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去年下半年以来,东北和朝鲜半岛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冷战的坚冰走向解冻。中日美俄等大国围绕东北形势的发展,不断协调相互关系,地区安全形势喜忧参半。东北地区逐渐克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形势日趋好转。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地区安全 冷战 朝鲜半岛 大国 形势
  • 简介:构建东北边境旅游走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丰富了“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又强化了俄、蒙、朗、韩、日有关的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构建东北边境旅游走廊,必须立足东北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地理状况、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建议搭建东北边境旅游走廊合作组织,设妒东北边境旅游走廊旅游特区,鼓励创新多形态旅游,加快旅游航空便利化,把边境旅游和我国的固边、扶贫工作深度融合。

  • 标签: 东北业 边境旅游走廊 “一带一路”倡议
  • 简介: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东北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其本质是要解决哈尔滨走向国际化的问题.建设“国际经贸城”是实现哈尔滨市国际化的重要阶段和举措.为此,认真地从宏观上分析哈尔滨市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及其思路对策,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建设“国际经贸城”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一、哈尔滨市国际化的东北区域经济态势研究哈尔滨市的国际化问题,首先应将其置于大的区域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便客观地评价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1.东北地区范围的界定.从经济与地理相融合的角度来界定东北这一地域的范围,它应包括中国的东三省、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一地区的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2.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按经济发展的梯度划分可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不同层次.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增长状态,形成了“增长级”、“次增长级”和“滞缓级”三个参差错落的梯次.该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存在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日本和韩国具有资金、技术的优势,但市场狭小,自然资源严重贫乏;中国东北和黄海渤海地区

  • 标签: 哈尔滨市 东北亚区域 国际化 东北亚地区 国际经济 国际经贸
  • 简介:东北地区,只有朝鲜不是《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其他国家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享有不同的地位。专家把核武器的扩散分为纵向扩散(即核武库的逐渐增加)和横向扩散(即核大国数量的增加)。目前,东北地区核武器纵向扩散的威胁可能来自外部干预势力,如美国。此外,还有中国和朝鲜,它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有核国家。

  • 标签: 《核不扩散条约》 东北亚地区 地区经济 有核国家 外部干预 核武器
  • 简介:东北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 标签: 中东铁路 《奉俄协定》 东北亚国际关系 影响
  • 简介:当前,东北地区的能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东北地区国家需要超越地缘政治的束缚,通过开展能源基础设施、地区能源市场和地区能源储备库等领域的合作,协调各自能源政策与能源战略共同应对能源安全问题。

  • 标签: 东北亚 能源安全 区域能源合作
  • 简介:特朗普时代东北安全格局的双重性并没有改变,但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特朗普入主白宫,其“另粪”的美国总统身份和“出格”的施政举措,给东北安全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中亦有美国追求继续独霸世界、主导东北的“确定性”。中共十九大所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他的强国路线图和两步走战略,将是中国应对东北安全变局的指导方针,中国的总体目标应是做大做强自身的综合国力,遵循“合作共赢”的基本思路,推动东北安全由“不确定性”逐步走向“确定性”,实现建设东北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 标签: 特朗普 东北亚安全格局 东北亚命运共同体 亚洲安全观
  • 简介:1.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大连港集装箱运输始于1980年.专用泊位建成于1993年。目前大连港有两个集装箱专用码头:大连集装箱码头(DCT)和大连港中海集装箱码头(DDCT)。DCT位于大连市大窑湾港区,是1996年由大连港务局和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合资组建的专业化外贸集装箱码头.后来马士基海陆公司入

  • 标签: 大连市 东北亚地区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中国 港口物流园区 自由贸易港
  • 简介:钢铁产业从国家支柱产业逐渐转变为全球化商品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潮流应数大型化以及一体化。就东北地区而言,通过并购及一体化扩大钢铁产业的战略合作建立钢铁共同体比毫无进展的经济共同体(FTA)更具现实性,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钢铁产业世界性产能过剩问题。基于全球化理论,从市场、政府、竞争和费用等因素对东北钢铁三强的分析表明,三大钢铁公司并购及一体化存在可能性并以浦项钢铁-宝山钢铁可能性最大。

  • 标签: 东北亚/中日韩/钢铁/并购/宝山/浦项/新日铁/产业合作
  • 简介:2010年12月10—11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亚太秩序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为"五校亚洲安全研究合作项目"的第二次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的近30位学者与会。本刊刊载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 标签: 中美关系 东北亚安全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 北京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简介:伴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东北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在东北构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标签: 国际政治 东北亚 能源合作机制 石油
  • 简介:2007东北石油经济论坛对东北未来的石油供求以及石油安全与合作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东北各国具有建立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的共同利益、合作基础和强烈愿望,但目前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机制。本文建议:1.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以保证油气产品来源多元化;2.调整国内油气供应格局和石油工业布局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3.将石油公司的国际投资、贸易与国家的总体战略布局联系起来;4.强化能源管理和研究机构。

  • 标签: 石油安全 能源合作 东北亚
  • 简介:东北岛屿争端激化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发酵的产物,更是各国在新形势下构筑有利于己方区域结构的战略行为。奥巴马政府将争端激化视为推进"再平衡战略"的机遇,通过介入纠纷立场差异引导争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达到操弄争端、控管争端的双重目的。同时,东北岛屿争端也为美国带来了如协调盟友难度提高等挑战。随着争端的持续激化,控管岛屿纠纷成为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东北战略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岛屿纠纷 东北亚 奥巴马政府 主权 日本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上午,由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东方诗话研究所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以“东北诗学交流与研究”为主题的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44人,有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镇楚、湖南师范大学东北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赵季、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主任詹杭伦、韩国忠南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金善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严寿澄等专家学者。

  • 标签: 东北亚研究中心 研讨会综述 学术 交流 诗学 湖南师范大学
  • 简介:墓葬的头向[1]是由当时的时代性或思想性、宗教观念等相关的喜好偏爱决定的[2].头向的选择标准可以分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两种.前者主要是依据东西南北的自然方位或特定社会的宗教观念等固有的方位决定的,后者则是视地形的视野开阔方向或倾斜方向等而定.

  • 标签: 东北亚 墓葬 宗教观念 选择标准 方位 思想性
  • 简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地得到落实,国内学术界逐渐地形成了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因和目的的共识,但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地区的关系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其原因,不仅在于对东北地区的地缘范围理解有误,而且还在于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规划的认识比较僵化.实际上,在"一带一路"规划的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中蒙俄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三者与东北地区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如何回应这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建设,将直接地影响东北地区经济秩序演变的未来走向.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东北亚地区 地区经济秩序
  • 简介:1993年11月15日至16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大学和韩国庆熙大学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东北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新的合作框架”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方连庆教授、黄宗良教授、王杰教授和张锡镇副教授,日本学者有日本大学东亚研究会本田弘教授、浦野起央教授、加藤义喜教授、长谷川启之教授;韩国学者有庆熙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赵正源教授、朴基岸教授、姜正模教授、权万学教授。日本大学总长濑在良男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庆熙大学校总长赵永植教授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王学珍教授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特别演讲。有9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看法。这次是中日韩三所大学学者第二次学术交流活动,它进一步促进了三方学者的相互了解与合作。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刊登于后。

  • 标签: 日本文化 东北亚经济圈 社会文化背景 韩国社会 历史经验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