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炎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UC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药物。方法将58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结合奥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口服SASP,并用奥硝唑注射液合并康复新液灌肠,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半年、1年后分别复查肠镜,观察治疗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74.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半年复发率分别为8.00%、31.82%(P<0.05),一年复发率分别为14.29%、52.94%(P<0.05)。结论康复新液结合奥硝唑注射液灌肠治疗溃疡结肠炎可明显提高远期疗效,溃结愈合质量高、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康复新液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对37例老年梗阻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并制定完善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准确评估脏器功能、预测手术的危险、术后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本组36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认为老年梗阻结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风险大,护理要求高,围术期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梗阻性结肠癌根治术 心血管疾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虚温中固涩法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138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6年以来我院慢性溃疡结肠炎住院患者138例,中医证候辨证均为脾胃阳虚和脾肾阳虚型,可兼有血瘀、血虚、肾气虚、气滞等证候特点,采用自拟补虚温中固涩汤为基础方,依据兼症证候的不同加减方药治疗。结果我院慢性溃疡结肠炎患者138例中,临床痊愈84例,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中医以补虚温中固涩法对我院慢性溃疡结肠炎住院患者138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补虚温中固涩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颗粒1.0g/次,4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培菲康420mg/次,3次/d,两组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镜下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结肠镜下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美沙拉嗪相比,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有助于改善溃疡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肠黏膜病变,提高其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培菲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在溃疡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使用柳氮磺胺吡联合其他药物保留灌肠治疗26例,对照组为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26例,比较两组患者1周、4周、8周腹痛、腹泻症状缓解率、8周治愈及有效率的情况。结果1、4、8周治疗组的腹痛、腹泻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8周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方案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方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对比研究
  • 简介:总结了18例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永久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造瘘口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结肠造口术的成功率,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

  • 标签: 直肠癌 MILES 术后 结肠造瘘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高效手术方法。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B两组各48例,分别进行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比较组别间疗效。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上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37.5%显著高于B组的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经济,但复发率高,胃大部切除术因为复发率比较低,但创伤较大,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病况进行适当选择。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学研究证明,大多数结肠癌来自息肉癌变。据报道,50岁以上人群中息肉的发病率约为50%,癌变率为3%~10%。结肠病变筛查是结肠癌的一级预防措施,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结肠息肉。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癌 医学研究 息肉癌变 一级预防 结肠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不管它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包括肿瘤和非肿瘤息肉。根据息肉多少,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若息肉大于100枚,称结肠息肉病。讨论结肠息肉(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腺瘤为癌前期病变,遗传及环境因素可能为腺瘤息肉的主要病因,APC基因发生突变可致腺瘤癌变。内镜下切除息肉为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结肠息肉(病)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瘘口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我院服务的65例结肠造瘘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各种针对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瘘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结肠造口 观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02-02摘要目的讨论结肠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结肠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腔的感染。影响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结果的因素有①有无休克及其程度;②腹腔粪便污染的严重程度;③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④伤后距手术的时间长短;⑤年龄等。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早期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肠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共3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术后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护理方法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组39例经过积极地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无死亡病例,治疗后经经肠道内造影证实吻合口漏均完全愈合。结论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结肠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穿孔的主要X线表现,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病例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7岁~79岁,平均年龄46岁。结果胃溃疡穿孔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0例,胃癌穿孔1例,吞服大量苏打1例,阑尾穿孔1例,外伤所致小肠穿孔1例。X线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小网膜囊积气,肠胀气,双壁征,镰状韧带征,腹脂线异常,肺不张,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腹腔内游离气体为胃肠道穿孔最重要要X线征象,提高气腹的检出率能有效的提高胃肠道穿孔的X线诊断率,同时要注意假气腹以及穿孔无气腹的病例。

  • 标签: 胃肠道 穿孔 X 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