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段时间以来,有关在校学生将学校推上被告席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大部分案件都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受到了意外伤害而要求学校予以赔偿的。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理,有些法院以学校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为由作出判决,责令学校承担赔偿责任。他们认为:未成年学生到校后,监

  • 标签: 未成年学生 监护人 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 法律常识 教学参考
  • 简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新生力量,未成年人的命运关乎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因此,关注未成年人可以说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然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犯罪日渐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制的不断健全,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

  • 标签: 未成年人 犯罪 诉讼权利
  • 简介: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在质或量上都有日益严重的趋向。从犯罪数量上看,1975年台湾的未成年人犯罪总数为8145人,1984年则达12018人,10年间增长了1.48倍,增长幅度为47.55%。而同一时期的成年人犯罪:1975年是32711人,1984年为37150人,约增长1.13倍,增长幅度为13.57%。可见未成年人犯罪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成年人犯罪。为了使未成年人犯罪之趋势不受到因人口增加之影响而有所扭曲,我们还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数量 犯罪人数 龄组 达卿 至论
  • 简介:2013年9月2日,北京市民政局下发通知称,面向全市社会工作事务所购买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服务项目,其中购买服务项目的对象为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年检合格的社会工作事务所。经过审核的社会组织将承担心理治疗、监护评估等工作。

  • 标签: 未成年人保护 服务项目 “买” 财务管理制度 独立法人资格 社会组织
  • 简介: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学校有依未成年学生法定监护人的委托而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监护的职责。其监护职责的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对于因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人身损害而引起纠纷的处理主要应依照此归责原则来衡量,综合加以考虑。

  • 标签: 学校 在校未成年学生 委托监护 人身损害 赔偿责任
  • 简介:预防未成年人被害,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样重要。预防未成年人被害同样是法学领域、犯罪学的范畴,是预防犯罪的一体两面。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未成年人保护面临困难和挑战,各种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频繁发生,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权利,迫切需要提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能力。社会应当尽到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未成年人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预防未成年人被害,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极为重要。

  • 标签: 未成年人 被害性 犯罪预防 被害预防 综合预防
  • 简介: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犯罪 遏制 源头 动向 治理
  • 简介: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制度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犯罪发生,保障其合法权益。这一制度在地区探索中存在诸多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合适成年人的角色,完善合适成年人库建设,明确参与的诉讼活动及程序,并利用社会帮教制度和合适的物质保障,确保该项制度的有效实施。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诉讼活动 社会帮教
  • 简介:随着“教育、感化、挽救”司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理论和实务界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而对比之下,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却不够重视。在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案件发生后,刑事诉讼关注点聚焦在如何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却较少思考其各项权利是否得到及时充分保障,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被遗忘的人”。在刑事司法中,应该从诉权保护、隐私保护、司法救助、监护权变更等方面着手,构建起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立体化保护网。

  • 标签: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 权利保护 办案机制
  • 简介:【案情】2006年4月12日上午10时25分左右,某市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阿花(化名,女,1997年1月10日出生)在校学习下第三节课后走下楼梯时(第三节课的正常下课时间是10时20分),被其他同学撞倒滚下楼梯,致使其摔伤。之后,阿花先被送往当地个体医生处治疗,花费人民币780元。因病情严重当天下午再到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医院诊断:阿花右手肘两根手骨开放性骨折。

  • 标签: 未成年学生 伤害案件 案件审理 学生伤害 人民医院 小学四年级
  • 简介:从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现状透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主要存在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监护人主体资格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相应的监护监督保障机制等问题。应建立强制举报制度、追责制度、帮扶制度及国家监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 标签: 新疆未成年人犯罪 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简介: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试点项目的重要内容,本文借鉴国外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从人格行为理论及再社会化理论和未成年人的特点等方面论证了该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在我国的立法与司法解释中的依据,并分析了构建我国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设想。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社会调查 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
  • 简介:成年人强奸犯罪发生时的空间环境多为室内,被害人多为少女和幼女,被害人(或其监护人)在犯罪发生中多具有一定的责任。鉴于以上特点,为防范未成年人强奸犯罪,被害人应尽量避免单身活动或因自身过错招致性侵害,监护人应切实尽到监护责任,成年女性则可以在犯罪过程中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反抗。

  • 标签: 未成年人 强奸犯罪 情境预防
  • 简介: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已呈现出社会危害加重和人身危险性增加的总趋势。其具体表现是:就犯罪人方面而言,集中表现为犯罪低龄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次犯罪经历者明显增多、发案前多处于闲散状态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犯罪行为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结伙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犯罪手段的暴力化倾向进一步加强、暴力犯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认知度提高和作案的预谋性增强。上述趋势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社会观念、实践对策和理论研究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实证调查 新趋势与问题
  • 简介:我国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时有着较大的功能预期,虽然新《刑诉法》出台后,该制度正式入法,但司法实践效果参差不齐,由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不清晰,甚至出现一些偏差。合适成年人相对于法定代理人是一个范畴更广的概念,合适成年人是独立的、合适的、积极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实践中应保障合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前期沟通,合适成年人应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己任,敢于发声监督,其职责不宜延伸至社会调查和社区矫正阶段。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概念范畴 角色定位 职责
  • 简介: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量刑特征,体现在以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特殊保护原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特殊保护方针以及量刑情节规范化的特殊要求。针对非监禁刑适用种类单一、未成年犯人身危险程度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完善量刑措施。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量刑特征 问题 完善
  • 简介: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见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跟社会、家庭、教育都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很轻易形成犯罪心理

  • 标签: 原因思索 展望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