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房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多房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结节及镜下囊腔内衬透明细胞。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滞针疗法治疗顽固面瘫。方法将30例顽固周围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0例和C组10例。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滞针治疗。3组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15天左右,其间休息3-5天)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愈显率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治疗后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F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叶梭形细胞肿瘤,可能由纤维母细胞衍生而来,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最初有文献指出该肿瘤是定位在胸膜的间叶源肿瘤,但此后在多个解剖部位都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腹腔多发恶性SFT的病例,以提高大家对SFT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简介:摘要: 脾脏在人体起着关键的功能作用,然而受到外力作用后往往会出现脾破裂情况,有的病人外伤后可发生脾破裂,这类病人的法医学鉴定比较简单,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外伤延迟脾破裂,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错诊或是漏诊情况。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多,加上运动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促使当前患上外伤延迟脾破裂的人群呈上升趋势,大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外伤延迟脾破裂伤害和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明确医临床鉴定的具体价值。

  • 标签: 外伤性延迟性 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 眼震 发病机制 自愈
  • 简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孤立纤维肿瘤(MSFT)极其罕见,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较困难,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MSF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0岁,因右上腹胀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确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疼痛位于右上腹部,伴消瘦,体重下降约4kg,无反酸烧心,无发热黄疸,无腹泻,未予诊治,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腹部彩超示:右肾下极及右肾周混合声像,病理性质待定。

  • 标签: 肾脏 恶性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病的诊疗。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74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经综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应进行常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相关的检查,从而便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预后的效果。

  • 标签: 非酒精性 脂肪性 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本文当中将针对使用针灸对周围面瘫进行治疗最佳的时期展开探究。随机从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周围面瘫的患者75名,将其按照就诊的时间长短随机分配成A、B、C三组,分别在发展期、静止期以及恢复期行以针灸治疗干预,观察三组效果的治疗效果并做以记录。经过治疗,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时期接受介入治疗,经过对比,A组(发展期组)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因此可以认为,在临床当中对于患有周围面瘫的患者行以针灸治疗,择取发展期来进行治疗,效果最理想,值得进行利用。

  • 标签: 针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 时效性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汁反流胃炎患者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160例胆汁反流胃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增加贝雷拉唑,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6例VS2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72.5%,P<0.05)。结论胆汁反流胃炎患者接受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比较优秀。

  • 标签: 铝碳酸镁 莫沙必利 雷贝拉唑 胆汁性反流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796例产妇分娩情况。结果剖宫产率21.07%。主要指证臀位20.71%;相对头盆不称20.20%;胎儿窘迫14.26%;社会因素12.39%;瘢痕子宫5.09%。结论产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有信心,可以促进阴道分娩的成功;产科医生对剖宫产的正确的认识,在降低剖宫产率中起关键作用;产科基本技术的提高是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的根本保证。

  • 标签: 剖宫产率 降低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严重癫痫发作的获得癫痫失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7例先有癫痫发作继而出现明显失语的儿童患者进行了病因、病程、癫痫发作情况、失语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同时分析了入院前后的EEG、头CT及MRI.结果全部病人失语症状出现前均有较严重的癫痫发作.其中5例在失语前曾出现过癫痫状态.全部病人表现听不懂问话,5例表现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常规EEG5例异常,主要表现弥漫慢波,其中3例可见阵高波幅慢波发放.影像学检查3例异常.经AEDs及神经营养剂治疗,2例语言功能恢复,2例改善,3例无改善.结论本组病人主要表现全面癫痫发作,惊厥脑损伤可能为本组病人失语发生的主要原因.失语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听觉失认".早期诊断并采取包括AEDs应用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惊厥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 癫痫 儿童 免疫球蛋白 皮质类固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脏黏液肿瘤是肝囊肿的一种表现,是现代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类的疾病。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相关医疗设施的逐渐完善,对肝脏黏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CT诊断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利用CT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透视观察,确定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病情的治疗。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CT诊断的相关理论和肝脏黏液肿瘤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现代临床医学利用CT检查进行肝脏疾病的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 肿瘤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鼻炎与哮喘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法,对某地区490例变应鼻炎与哮喘患者进行相关性调查研究。结果490例变应鼻炎和哮喘患者中,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病先后上,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呼吸道的炎症后,不管是鼻炎发生在先,还是哮喘发生在先,都极易诱发呼吸道的炎症病变。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哮喘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获得脑部变性的MRI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获得脑部变性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MRI资料。结果4例脑部均有阳性MRI表现,其中双侧苍白球4例、豆状核3例、中脑红核周围3例、垂体前叶l例,表现为自旋回波(sE)序列T1WI为高信号,T2WI及FLAIR像无异常。结论获得脑部变性的MRI征象具有特征,MRI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 MRI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分泌中耳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40例难治分泌中耳炎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40例非难治分泌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变应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扁桃体炎症、鼻咽部恶性肿瘤、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当、中耳气压损伤及腭裂等十五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变应鼻炎、乳突气化不良这三种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因素上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变应鼻炎及乳突气化不良是难治分泌中耳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当予以有这几种情况的患者重点关注。

  • 标签: 难治性 分泌性中耳炎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