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羧基与干扰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羧基联合干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马利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28/49)高于对照组70.00%(21/4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观察组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羧基与干扰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羧基脲 干扰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特胰岛与格列美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地特胰岛治疗,实验组采用地特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PG、2hPBG、HbA1c等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胰岛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地特胰岛与格列美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格列美脲 老年2 型糖尿病 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96-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联合胰岛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继续维持原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格列美治疗,12周后对其胰岛用量及体重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实验组的FBG、HbA1C、2hPG、BMI、胰岛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肥胖型 2 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胰岛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94-01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格列美+甘精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研究,将我院2020.1-2021.3内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甘精胰岛)和观察组(50例,联合格列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6.00%,对照组仅为80.00%,P<0.05。行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患者血糖、酸性分泌蛋白各指标水平较低,P<0.05。结论:格列美+甘精胰岛治疗T2DM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机体血糖水平。

  • 标签: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酸性分泌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格列美、甘精胰岛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获取100例,资料整理于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均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凭借分配法:就诊数字等量对照法,对照组创建,资料录入(50例资料,均配合甘精胰岛治疗),观察组创建,资料录入(50例资料,均配合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对照两组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参数,观察组统计的药物不良反应数量少,测评的血糖水平低,检测的胰岛功能改善,P

  • 标签: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血糖水平 胰岛功能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格列美、甘精胰岛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获取100例,资料整理于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均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凭借分配法:就诊数字等量对照法,对照组创建,资料录入(50例资料,均配合甘精胰岛治疗),观察组创建,资料录入(50例资料,均配合甘精胰岛联合格列美治疗)。对照两组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参数,观察组统计的药物不良反应数量少,测评的血糖水平低,检测的胰岛功能改善,P

  • 标签: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血糖水平 胰岛功能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配合胰岛短期强化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将我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40例、40例。对照组应用胰岛治疗;观察组应用格列美与胰岛联合短期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无差异化(P>0.05),治疗后,两组HbAlc、2hPG、FBG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HbAlc、2hPG水平下降幅度明显(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期间,采用格列美与胰岛联合短期强化治疗,可以让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格列美脲 血糖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孕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支原体感染对胚胎停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34 例胚胎停育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 4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解支原体感染以及沙眼衣原体联合解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支原体 感染 胚胎停育
  • 简介:病例:患者,女,58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到我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自服羟基1.5g,日2次化疗。近两年患者慢性进行性出现面部、双手皮炎、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干燥脱屑,口腔溃疡,食欲减退,近3个月口腔溃疡逐渐加重,

  • 标签: 羟基脲 烟酸缺乏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皮肤色素沉着 口腔溃疡 面色苍白
  • 简介:韶关周女士:我今年体检被查出解支原体阳性,现在已经治疗5个月,期间复查2次都是阳性。于是换到妇幼保健院检查。医生说这种病治不好,就象乙肝一样。我害怕得不行。我还没有生过小孩.平时没有任何症状,月经每月都很准时。我该怎么办呀?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阳性 妇幼保健院 治疗
  • 简介:1.病历简介患者,女,10岁.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2月来就诊.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口服羟基0.5g,每日3次.3d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并出现全身出血性皮疹,皮疹为0.5~1.0cm直径大小,分布广泛,稍高于皮肤,圆形或椭圆形,鲜红色,压之不褪色,表面有抓痕.予塞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羟基脲 过敏性药疹
  • 简介: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seum,UU),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不仅可引起阴道、宫颈等生殖器感染,而且与流产、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作为近年才发现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文献报道其致病机理及治疗研究不多,故而持续性、反复性的UU感染已成为目前常见和棘手的问题。

  • 标签: 支原体阴道炎 综合治疗 性传播疾病(STD)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解脲支原体 生殖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干扰和(或)羟基治疗后症状负荷改善与血液学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0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接受干扰和(或)羟基连续治疗≥6个月的PV患者,分别应用外周血细胞计数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评价患者血液学疗效和症状负荷。结果全部190例PV患者中,男93例(48.9%),女97例(51.1%)。进行MPN-10评分时,患者中位年龄为60(32~82)岁。全部患者中位MPN-10总分为9(0~67)分,干扰+羟基组(27例)为11(0~67)分,显著高于干扰组[64例,6(0~56)分,P=0.019]和羟基组[99例,9(0~64)分,P=0.047],而干扰组与羟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28.9%(55/190)的患者存在重度症状(单项症状评分≥7分或总分≥44分),干扰组、羟基组、干扰+羟基组重度症状患者占比分别为23.4%、29.3%、40.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190例患者中,进行MPN-10评分时71例(37.4%)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仅55例(28.9%)获得疾病充分控制(获得CHR且无重度症状)。未获得疾病充分控制的患者包括:血细胞增高80例(42.1%),获得CHR但伴重度症状16例(8.4%),血细胞增高且伴重度症状39例(20.5%)。PLT>400×109/L患者中存在重度症状患者比例、MPN-10总分中位数均高于PLT≤400×109/L患者[40.8%(20/49)对24.8%(35/141),P=0.044;14(0~67)分对7(0~56)分,P=0.038]。PLT>400×109/L是存在重度症状的危险因素(HR=2.089,95%CI 1.052~4.147,P=0.035)。结论经干扰和(或)羟基治疗后,PV患者症状负荷未获满意控制仍较突出,部分患者虽然获得CHR,仍存在重度症状负荷。PLT>400×109/L是干扰和羟基治疗后患者存在重度症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 血液学疗效 干扰素 羟基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干扰和(或)羟基治疗后症状负荷改善与血液学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0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接受干扰和(或)羟基连续治疗≥6个月的PV患者,分别应用外周血细胞计数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评价患者血液学疗效和症状负荷。结果全部190例PV患者中,男93例(48.9%),女97例(51.1%)。进行MPN-10评分时,患者中位年龄为60(32~82)岁。全部患者中位MPN-10总分为9(0~67)分,干扰+羟基组(27例)为11(0~67)分,显著高于干扰组[64例,6(0~56)分,P=0.019]和羟基组[99例,9(0~64)分,P=0.047],而干扰组与羟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28.9%(55/190)的患者存在重度症状(单项症状评分≥7分或总分≥44分),干扰组、羟基组、干扰+羟基组重度症状患者占比分别为23.4%、29.3%、40.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190例患者中,进行MPN-10评分时71例(37.4%)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仅55例(28.9%)获得疾病充分控制(获得CHR且无重度症状)。未获得疾病充分控制的患者包括:血细胞增高80例(42.1%),获得CHR但伴重度症状16例(8.4%),血细胞增高且伴重度症状39例(20.5%)。PLT>400×109/L患者中存在重度症状患者比例、MPN-10总分中位数均高于PLT≤400×109/L患者[40.8%(20/49)对24.8%(35/141),P=0.044;14(0~67)分对7(0~56)分,P=0.038]。PLT>400×109/L是存在重度症状的危险因素(HR=2.089,95%CI 1.052~4.147,P=0.035)。结论经干扰和(或)羟基治疗后,PV患者症状负荷未获满意控制仍较突出,部分患者虽然获得CHR,仍存在重度症状负荷。PLT>400×109/L是干扰和羟基治疗后患者存在重度症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 血液学疗效 干扰素 羟基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锌治疗对1型糖尿病(T1DM)心肌病小鼠心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锌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8周龄雄性FVB小鼠60只,通过小剂量(50 mg/kg)霉素连续腹腔注射5 d的方法构建T1DM心肌损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20只)、糖尿病心肌损伤模型组(B组,18只)和模型+高锌饮食组(C组,18只)。A组和B组给予正常锌饮食(锌含量为30 mg/kg),C组给予高锌饮食(锌含量150 mg/kg),饲养时间均为3个月。测量小鼠体重;检测血清葡萄糖、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小鼠心脏功能,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收缩期和舒张期心室充盈早期峰值速度、晚期充盈速度的比值(E/A比值)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hr172)、Drp1和磷酸化动力相关蛋白1(pDrp1Ser616)的蛋白表达水平,计算pAMPKThr172/AMPK和pDrp1Ser616/Drp1比值。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结果A、B、C三组间,体重、血糖、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E/A比值、EF值和LV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血浆丙二醛水平较A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A组降低,而C组较B组丙二醛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小鼠E/A比值和EF值降低,而C组较B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pAMPKThr172/AMPK值降低,而C组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pDrp1Ser616/Drp1值增加,C组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锌治疗增加了心肌AMPK蛋白Thr172位点磷酸化水平,减少了Drp1蛋白Ser616位点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补锌治疗可能通过调控AMPK/Drp1通路来抑制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线粒体分裂而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 简介:为观察国产格列美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分泌的影响,将大鼠、家兔灌服格列美2.5mg/kg、5mg/kg、10mg/kg后,通过测血糖、耐糖试验和测血浆胰岛水平研究格列美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且药效强于格列本;大鼠灌服2.5mg/kg格列美已能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随给药剂量升高对抗作用增强;家兔灌服该药上述三种剂量后亦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大鼠和家兔灌服格列美后血清胰岛水平上升,其升高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格列美能刺激胰岛并增加胰岛的分泌,对比实验表明格列美促胰岛分泌作用强于格列本

  • 标签: 国产格列美脲 药效学试验 大鼠 家兔 降血糖作用 血清胰岛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解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的了解,知晓其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以帮助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梅里埃公司的IST支原体试剂盒对支原体进行培养及药敏检测,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支原体例样本中,其中解支原体(Uu)为61人,占61%,人型支原体(Mh)仅为7人,即7%,Uu合并Mh阳性率总数为32%,Uu对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和交沙霉素比较敏感;M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比较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多种抗生类药物均有较高耐药性。结论Uu与Mh的药物敏感性不一致,单纯Uu感染和Uu合并Mh感染对耐药性有明显差异,Uu合并Mh感染加强了药物的耐受性,大大扩大耐药范围。临床用药应依据支原体的种类和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

  • 标签: 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本片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谮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二氢铵溶液(pH3.50)(55:15: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1.0nm,进样体积为10μl。线性范围为10~300μg·ml^-1(r=0.9999.n=6),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0.71%(n=9)。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内标物易得。

  • 标签: 格列本脲片 HPLC法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