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端于2013年末的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一年有余,围绕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讨论已经超越了乌克兰国家危机,成为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由此跌入谷底,新冷战的言论不绝于耳。在经历了国家领土分裂,国内武装冲突和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之后,在2015年即将来临之际,乌克兰新政府面临着诸多的政治经济压力,已成为新年里的重要话题之一。

  • 标签: 国家危机 乌克兰 国际政治经济 克里米亚 国家领土 武装冲突
  • 简介:信用危机是当代中国一种可以被广泛感受到的经验事实与客观社会现象,它是一个关涉个体美德、但又不仅仅是个体美德的问题,信用危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社会成因.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嬗变、信用意识淡薄和信用机制残缺共同作用的后果.

  • 标签: 信用 信用伦理 信用伦理危机
  • 简介:近日,江苏镇江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当地居民抢购纯净水,抢购风甚至蔓延到紧邻的句容市。目前,镇江市主城区管网水质已经恢复正常,但水源是否有问题仍有待调查。

  • 标签: 水危机 当地居民 镇江市 自来水 纯净水 句容市
  • 简介:1997年12月2日,持续4个月之久的巴基斯坦宪法危机终以莱加里总统辞职结束。这次危机的起因是谢里夫总理今年初利用巴穆盟在议会优势,通过了“宪法第13修正案”,废除了总统解散议会和政府的权力。总理和总统间由此产生了嫌隙。8月,总理和高等法院发生司法争执,总统想通过对高等法院的支持,恢复被“宪法第13修正案”废除了的权力。11月,高等法院出现分别支持总统或总理的两派,并在12月2日围绕“宪法第13修正案”分别作出针锋相对的裁决,使总统面临两难选择。为了不使形势进一步恶化,莱加里总统决定辞职。现将有关材料简介如下:

  • 标签: 巴基斯坦 高等法院 修正案 政治危机 宪法危机 党派斗争
  • 简介: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的结果。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损失不小,被毁坦克、装甲车达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 标签: 中苏 核危机 苏联解体后 武装冲突 珍宝岛 装甲车
  • 简介:1950年,美国抛出"六二七"声明,宣称"台湾地区未定论";1955年,美国策划了"台湾问题国际化";1958年美国更制定了"划峡而治"的阴谋。从而引发了三次台海危机,危机的焦点是"一个中国"对"一中一台"。所幸的是,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尽管立场不同,毛泽东和蒋介石却有着强烈的共识,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标签: 蒋介石 毛泽东 台海危机 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海峡 台湾问题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台湾海峡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重要战场.由于美国的介入,这种斗争又变得十分复杂和微妙.尤其是1954、1953年和1962年间发生的三次大的军事斗争,曾经给予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三次“台海危机”.同时,这种斗争,又使海峡两岸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来说,毛泽东可以说是这几次军事斗争的最高领导者.他以战略家的深邃目光,精心指导这些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牢牢地掌握了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主动权.这种斗争,对毛泽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两个中国” 军事斗争 台湾问题 解放台湾 海峡两岸 美国制造
  • 简介:乌克兰危机是民主政治、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政治等要素杂糅并复合互动的产物,作者从民族政治的角度对之加以解读。第一,历史上的民族积怨与对立是导致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历史根源,但它在当下如何被“记忆”与“重新发现”才是理解这一根源的关键。第二,在乌克兰二十余年国家建设中,出现了国族主导与主体民族主导两种路径的张力与冲突,这是导致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深层次国内政治根源。第三,在乌克兰民主实践中,出现了现代政党政治与传统民族政治合体的趋势,这一合体包含了内在张力,实际上是乌克兰国家转型不成熟的标志,这是当前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根源。第四,不恰当地运用民族自决权,则是乌克兰危机迈向国际危机的重要根源。第五,从国内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危机源自国家建设的失败,其民族政治更应从国家建设意义上加以审视。鉴于乌克兰危机短时间难有转机,面对危机发酵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冲突治理,民族政治因素的负面作用仍不容忽视,民族政治在未来的乌克兰政治生活中仍将是一个棘手的对象。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民族政治 民族自决 政党政治
  • 简介:现在,经济危机正被统治阶级用作执行保守的经济政策的借口,被提到日程上来的私有化便是这样一种政策。提出这项政策的人依据的理由是国营企业效益低。尽管许多国营企业对某些贸易拥有专利,但仍年年亏损。人们指责公共企业增大国际收支的赤字,而且这已成了近几年来的痼疾。在政治上,公共企业被认为是“贵族工人”的群聚之地,他们从来是把自己的特

  • 标签: 公共企业 国外贷款 私人企业家 资金投放 总理办公室 制造业部门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日益普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频被曝光,令公众本已高度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更加脆弱。'监管跑不过媒体'的现状,使得网民不断发出对相关部门监管能力的拷问。2012年5月,一部介绍中华饮食文化的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引爆收视热潮,片中那些色味香俱佳的美食,引得无数拥趸口水直流。不过,这部纪录片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对美食的向往,还有

  • 标签: 监管能力 能力遭遇 遭遇信任危机
  • 简介:乌克兰危机后至今,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乌克兰危机伊始,日本一边跟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进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希望得到俄的谅解,继续与俄保持稳定的关系,开展经济合作,但日本的做法引起俄的不满。随后乘普京访日之机,日本对俄经济制裁有所松动,与俄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日俄关系起伏不定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日俄关系,领土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但双方仍会保持各领域的合作关系。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 日本
  • 简介:购买的美国国债不再是一种债权,而更像是一种“人质”和“抵押”历史是面最好的镜子。通过考察以往曾发生过的两次重大危机.我们或许可以知道美国是如何应对危机的。第一次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面对各国争相抛出美圆兑换黄金的要求,美国的应对之策是尼克松总统断然宣布中止黄金和美圆挂钩。最终,美国以拒绝履行对其他国家义务的方式度过了此次危机。第二次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圆汇率的急剧升值。

  • 标签: 美国国债 布雷顿森林体系 转嫁 应对之策 国家义务 拒绝履行
  • 简介:危机管理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危机管理机制,通过全社会性的网络连接,将危机预警、决策与处理等环节融为一体。本文拟对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危机管理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运作特点以及可供我国借鉴的主要经验教训等方面做一评介。

  • 标签: 危机管理 国家安全工作 管理机制 管理机构 情报资源 危机管理
  • 简介:财政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为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

  • 标签: 行政成本 财政收入 数据表 财政部
  • 简介:虽然叙利亚危机随着近期战场局势的变化而出现重大转机,但围绕叙利亚政治进程及战后安排的较量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美、俄等域外大国以及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域内大国的多重博弈,深刻影响了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可以说,叙利亚危机引发了中东地缘政治关系的重构,并加速了中东秩序的"两极化"态势,成为21世纪中东国际关系变化的分水岭。

  • 标签: 叙利亚 中东 危机 秩序 地缘政治关系 多重博弈
  • 简介:2009年4月,朝鲜宣布发射卫星成功,继而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使多年有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成果可能化为乌有。朝鲜半岛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对抗,其走向取决于美国对朝政策能否作出根本性调整和朝鲜在美朝博弈中能否把握机遇。未来,美朝继续对峙、对抗趋于和缓和半岛发生重大事变这三种可能性都不排除。六方会谈机制对于各方来说,都是解决半岛危机不可或缺的途径。

  • 标签: 朝鲜半岛危机 东北亚局势 六方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