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均采用前列安通片联合前列按摩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和EPS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前列安通片联合应用前列按摩治疗Ⅲ型前列炎的有效组合安全可靠。

  • 标签: 前列安通片 前列腺按摩 Ⅲ型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与前列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前列增生27例、前列癌1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总结MRI表现。结果前列增生组前列增大变形,球形15例,椭圆形12例。均见中央叶增大,周围叶受压变薄。T2WI、压脂中央叶4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17例斑点状、结节状高信号。DWI等低信号22例、稍高信号5例。合并膀胱壁增厚19例。前列癌组前列形态不规则,边缘凹凸不平。T2WI、压脂周边区增大并见低信号结节,DWI结节为高信号。合并精囊侵犯9例,膀胱侵犯7例,周围血管束不对称7例,盆腔内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MRI对前列增生、前列癌病变征象及周围结构显示良好,应用价值重大。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回顾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状况,了解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现状。方法:对1599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前列标本进行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99例检测标本中,总感染率为23.08%,单纯UU阳性277例(75.07%),UU-Mh阳性81例(21.95%),单纯Mh阳性11例(2.98%)。MH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美满霉素(MIN)全部敏感,UU对JOS、MIN、DOX、环酯红霉素(ECC)、克拉霉素(CLA)均非常敏感,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UU或MH感染。结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DOX、MIN和JOS可作为本地区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男性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实验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并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检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老年患者标本 450 份, 对所有患者实施病原菌、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结果: 450 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 345 份,其中检测出 495 次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 278 次,革兰阳性菌 217 次。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革兰阳性菌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高血压、高血脂症、体重指数不是前列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年龄是前列标本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年龄大、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有泌尿系结石,是影响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独立因素( P < 0.05 )。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增生并发慢性前列炎的前列液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杆菌,且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偏高,需针对 前列液病原菌 感染 的影响独立因素,对老年患者展开合理检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钬激光前列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的患者 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2)和观察组( n=32),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前列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临床中采用钬激光前列剜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值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作者: 孙凌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六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安徽六安 237005)  【摘  要】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40例。管理组患者予以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2.7±10.4)ml,膀胱冲洗时间为(12.4±3.1)h,住院时间为(4.6±1.5)天,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 %,对照组为17.5 %,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和前列剜除术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接收的66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前列体积和血清总前列特异抗原、总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抗生素直注前列膜下治疗细菌性前列炎的治疗效果。并提出应用此种方法治疗细菌性前列炎上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及跟踪方式对152例细菌性前列炎采用抗生素直注前列膜下治疗细菌性前列炎治疗的安全性及必要性。结果临床上我们选择152例细菌性前列炎患者,应用抗生素直注前列膜下来治疗。年龄在21-50岁间,平均年龄为35.5岁。经过跟踪、随访及回顾,使大部分患者得到彻底治疗。深受广大前列炎患者的好评。结论抗生素直注前列膜下来治疗细菌性前列炎,使药物直达感染病灶。解决由前列屏障所致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问题。应用抗生素直注前列膜下来治疗细菌性前列炎治愈率高,能达到治疗彻底、费用低、解决病痛快。经此方法治疗152例前列炎患者中有149例治愈,有3例复发。治愈率达98.03%,失败率仅为1.97%。

  • 标签: 细菌性前列腺炎膜下直注抗生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前列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以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开展治疗的实际效果,以及临床护理配合策略。方法:选取了140例前列增生患者,将其各自分为49例Z组与91例X组,对Z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URP)进行治疗,对X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TEVAP)开展治疗,并行针对性前列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统计术后结果。结果:Z组患者疗效率为75.51%(37/49),X组患者疗效率为92.31%(84/91),在疗效率对比中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P值大小为(P=0.034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而在并发症反应状况中,Z组患者并发症反应率为16.33%(8/49),X组患者并发症反应率为5.49%(5/91),对比并发症反应率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95),统计学意义具备相应的成立条件。结论:对于前列增生患者来讲,TEVAP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同时还要加强护理配合质量,才能够保障手术治疗结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患者 治疗策略 护理配合 汽化电切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6例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TUR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BPH患者分为A、B两组各18例,A组取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URP)治疗,B组取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IPPS评分、尿动力学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率较B组高,P<0.05。结论PKRPG治疗大体积BPH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

  • 标签: TURP PKPP 大体积BPH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65-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前列增生采取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前列增生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病人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开放性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前列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膀胱尿量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前列增生病人,为其提供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方法设60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尿流率(AFR)、最大尿流率(MFR)、膀胱尿量(RU)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等离子前列剜除术(HoLEP)治疗复发性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复发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HoLEP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入组病例手术顺利并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管尿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前列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6.7%,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对复发性前列增生患者行HoLEP手术治疗,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时间,并有助于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复发性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