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经过两年时间的多次修改,新版国标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已于2008年8月由中国标准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将该项标准的要点与主要创新概述如下。

  • 标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热分析 创新 术语 GB 时间
  • 作者: 林泽友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6期
  • 机构: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为了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要选择那些恰当的有效果的教育手段。惩罚不当会带有副作用,常常有老师因为滥用惩罚不仅没解决问题并且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于是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致,那就是不敢用惩罚。可见惩罚的技巧性是很高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摸清灌溉用水有效利用情况,科学评价节水潜力,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通过百亩实测水情监测、对比分析 ,为全辖区 灌溉提供真实可靠据 。

  • 标签: 灌溉定额 百亩实测 疏勒河流域
  • 简介:摘要应用江西多部雷达和探空资料、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高山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和5月18日上饶市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雷暴大风预警着眼点及其可预警性。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相同处在于强对流发生前偏强的垂直风切变,高空云系少,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对流不稳定能量积蓄、中低层上干下湿的水汽条件以及强垂直温度直减率为强对流风暴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不同处在于“3.4”属于槽前暖平流强迫类,500hpa-700hpa强盛的引导风形成的动量下传有利于极端大风的出现,显著的中层干区,有利于DCAPE的增强,强盛的冷池密度对区域性大风的出现起重要作用,强对流风暴持续3到4个小时维持飑线形状往东北移动。而“5.18”过程属于斜压锋生类,东北冷涡后部的偏北风携带冷空气偏东路径南下与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的锋区和锋生,超级单体风暴东移南压的过程中与暖区内的对流回波逐渐结合后发展成飑线、发展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弓形回波特征,在短临预警服务中,低仰角距离地面1km内的径向速度大值区(大于20m.s-1)和中层径向辐合(MARC)等特征;风廓线雷达的100-1000米风速的变化为雷暴大风预警提供重要参考,垂直液态水含量大于40kg·m-2,且在同一位置维持3个体扫时间则很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

  • 标签: 飑线 雷暴大风 触发机制 雷达回波 NECP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