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几乎占去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地面上的任何物体始终遭受空气和水分的物理及化学作用.本文阐述了各种状态下的水以及水在相态转变时对不同文物材料的损害作用,以引起文物保护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对于馆藏文物,应控制环境湿度;对于室外文物应依据环境和材料特征,查明水的来源,寻求防治对策.并且结合实例讨论了文物保护中根据具体情况防止不同形态的水对文物材料老化作用的一些措施,以供借鉴使用.

  • 标签: 文物保护 相对湿度 文物材料 水分 湿度控制 防水
  • 简介:2005年暑假期间的8月份,我为研究生联系田野工作的事宜,先后两次到闽西上杭。在上杭县方志办蓝汉民先生的引介下,认识了上杭丘氏源流研究会的各位负责人,并观摩丘氏总祠,了解到一个闽西客家族群发展的历史人文状况。现根据本人在上杭期间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了解到的情况,初步探讨闽西客家宗祠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问题。

  • 标签: 闽西客家 保护问题 价值 宗祠 民间文化遗产 上杭县
  • 简介:刘勇,男,藏族,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留学项目,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宗教学系访学。1991年至今,先后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副院长、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史、民族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民族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西南民族大学文献中心主任和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在西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他就民族文献中心的发展和未来,回答了有关提问。

  • 标签: 西南民族大学 文献保护 弗吉尼亚大学 科学研究基地 公派留学 文献中心
  • 简介: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区内生态系统退化和一些珍稀动植物物种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重点保护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种群得到较快恢复。据最新调查成果表明,西藏野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已增加近1倍。保护区还科技兴农兴牧,帮助当地摆脱贫困。当地农牧民人均生产粮食从1995年的895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1165公斤,牲畜头数由建区初的74.6万头增加到90万头(只、匹),

  • 标签: 当地 成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帮助 有效控制 贫困
  • 简介:宋代墓室浮雕现陈列于荣县大佛寺内,是1997年5月在荣县双古镇喻家沟村五组的深丘地区一墓葬内发现的。墓葬座东向西,为夫妇同坟异葬墓。两间墓室规模相同,被毁。浮雕原嵌在墓室两侧,现存26块,已佚块数不详,墓室主人身份待考。

  • 标签: 墓葬 大佛寺 浮雕 古镇 宋代 相同
  • 简介:留心观察今天的埃及,我们不难发现其社会和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它历史。经验的复合性和文化成分的差异性。埃及纵横7000年的文明史历经法老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会贯通,留给今日的尼罗河儿女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据计,埃及境内的文化遗址约占世界文化遗址总量的30%。

  • 标签: 融会贯通 世界文化 突出特征 希腊文化 举措 历史
  • 简介:中国古代壁画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壁画作为古代文化信息的物质体现,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标签: 山西 壁画 文物保护工作 传统文化
  • 简介: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进程中,工业遗产应如何制度化、法制化保护成为重要议题。通过剖析当下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指陈问题,比较域外工业遗产保护实例,从文化遗产、城乡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完善的角度,对完善我国工业遗产法制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业遗产。

  • 标签: 工业遗产 法律保护 文化遗产 城乡规划 三线建设
  • 简介:北京位于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有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从山地到平原终人大海,而河流的两岸第二阶地正是人类由洞穴走向地面,由山区走向平原的人类文明发源的区域。因此,北京是旧石器时期以来人类发展历程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 标签: 文化遗迹 北京 保护 人类文明 人类发展 永定河
  • 简介:河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河南有十八个地市,保存了大量的优秀近现代建筑。近现代建筑不仅是城乡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城乡精神文化理念的弘扬和集中表现。本文结合河南各地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的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

  • 标签: 河南 近现代 建筑保护
  • 简介:古柏亭是南阳武侯祠内十景之一,为一清式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和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古柏亭台基和墙体出现了多道贯穿裂缝,台基下陷,屋面整体偏移,对建筑本体及游人都构成了安全威胁。南阳市博物馆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柏亭进行了抢救性维修施工,历时月余。

  • 标签: 南阳武侯祠 古柏亭 维修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部对灵台八十件青铜器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与修复。在工作中,首次应用了在六偏磷酸钠稀溶液中超声波清洗青铜器这一方法;对锌粉转化封闭有害锈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ParaloidB-72材料做为青铜器苯骄三氮唑处理后的封护材料。这些技术方法与其它方法相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药品,并取得了的显著的保护效果。

  • 标签: 青铜器有害锈 超声波清洗 锌粉转化封护 六偏磷酸钠
  • 简介:李富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团中央的工作,曾对团中央的问题作了许多重要指示.我于1966年8月12日,被团中央群众推选为机关"文革"筹委会主任,同团中央临时书记处的负责人一起,曾先后受到李富春8次接见,直接向他汇报工作情况,听取指示.回顾这一段历史,深感李富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关怀爱护共青团和胡耀邦以及团中央其他负责同志的,是站在毛主席、周总理一边,对林彪"四人帮"一伙诬蔑攻击团中央的种种罪行进行斗争的.

  • 标签: 保护团中央 初期保护 文革初期
  • 简介: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 标签: 壮族山歌文化 整体性思维 产业化 当代转型
  • 简介:本文介绍了明祖陵石刻的保存现状,以及对残损石刻的修复、加固、保护方法,并对明祖陵石刻的风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明祖陵石刻 加固 保护
  • 简介: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陶瓷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广泛应用,这点从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众多陶瓷器文物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陶器多在700℃至1000℃烧制而成。在众多的新石器遗址及墓葬中,大量出土了各类陶器以及陶器残片。并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如陕西西安的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四川大溪(现属重庆)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河南的龙山等地方,都大量出土了不同形制和纹饰的陶器。

  • 标签: 文物保护 陶瓷器 新石器时期 技法 修复 半坡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