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从酵母、无绿藻丝状真菌中提取DNA以用于PCR反应方法。方法所用菌种包括临床分离未知菌株保藏菌株共23株:未知酵母菌(5株)、真皮毛孢子菌(1株)、糠秕马拉色菌(1株)、季也蒙念珠菌(5株)、未知丝状真菌(6株)、无绿藻(1株)、烟曲霉(2株)、拟青霉菌(1株)、茎点霉(1株)。用溶细胞酶(lyticase)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检测纯度并计算质量浓度,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真菌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区ITS基因,经PCR扩增检验所提取DNA质量。结果成功提取所有23株真菌基因组DNA,其纯度质量浓度能满足PCR反应要求。结论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从酵母菌、无绿藻丝状真菌提取DNA可用于PCR反应。

  • 标签: DNA提取 真菌 DNA提取试剂盒 溶细胞酶
  • 简介:目的探讨肺曲霉病急性期患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科肺曲霉病患者51例,同时选52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L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肺曲霉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MBL水平为197.96±148.16120.25±98.65μ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M水平分别为0.94±0.77μg/L0.32±0.16μ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曲霉病组、健康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07±7.97、40.32±7.30(P〈0.05),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3.00±8.29、25.98±6.65(P〈0.05),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1.08±0.47、1.68±0.65(P〈0.05).结论肺曲霉病组患者MBL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会出现显著变化,可以初步评估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也为肺曲霉病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肺曲霉病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T淋巴细胞 免疫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研究热灭活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T.asahii)孢子健康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表型功能影响,探讨DCsT.asahii感染可能发挥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s,与不同浓度热灭活T.asahii孢子进行孵育,DCs与T.asahii浓度比分别为1∶1、1∶51∶10,RPMI-164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各组DCs形态变化;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实验组DCsT.asahii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孵育过程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24h时实验组部分DCs内可观察到不止一个被吞噬T.asahii孢子,吞噬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8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水平低于LPS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DCs吞噬热灭活T.asahii孢子后,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升高,DCs进一步成熟。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树突状细胞 表面分子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引物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皮炎外瓶霉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绘制,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念珠菌是常见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为0.28‰~0.96‰,欧洲为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为1.2‰~5.5‰,若伴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金标准”两种商品化酵母样真菌鉴定产品RapidIDYeastPlus(简称RapIDYST)API20CAUX(简称API20C)鉴定效能进行评估.方法从2010年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网菌株库筛选酵母样真菌25种,共计194株.其中,包含临床最常见5种酵母样真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共130株,占研究总菌株数67.0%.所有菌株已经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至种水平.菌株复苏分纯后,严格按照产品操作指南,平行进行RapIDYSTAPI20C鉴定.结果所研究菌株,有181株(18种)RapIDYST鉴定菌种数据库,所有在库菌株种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87.8%(159/181).相比,API鉴定菌种库包含菌株174株(18种),在库菌株种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92.0%(160/174).RapIDYST与API20C对于5种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种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3.1%97.1%.对于库外菌株,RapIDYST鉴定错误率分别为23.1%(3/13),相比API20C鉴定错误率为60.0%(12/20).综合此次评估结果,二者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无显著差异(McNemar检验,P>0.05).结论两种商品化产品酵母样真菌鉴定效能基本一致;相较而言,RapIDYST操作便捷性、检测时间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酵母样真菌 RAPID ID YEAST PLUS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了野生杏栽培杏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酵母菌感染菌种构成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依据。方法采用改良沙氏培养基1354份临床标本进行酵母菌培养菌株分离,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YBC鉴定卡所分离酵母菌进行鉴定,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6种常见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10种219株酵母菌,甲真菌病检出率最高(43.80%),其次是股癣(16.70%)、体癣(13.00%)、足癣(11.11%),手癣最低(9.40%)。其中白念珠菌为63.47%;近平滑念珠菌为17.81%;热带念珠菌为6.85%;季也蒙念珠菌为5.94%;无名念珠菌为2.28%,其他酵母菌为3.65%。219株酵母菌特比萘芬(TBE)、伊曲康唑(ITC)、氟康唑(FLC)、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酮康唑(KTC)敏感性分别为53.42%、87.21%、97.26%、100%、80.35%100%,耐药性分别为20.55%、11.11%、2.28%、0.0、12.72%0.0。结论本地区浅部真菌病酵母菌感染菌谱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体外药敏显示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有很好敏感性,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咪康唑产生了较高耐药性。

  • 标签: 浅部真菌病 病原酵母菌 药敏试验
  • 简介:于盛花期66份种质进行湿害处理,结果表明:湿害单秆型分枝型种质产量性状影响差异明显,单秆型芝麻产量性状影响(湿害指数值)大小依次为单株种子干重(69.18%)〉蒴果数(67.48%)〉有效果节数(49.10%)〉有效果轴长度(45.69%)〉株高(16.40%),对分枝性芝麻影响依次为分枝有效果节数(65.96%)〉分枝蒴果数(64.73%)〉总蒴果数(52.01%)〉单株种子干重(49.92%)〉主茎蒴果数(41.66%)〉主茎有效果轴长度(37.57%)〉有效分枝数(34.21%)〉主茎有效果节数(20.12%)〉株高(15.43%);湿害三蒴型芝麻侧位蒴果影响较大,单秆三蒴型芝麻影响为侧位蒴果数(92.25%)〉位蒴果数(50.25%),对分枝三蒴型芝麻影响为分枝侧位蒴果数(92.86%)〉主茎侧住蒴果数(69.14%)〉分枝位蒴果数(44.17%)〉主茎位蒴果数(32.97%)。根据相对湿害产量可以将供试种质聚为耐湿与不耐湿二大类,不耐湿类型种质61份,占92.42%;耐湿类型种质5份,占7.58%,为竹山白芝麻、西平二郎花、阜南芝麻、嘉兴紧口黑麻城黑芝麻,可作为耐湿种质加以利用。

  • 标签: 芝麻 湿害 盛花期 株型 产量性状 耐湿性评价
  • 简介:芝麻是重要优质传统油料作物,素有"油料皇后"美称。我国拥有丰富芝麻种质资源,深入研究、评价有效利用芝麻种质资源是保护其遗传多样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而提高芝麻产量品质关键。本文芝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现状、品种选育概况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芝麻遗传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芝麻 种质资源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白念珠菌是常驻人体条件致病真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会引起皮肤黏膜浅层乃至全身系统性真菌感染。目前,念珠菌血症是引起院内血源性感染第4位因素。随着经典药物耐药性出现,因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患者也日渐增多。为解决真菌感染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多从白念珠菌致病因素出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正在火热研发。该文对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生物被膜 菌丝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汉麻、亚麻苎麻须癣毛癣菌生长影响,探讨麻类织物浅部真菌抑制作用。方法实验采用振荡法。将3种麻类织物分别与须癣毛癣菌混合培养,对照组为棉布组,3d后分别取培养液稀释5倍后涂布培养皿,计算各自菌落数抑菌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类织物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棉布组(P〈0.01),3种麻类织物须癣毛癣菌抑菌率均高于60%,但3种麻类织物抑菌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3种麻类织物均可显著抑制须癣毛癣菌生长,麻类织物有可能用来预防由须癣毛癣菌引起足癣、股癣等浅部真菌病。

  • 标签: 汉麻 亚麻 苎麻 须癣毛癣菌 振荡法
  • 简介:目的揭示宿主磷脂酶D(phospholipaseD,PLD)应对烟曲霉感染过程重要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滴鼻方式使野生小鼠磷脂酶D双基因敲除小鼠(pld1^-/-pld2^-/-)感染烟曲霉孢子后,取小鼠肺组织、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组织匀桨与菌落计数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烟曲霉负荷,采用eBioscience公司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分泌情况;分离两种小鼠骨髓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BMDM),制霉菌素法检测其吞噬杀死烟曲霉孢子能力。结果感染烟曲霉孢子6h后,pld1^-/-pld2^-/-小鼠肺部真菌负荷显著高于野生小鼠,其肺泡灌洗液肺泡巨噬细胞均存在大量孢子,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浓度显著升高;体外实验证明pld1^-/-pld2^-/-小鼠BMDM细胞吞噬杀死烟曲霉孢子能力显著减弱。结论小鼠pld1基因pld2基因同时敲除导致其巨噬细胞吞噬杀死烟曲霉孢子能力显著减弱,进而可能降低小鼠抗烟曲霉感染能力。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分泌大量炎症因子以招募其他免疫细胞杀灭烟曲霉孢子。

  • 标签: 磷脂酶D 烟曲霉感染 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中国真菌学杂志》编辑部就目前发现作者署名问题,说明如下。研究生一般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学习研究,但与导师学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研究研究课题很多是导师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课题研究,往往使用学校资源、信息设备,有时还有导师或校方资金投入。

  • 标签: 真菌学 杂志 中国 研究生 资金投入 工作单位
  • 简介:612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特种稻资源,即黑(紫)米、红米、香米、糯米(酒米)软米特征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云南省128个县为基本单位,应用GIS平台统计整理云南省每个县所属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省5个稻作分区分析研究云南特种稻资源生态地理分布。通过研究综合评价了云南特种稻资源特征特性,初步摸清了云南特种稻资源除香米资源集中分布中亚热带温带外,其他特种稻资源都集中分布南亚热带生态地理分布习性,其研究结果可为稻作资源收集保护、农作物生态地理分布、特优稻育种、生态育种、生物育种、农业产业开发产业区划结构调整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云南 特种稻资源 特征特性 生态地理分布
  • 简介:233份河南省地方花生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含量全面测定,并与省外国外资源相关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河南地方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中等,平均含油量油酸含量相对较高,但缺乏蛋白质含量超过30%或含油量超过56%、油酸含量超过70%突出材料。河南省目前高油品种选育有明显进展,育成了一批高油花生品种,但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地方品种资源,积极采用远缘杂交、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创制优良种质,选育优质专用品种育种策略。

  • 标签: 花生 品种资源 蛋白质含量 含油量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 简介:目的研究灰黄霉素、克霉唑灰黄霉素、克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联合药物对红色毛癣菌体内、外活性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应用灰黄霉素、地塞米松、克霉唑、灰黄霉素:克霉唑:地塞米松=5:5:1联合药物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红色毛癣菌,确立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联合药物分数抑菌浓度(FIC);制作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皮肤癣豚鼠动物模型,根据豚鼠用药部位分成四组,豚鼠皮疹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体外实验联合药物MIC小于单药MIC,且联合药物起协同次协同作用;体内实验中联合用药组动物受损局部皮肤给药后,对红色毛癣菌所致皮损积分为(1.89±0.68),与对照组(3.33±0.69)比较,可明显减轻局部皮肤损伤病变程度,该药优于克霉唑组(2.33±0.69)、灰黄霉素组(2.11±0.58)。结论短期内灰黄霉素、克霉唑与地塞米松组合成联合药物有较强抗红色毛癣菌抗炎作用,其抗菌活性强于单独药物灰黄霉素克霉唑。

  • 标签: 灰黄霉素 克霉唑 地塞米松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活性 联合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实验所用常见致病真菌能否常用医用原材料上生存生存时间。方法选择8种常见致病真菌,活化后将它们分别接种5种常用医用原材料上,接种后以后每24h将接种有真菌医用材料放入巯基乙酸盐液体培养基并观察能否生存,记录存活时间。结果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5~28d,地板胶表面存活14~15d;新生隐球菌棉布、纸板、铁皮表面存活24~27d,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4~18d;茄病镰刀菌在上述5种材料上存活22~27d;石膏样小孢子菌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0~27d,地板胶表面存活8d;申克孢子丝菌棉布、纸板、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7~24d,铁皮表面存活10d;白念珠菌棉布、纸板、铁皮地板胶表面存活15~20d,玻璃表面存活4d;犬小孢子菌棉布、纸板、铁皮、玻璃地板胶上存活时间分别为10d、9d、3d、2d1d。结论实验所用各种真菌医用原材料上都能存活,其时间长短不仅与菌种有关,还与所存在材料有关。真菌吸水性强、表面粗糙材料(棉布、纸板)上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吸水性差、表面光滑材料(玻璃、铁皮地板胶)。

  • 标签: 真菌 生存时间 材料
  • 简介: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培养是真菌诊断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临床应用受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技术方便、快捷、创伤小,通过对应用技术所获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常规染色、真菌抗原分子学技术检测已是快速诊断某些真菌感染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灌洗 真菌 细胞学 抗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