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某渡槽工程连续箱梁支撑结构高标号混凝土的监理实例,提出了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埋设温度监测仪器,针对性采取喷淋模板等降温措施;减少或避免温度裂缝产生;保障混凝土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 标签: 高标号混凝土 温度 养护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首先确定以厄尔尼诺发生时增温幅度较大的位置作为两类厄尔尼诺(中部型、东部型)现象的分类依据,利用NCEP/NCAR的1948-2020年再分析大气资料及NOAA提供1951-2020年线性最优插值全球海温资料等,分析海温距平分布及演变特征,筛选出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并进行合成分析发现两类厄尔尼诺事件下的次年夏季降水场分布均具有较大差别。结合夏季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PJ)指数,将两类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沃克环流状态进而影响西太平洋地区位势高度,与日本海附近位势场异常影响副高北移进而影响中国区域夏季降水分布,相串联进行探讨,发现东部型(中部型)厄尔尼诺现象使沃克环流下沉支东(西)移,西太平洋地区位势高度偏低(高),日本海附近反气旋性环流加强(减弱),致使副高致使位置偏北(南),进而导致雨带的偏北(南)。由此总结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年出现东部型(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时,次年夏季雨带偏北(南)。

  • 标签: 两类厄尔尼诺现象 夏季降水 PJ遥相关型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1969-2008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原始测站资料的筛选、剔除和插补等处理,得到了一套具有33站连续的、完整的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的时间变化特征;得出1969-2008年高原春季积雪深度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冬季积雪深度仅呈现出年际内的波动趋势的结论。同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969-2008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并研究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偏多年和偏少年份夏季欧亚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特征;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多雪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明显偏多;而在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少雪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明显偏少。

  • 标签: 青藏高原 积雪深度 环流特征 水汽条件
  • 简介:摘要:东部黄土高原横跨海河盆地和黄海盆地,处于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集中降水主要为夏半年,气候条件复杂,夏季极端降雨频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劣。东部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夏季半年降雨量,也是东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控制因素。现阶段,伴随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推进,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系统的恢复、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以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东部黄土高原同位素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降水过程稳定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东部典型的丘陵沟壑、太行山、汾河谷地区三个地形区,对夏季6个月的大气降水进行稳定同位素观测,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探索水稳定同位素区域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其特征,降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东部夏季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域水循环研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黄土高原东部 半年降水 稳定同位素特征 水汽来源
  • 简介:摘要:随着气候的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气候方面的研究,其中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水资源平衡、工农业生产、水利开发和江河防洪等方面影响很大。本文利用1961~2015年夏季华北地区51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和 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日平均高度场和气温场数据,对华北地区近55年来 6~8月的降水规律及其对应的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环流特征 华北地区 时空分布 旱涝变化
  • 简介:地暖供冷,是指把原汽一水供热交换站的供热采暖系统和新安装的溴化锂制冷机组科学有机重新配置,利用供热建筑物冬季地暖系统注入低温水的方式,不间断循环吸收夏季室内多余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代替空调满足夏季室内适宜温度。

  • 标签: 供热采暖系统 地暖系统 夏季 供冷 冬季 利用
  • 简介:摘要:天然气净化装置采用胺液吸收法吸收天然气中的H2S和CO2,生产合格产品气外输。目前联合装置自首次开工以来已经运行10年之久,随着装置的老化,装置里的空冷器和水冷器等换热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夏季高温天气的生产要求,导致胺液再生质量日益恶化,结果反应在尾气S02的排放上,导致排放量增大,给环保带来巨大压力。本文通过研究影响胺液再生的因素,提出适当提升再生蒸汽用量,有效降低烟气SO2含量。

  • 标签: 天然气净化 烟气 减排 优化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季节气候的国家,每个季节变化都比较明显。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夏季,台风、强降雨等天气带来灾害的同时容易引发其他的自然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所以夏季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繁的季节。对此,针对夏季灾害性天气频发的情况,我国有关部门开始结合新技术和新形势进行天气预报预警工作,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了预报预警工作的有效展开。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夏季灾害性天气现状以及天气预报预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 标签: 夏季,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防御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我国西北地区的水厂夏季遇到地表高浊度原水的处理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技术分析,并落实调节水处理的工艺处理措施,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解决夏季高浊水的处理难题,切实有效的保障了水处理装置的达标运行,实现装置安全生产平稳供水的目标。

  • 标签: 水处理 高浊水 絮凝沉淀
  • 简介:以双层呼吸玻璃幕墙为对象,本文分析了不同玻璃组合方式对双层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存在空气腔和中空玻璃,双层呼吸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大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就标准》。双层呼吸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受玻璃组合方式影响很大.室内侧玻璃的导热系数对双层呼吸幕墙的遮阳系数和太阳辐射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比例有很大影响。即使采用中空LOW-E玻璃等导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都较低的玻璃.不恰当的玻璃组合方式可能会使双层呼吸玻璃幕墙遮阳系数不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性指标要求。

  • 标签: 双层呼吸玻璃幕墙 热工性能 玻璃组合
  • 简介:摘要:箱梁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具有工序连续施工速度快、整体性好外观质量佳等优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箱梁结构形成密闭空间,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十分不利,文章结合某渡槽工程箱梁C55混凝土温控监理工作实例,分析箱梁温度控制的监理措施及效果,以期为高温季节现浇混凝土箱梁一次性浇筑的施工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箱梁 密闭空间 温控 养护 质量监理
  • 简介:摘要黄河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研究这种关系,首先对黄河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展开了探讨,然后结合东亚夏季风的基本情况,得出了东亚夏季风与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能为人们的黄河地区旱情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改善黄河流域的气象情况,提高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黄河流域 水文气象 东亚夏季风
  • 简介: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施工人员的重视。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而且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措施,其中温度裂缝是主要原因。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表温差形成温差应力而产生,当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本文主要对夏季高温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提出防裂措施。希望有效改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大体积 混凝土 温度裂缝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某核电机组根据海水温度的不同分成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两种工况各有特点。提高核电站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运行和管理两个方面的改进。本文通过分析冬夏季工况不同特点并引述了几种提出提高电站经济效益的方法。

  • 标签: 冬夏季 效率 经济效益
  • 简介: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建筑外窗夏季隔热性能标准和非采暖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本文根据华南夏热冬暖地区建筑气候特点和热工设计要求提出了空调建筑外窗夏季隔热节能综合性能指标体与与措施的建议,以及该地区建筑外窗的选择意见。对于我国中部夏热冬冷地区(以夏季防热为主,兼顾冬季保温)建筑外窗夏季隔热节也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建筑节能 外窗 隔热 夏热冬暖地区 保温 轻质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