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商会在调整和促进国际商业交往方面已有近80年制订规则的经验。这些规则包括争议解决规则,用来解决贸易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争议。《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即代表了国际商会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是由来自75个国家的商业团体代表与争议解决专家商讨的产物,目的在于为商业伙伴提供一种最符合其需要的友好争议解决方式。规则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当事人有权自由选择其认为最适于解决争议的方法。若未对采用何种方法达成协议,则采用调解。

  • 标签: 《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 国际商会 争议解决方式 适用范围
  • 简介:十多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吹散了世纪初种种预测和理想愿景的迷雾。看似强大的“一超”在强力维护旧秩序的“成功”中显得力不从心。“多级”中的区域组织虽常常发起以西方价值观为导向的国际干涉,也往往事与愿违。国家实力的提升和继续发展的要求成为新兴国家谋求变革国际秩序的内在动力。围堵是徒劳的,引领国际秩序变革的动力正缓慢东移。看似依旧寒冷的海洋已经脉动起变革的暖流。

  • 标签: 国际形势 变革 法学研究 繁荣 国际秩序 西方价值观
  • 简介:从国内立法的角度厘清海事国际惯例的范围及其识别标准,主张中国海事立法应放弃对海事国际惯例作为法律渊源的认可,承认当事人可选择国际惯例调整合同,并在国内法任意性调整的领域适当尝试概括并入成文的海事国际惯例。

  • 标签: 海事国际惯例 现代商人法 概括并入 个别纳入
  • 简介:<正>我很高兴能够来中国并访问交大法学院。今天,我想从不同角度谈谈国际法的发展变化,其中许多方面可以从我2006年写的《国家主权与WTO:变化中的国际法基础》一书中找到答案。但是从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这些变化与三年前这本书出版时相比,它与现在的相关性更大,因为经济危机已经造成一些与国际法有关的极其严重的问题。今天,我主要从五个部分来谈,但不会在所有部分都花太多时间,其中有些与书中不同的部分我会详细解释,以便大家能理解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以及我最近的一些想法。

  • 标签: 国际经济危机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 全球化
  • 简介:国际组织豁免的理论依据是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有关该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国际组织豁免与国家豁免和外交豁免的理论依据各异。职能必要理论是国际组织享有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国际组织豁免存在的其他理由是对职能必要理论的补充。明确国际组织豁免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国内法院在裁决涉及国际组织豁免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作出正确的法律推理,在国际法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国际法上三种豁免制度的理论依据作出清晰界定。

  • 标签: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豁免 职能必要理论
  • 简介:传统国际投资仲裁无论在程序安排还是价值取向上都倾向于偏袒外国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而对于东道国社会利益的保护则是缺乏的。由于东道国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仅仅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也需要考虑某些社会利益或者社会价值的需求,因此在国际投资争端仲裁中,应当重视保护东道国的社会利益。在晚近的投资仲裁程序与实践中,保护东道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趋势在不断增强。

  • 标签: 投资仲裁 社会利益 社会价值取向
  • 简介:金融犯罪惩治规制的国际化,是20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客观现象,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笔者参照现有的惩治金融犯罪的国际性协议和惯例,提出金融犯罪惩治规制国际化的衡量标准。用该标准对照我国现有的立法和司法制度,可以找出差距,从而在惩治的技术、理念、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参与国际合作的程度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 标签: 金融犯罪 洗钱犯罪 国际刑事法院 上游犯罪 国内犯罪 司法合作
  • 简介: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商法的国际性本质以及现代市场交易的特征决定了"商事通则"的构建必须具有国际化的思路.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打造"商事通则"的理性架构;以内外一体化的模式设计"商事通则"的具体制度;以商事救济制度的自裁性和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彰显"商事通则"的国际化.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商人法 商事救济
  • 简介: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法治的标志性成就之一。法院自2002年建立以来进入全面运作,在缔约国增加、建章立制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被害人参与和赔偿制度,通过了侵略罪修正案和战争罪有关修正案。同时,法院也面临着诸多的制度性挑战。由于被认为存在双重标准,法院权威遭受多方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普遍质疑;补充性管辖原则共识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分歧;与各方的合作亟待不断加强。《罗马规约》涉国家元首豁免条款的解释引起广泛争议,肯尼亚领导人案还催生了《程序和证据规则》三项修正案。就安理会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而言,两者在预防和惩治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国际犯罪的职责方面有所重叠,应依法维护安理会在认定国家侵略行为方面的权威,致力于发展两者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虽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但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密切相关,我国一直关注法院工作,呼吁法院依法审慎履行职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安理会 发展 挑战 中国政策
  • 简介:目前国际人权法律文件已经非常丰富,然而国际人权保护的状况却仍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行国际人权保护实施机制存在较多弊端,包括: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从而缺乏法律专业性;没有普遍地确立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诉讼地位;报告制度流于形式;没有授予监督机构进行管辖的强制权力;实施机制存在重叠的现象.国际社会应当在今后为解决上述弊端寻找国际法上的理论依据,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便有效地将上述弊端予以消除,从而为国际人权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国际法 人权保护 实施机制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简介: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实践,为了维护合法者的权益,详细分析了国际海运欺诈的类型、特点和规律,针对海运欺诈者欺诈行为手段的多样化,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及其主要的防范措施.阐述惩治国际海运欺诈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国际海运欺诈的发生,保护国际贸易自由化,保护国际贸易经营者的权益不受他人的侵害,使WTO的服务贸易正常运行.

  • 标签: 海运欺诈 WTO 国际贸易自由化 国际海运 权益 服务贸易
  • 简介:主权一词从16世纪中后期提出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国际法上主权的涵义,许多人都很模糊。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期明确主权的涵义,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一、主权的概念主权(Sovereignty),在英文中含有'最高'之意。笔者认为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和在国际上的独立权。换言之,主权就是国家独立

  • 标签: 国际法 国家主权 定义 属地权威 属人权威
  • 简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领域历来就是学者们见仁见智的阵地。他们围绕着“所在地理论”和近些年兴起的“非当地化理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如何正确处理传统的“所在地理论”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是论争的问题之一。本文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演进的分析,指出仲裁程序适用仲裁地法仍是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但是“仲裁程序适用仲裁地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不再墨守“传统所在地理论”的陈规,而是注入了新内容的“现代所在地理论”。这个理论吸收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中的合理成分,是对传统理论的扬弃,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否定。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仲裁地法 法律适用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 传统理论
  • 简介:本文从法理方面分析了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一国际关系史上极其罕见的践踏国际法的罪恶行径的违法性。

  • 标签: 北约 袭击 中国 驻外大使馆 国际法 法理
  • 简介:近年来,国际海运诈骗案层出不穷,使许多贸易商遭受了巨大损失。据国际贸发会估计,目前因海运诈骗造成的每年损失约10亿美元。伦敦国际海事局发布的数字,1987年全世界贸易商由于海运诈骗活动所蒙受的损失高达70亿美元。现代诈骗者是新型的海盗骗子,他们不论何地,只要有可能就钻国际贸易的空子。现在每年全船货物没有任何理由而不到达目的港的案件为数高达百起

  • 标签: 诈骗案 跟单信用证 租船人 海事局 商品检验证书 通知银行
  • 简介:本公约当事国,意识到保护人类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的必要性,认识到船舶、近海装置、海港和油装卸设施的油污事故对海洋环境构成的严重威胁,注意到预防措施和防止工作对于最初避免油污的重要性,严格实施有关海上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的现有国际文件、特别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经修正的《经1978年

  • 标签: 海洋环境 海上安全 人类环境 区域性组织 预防措施 主管当局
  • 简介: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卡地亚"曾两次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但2006年,"卡地亚"的商标权利人竟然在陕西发现了一家与自己同名的公司,于是一纸诉状将该公司告上法庭。日前,卡地亚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地亚国际")状告西安卡地王婚纱摄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卡地王")侵犯商标权与不正当竞争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历经多次开庭审理与调解之后,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 标签: 驰名商标 注册商标专用权 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标法 有限公司 相关公众
  • 简介: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不断扩大,弱者权益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私法立法所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文章对我国未来相关立法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一是保护弱者应成为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二是保护弱者与增加连结点为"软化处理"方法。

  • 标签: 国际私法 弱者权益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