计4个小肽制品的添加水平(0‰、2‰、4‰、6‰),探讨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此选择最佳添加量.试验2以试验1选出的最佳水平为添加量.研究小肽制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肽作用的某些机理。试验1结果:添加2‰小肽制品的试验仔猪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55%和17.3%(P〈0.05):而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试验仔猪的生长性能呈下降趋势。故确定小肽制品的最佳添加量为2%0。试验2结果:以添加2%od、肽制品的日粮饲喂仔猪.试验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增加了15.7%(P〈0.01)和18.1%(P〈0.01).料重比和腹泻率分别减少了2.1%(P〈0.05)和54.8%(P〈0.05),这与试验1结果基本一致;血清总蛋白浓度和球蛋白浓度分别增加了45.8%(P〈0.01)和19.4%(P〈0.05),尿素氮浓度减少了39.6%(P〈0.05).白球比降低了33.9%(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分别增加了282%(P〈0.05)、26.6%(P〈0.05)和39.9%(P〈0.01).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了22.1%(P〈0.05),以上结果显示.小肽制品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机能。

  • 标签: 小肽制品 生长性能 免疫机能 早期断奶仔猪
  • 简介:正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营养平衡实际上是氨基酸的平衡。饲料中一旦缺乏某种氨基酸,会使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限制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多余的氨基酸则脱掉氨基作为能量被消耗掉,从而造成蛋白质利用不合理。但是所有的植物蛋白都存在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为蛋氨酸和赖氨酸,因此,当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添加量逐渐升高

  • 标签: 蛋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 免疫指标 蛋白质 饲料系数 微胶囊
  • 简介: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酶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酪蛋白酶解物 仔猪 生产性能 免疫
  • 简介:中草药含有复杂的活性有效成分,且具有活性刺激、营养、调节等作用,增强对虾等动物的非特免疫力,从而提高其抗病毒能力。特别是黄芪、杜仲、枸杞子等含有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的中草药,对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免疫促进剂。本试验使用不同的两组配方中草药制剂,采用相同制剂添加量30g/kg.d,在夏秋季节投喂南美白对虾。试验表明,对虾桃拉病毒的平均发病率较对照池低42.7%,含黄芪等高配方的制剂相对含黄芪等低配方的发病率低2.5%.添加中草药制剂喂养的对虾池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8.8%。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南美白对虾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机体抗病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中草药制剂能防控南关白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中草药 免疫增强剂 南美白对虾 免疫力 病毒性疾病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首先采用饱和硫酸氨分步沉淀和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的方法,获得了非免疫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和达氏鳇(HusodauricusGeorgi)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在此基础上使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对所获得的免疫球蛋白片段进行了酶解,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了所获得的水解片段。结果显示,2种鲟鱼的免疫球蛋白均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通过SephadexG-100凝胶层析后均可得到两个完全分离的、均一的蛋白峰。SDS-PAGE检测两个水解片段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4KD和66KD,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66KD的片段可以在硝酸纤维素杂交膜上被各自的兔抗鲟IgM多克隆抗体所识别,而44KD片段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这表明,2种鲟科鱼类的木瓜蛋白酶水解特性相同,提示鲟科鱼类的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及生化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 标签: 达氏鳇 中华鲟 免疫球蛋白 木瓜蛋白酶 水解片段
  • 简介: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d投喂一次,第5组投喂不含硒的饲料(对照组)。60d的饲养结果表明:间歇投喂含硒饲料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每隔5d投喂一次含硒饲料的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78.34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胱甘肽的浓度(2.87×10-5mol/L)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连续投喂含硒饲料的仿刺参体内的酸、碱磷酸酶活性(2.42U/ml,5.76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建议在生产中宜每日或最多间隔5d投喂含硒饲料。

  • 标签: 仿刺参 蛋氨酸硒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