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滴生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滴复方丹参酮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7.78%,对照组有效率84.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护心、护、护痛”对肿瘤患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包括心理护理、静脉护理、疼痛护理。方法自我科室开展“护心、护、护痛”行动以来,针对106例患者从患者的心理、静脉、疼痛方面进行专业护理。结果消除了患者的恐惧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结论护士利用“护心、护、护痛”的专业知识较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ldquo 护心 护脉 护痛&rdquo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多种治疗和护理措施联合生注射液静滴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35例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原因,透析中应用生注射液静滴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生注射液静滴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维持血压。结论通过生注射液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效地保证了患者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生脉注射液 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骨桥蛋白(OPN)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的诊断价值,确定血清OPN诊断CAC的最佳临界值。方法:据64层螺旋CT冠造影结果将54例患者分为CAC组(32例)和非CAC组(UCAC组,2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OPN水平;应用ROC对血清OPN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按年龄受试者被分为〈50岁组(16例)、50~60岁组(20例)、〉60岁3组(18例),分别评价各年龄组血清OPN对CAC的诊断价值。结果:(1)CAC组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UCAC组[(40.281±11.997)Pg/L比(23.682±5.760)μg/L],P〈0.01;(2)按ROC曲线分析和Youden’s指数最大的截断点作为临床诊断界点,血清OPN诊断CA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最佳分界值为32μg/L,以血清OPN≥32μg/L来预测CAC,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95.5%;(3)〈50岁组、50~60岁组、〉60岁组OPN诊断CA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0.958和0.889;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100%、90.9%,83.3%、100%,73.3%、100%;最佳分界值分别为31μg/L,33μg/L,34μg/L。结论:(1)血清OPN水平升高可作为CAC形成的标志之一;(2)血清OPN≥32ug/L对CAC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各年龄组血清OPN对CAC诊断的特异性都较高,OPN的诊断价值在于对CAC的排除。

  • 标签: 骨桥蛋白 冠状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窦性心律震荡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冠造影和CCU监护的患者73例,经临床检查排除了5例因房颤、无室性早搏以及由于其它技术因素问题不能测定的患者。将入选的68例患者按照冠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冠造影阴性组23例患者,冠造影阳性组的45例患者,又按照病变程度将其分为单质病变组合多支病变组两个亚组,单支病变组21例,多支病变组24例。所有患者采取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测定其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两大指标。分析冠病变严重程度与窦性心律震荡的关系。结果冠造影阳性组的震荡初始与冠造影阴形组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造影阳性组的震荡斜率与冠造影阴性组相比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造影阳性组的冠造影积分与冠造影阴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冠造影积分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出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和冠病变程度有关系,其系数分别为r=0.21(P>0.05)和r=0.5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震荡斜率明显受损,并且随着冠病变的严重程度加深,其窦性心律震荡受损情况有所加深。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窦性心律震荡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析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冠心病120例患者。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出现血管路径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尿潴留、造影剂肾病、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观察和做好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综合征患者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院后根据随机血糖分3组Ⅰ组,血糖小于7.8mmol/L;Ⅱ组,血糖在7.8-11.1mmol/L;Ⅲ组,血糖大于11.1mmol/L。Ⅰ组为血糖正常组,Ⅱ组,Ⅲ组为高血糖组,观察24小时血糖平均水平。结果Ⅱ,Ⅲ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显著高于Ⅰ组,Ⅱ,Ⅲ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Ⅰ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无糖尿病病史者与死亡率呈线型关系,有糖尿病病史者死亡率呈U型关系。结论入院时即刻血糖水平和24小时平均血糖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糖尿病是影响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住院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糖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就对中药炮制有所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其相应成果都记载于《黄帝内经》之中。我国第一部药学巨作《神农本草经》内记录有“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由此可见中药炮制工艺的重要性,它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作者正是知道中药炮制的重要意义所在,因此在本文中简要概述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及理论基础,并以健心复灵为例具体的加以说明,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对中药炮制有更加好深刻的认识。

  • 标签: 中药炮制 工艺流程 理论基础 中医制药 科学研究 主要原理
  • 简介:文章构建了旅游形象分析的“二维三地四”理论模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运用新“四”理论等,对旅游地、竞争地和客源地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旅游地分析包括地脉分析和文脉分析,分别研究旅游地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以资源为导向,是旅游形象的本体。竞争地分析即商分析,从旅游形象区分的角度,研究旅游地之间旅游形象的屏蔽与叠加效应,以竞争为导向,是对旅游地形象的第一次修正。客源地分析即人脉分析,是针对旅游者的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研究,以需求为导向,是对旅游地形象的第二次修正。

  • 标签: 旅游形象 四脉 旅游地 竞争地 客源地
  • 简介:摘要双源CT对心脏成像以及冠造影具有重新定义的价值,它使CT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DSCT由两个发射管及两个相应的检测器组成,应用64层CT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辫率,降低扫描时间和患者的暴露别量,并且不受患者心率的影响。

  • 标签: 双源CT 时间分辫率 心率限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的门诊普通成人西药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2304%,比规定的2000%略高一点,处方合格率为7633%,比规定的950%偏低,其余指标均相对合理,电子处方中仍存在书写不规范与用药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结论针对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临床医师们共同努力,重视处方点评这项工作,提高处方开具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作者简介韦邦宁(19768-),壮族,籍贯广西大化县,学士学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摘要目的对肝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肝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前减黄分为两组,对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共有62例,其中34例(548%,34/62)进行了术前减黄,28例(452%,28/62)未进行术前减黄,平均减黄时间为14d,减黄后的TB水平与未减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8%(36/62),减黄组为559%(19/34),未减黄组为607%(17/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内总体死亡率为113%(7/62),减黄组为118%(4/34),未减黄组为107%(3/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改善肝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术前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不相关。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肝切除
  • 简介:明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文彭,深受其父文徵明的影响,对诗书画印都很精通,尤善篆刻,在中国的篆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开辟了中国篆刻流派的先河,所以后人都尊称文彭是流派篆刻的祖师或文人篆刻的鼻祖。文彭将春秋战国以来的篆刻艺术推向了高潮,并走向了成熟。文彭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苏州,并以他稳重、新颖的篆刻风格开创了"吴印派"。本文将主要叙述文彭篆刻的艺术特点及其艺术背景和成因,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文彭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 标签: 文彭 篆刻 流派
  • 简介:台风是对三县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也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从三县台风灾害系统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台风对三社会经济带来危害的3大致灾因子大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现状,并在阐述当前的孕灾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台风资料和气象自动站资料,开展了历史台风危险性评价和危险性空间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台风对我县影响是全境的,区域上有轻重区别,当前讨论台风灾害影响时不应忽视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特征。

  • 标签: 台风灾害 特征 危险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氨酸鸟氨酸对于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常规方法治疗肝病,当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将门冬氨酸鸟氨酸作为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对照组91例中,70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11例为无效;观察组91例中,82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0例为无效。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冬氨酸鸟氨酸的治疗效果良好,应推广使用,以便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疗效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治疗
  • 简介:摘要培冬酰胺酶是近年来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的新药。本文通过对我院20例应用培冬酰胺酶化疗的ALL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明确护理要点。培冬酰胺酶注射后90%患儿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一般在注射后7天左右降至最低点。此外还可出现过敏反应、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表现,严重者出血过敏性休克。因此,培冬酰胺酶化疗过程中应警惕过敏反应。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做好饮食控制及对症支持治疗。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酰胺酶 护理 儿童
  • 简介:10月10日,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7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她是第13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作家。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以情节细腻见长,文风透彻,带荐心理现实主义特色,有“加拿大契诃夫”的美誉。她的小说多以小镇为背景,描述主人公为了赢得社会承认而努力,却往往陷入紧张的关系与道德冲突之中。

  • 标签: 短篇小说 艺术 诺贝尔文学奖 心理现实主义 社会承认 道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