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马尾松针叶含贝壳杉酸-19-甲醚、南洋杉酸、松香酸、鞣酸、α-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K等,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明目、安神的功效,〔1〕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有丰富的马尾松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目前尚无对马尾松针叶的毒性研究报道。...

  • 标签: 马尾松针叶 致突变性 急性毒性 阴性对照 精子畸形试验 阳性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生孢梭菌代谢产物对ICR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分离自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样品中的生孢梭菌分别培养在庖肉肉汤及TPGY肉汤培养基中,将过滤除菌及处理后的培养液分别经灌胃和腹腔注射给予ICR小鼠,观察其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生孢梭菌培养液及处理后的培养液经腹腔注射ICR小鼠后均对其有毒性作用,中毒症状表现为小鼠急促呼吸后猝死,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0min内,平均为5~7min,A-F多价抗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对小鼠无保护作用。结论生孢梭菌代谢产物中含有不同于肉毒毒素的有毒代谢产物,腹腔注射可导致ICR小鼠猝死。

  • 标签: 生孢梭菌 乳清蛋白粉 代谢产物 毒性试验 食品安全 ICR小鼠
  • 简介:用卤虫生物测试法对白曲霉菌株进行批量产毒性筛选,于40孔的酶标板上,在每毫升含白曲霉培养物1.36mg的2.5%二甲亚砜海水中.以每小孔10只幼虫/0.25ml的容比.10个重复试验.培养24小时.计算幼虫

  • 标签: 生物测试 产毒性 卤虫 白曲霉菌 筛选作用 重复试验
  • 简介: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褐孔菌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褐孔菌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 标签: 交链孢毒素 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 A 急性毒性 体外试验
  • 简介: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青霉素酶基因和mecA基因,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基因、mecA基因和16SrDNA;多重PCR方法测定食品来源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结果165株菌携带有青霉素酶基因(96.5%),9株菌携带有mecA基因(5.3%)。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高通量筛选菌株的需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青霉素酶基因携带率,并存在耐甲氧西林的菌株。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酶基因 MECA基因 16S rDNA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药物残留和化学物污染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动物性产品进出口贸易。如我国近3年来β-兴奋剂(克伦特罗等)残留已造成2万余人中毒;

  • 标签: 食品 药物残留物 食品污染 化学性 组合化学技术
  • 简介:目的利用解吸附电晕束电离质谱(DCBI-MS)对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进行快速筛选,进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对疑似检出样品准确定量。方法通过DCBI-MS直接分析,对比标准物质的一级、二级质谱谱图,对检测样品中非法添加的芬氟拉明、酚酞、西布曲明、单去甲基西布曲明、双去甲基西布曲明进行定性鉴别。HPLC-UV对5种目标化合物准确定量。结果HPLC-UV方法中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0.25~300mg/L。12个检测样品中3个样品共3种违禁物被DCBI-MS方法检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复检结果显示DCBI-MS的半定量结果可信。结论DCBI-MS无需样品预处理,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不到1min,辅助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减肥类违禁药物的快速、高通量、高精度检测。

  • 标签: 解吸附电晕束离子源质谱 辅助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减肥类保健食品 违禁药物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根据食品专项整治中发现部分抗疲劳类保健食品涉嫌添加药物的情况,我部2005年12月14日发出紧急通知(卫发电[2005]7.1号),要求产品标识生产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对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销售这些批次的产品。经核查,“帅克胶囊”等7种食品违法添加了“西力士”等化学药物(具体情况见附件)。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根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通知如下:

  • 标签: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保健食品 化学药物 卫生部 添加 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