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8月10日至12日,由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届晋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以及国内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79篇。在两天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专家充分展示了晋方言研究的新成果,对晋方言的平面描写与历史演变研究、本体性研究与扩展性研究、研究的材料、观点与研究的手段、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交流和切磋,并探讨了晋方言研究的课题与思路。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使晋方言的共时描写与历史研究推向一更高的层次。会后将编选论文集出版。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西大学 晋方言 专家学者 学术交流 方言研究
  • 简介: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召开由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应用研究室、安徽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文理部联合主办的第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5月7日至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部门近3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学术讨论会 汉语新词语 新词语研究 语言观 汉语词汇学
  • 简介:在众多研究汉语修辞学史的专家学者之中,论到专注良多,用力甚勤、著作最富的,当非宗廷虎先生莫属.宗先生是陈望道先生的高足,早年即已在修辞学方面扎下了深厚的根底.自一九七九年起开始进行汉语修辞学史的系统化研究,先后出版了《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汉修辞学史》册专书,由古典到现代.对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作下了一番振叶寻根.观澜索源的工夫,使汉语修辞学史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体系,同时为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莫下了深厚的基础。

  • 标签: 《汉语修辞学史纲》 评价 中国现代 系统化研究 专家学者 陈望道
  • 简介:我们《辞书研究》创刊至今已满了周年。在从1979—1980年的丛刊、1981年的季刊到1982年起的双月刊所表明的前进过程中,充满着各方面读者、作者和专家的支持、鼓舞和赞助的热情。这种使我们感激并引以为促进力量的热情的十分可贵之处,是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辞书事业提供具体的辞书编纂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研究。这里按来稿收到先后次序发表的一组笔谈正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是对我们刊物创刊周年的有实际意义的纪念,也是对辞书编纂和研究工作的充实和提高的期待.编者

  • 标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辞书研究 辞书编纂 道路 说文解字 周年
  • 简介:中古等专有声母,非组由帮组受等i介音的变体u的影响而来,章组由各种声母受复声母后垫成分j鄂化而来,日母由弃音声母受j颚化而来,邪母开口来自lj,合口来自SGW,喻来自GW。

  • 标签: 非组 章组 日喻邪母 来源
  • 简介:<正>在美国和其它一些使用英语的地方,“韦伯斯特”几乎成了“词典”的同义词。韦氏系统的词典能获得这样高的声誉,当然首先应归功于其创始人诺亚·韦伯斯特和他编纂的《美国英语词典》,归功于尔后一百多年来对这部词典所作的持续不断的修订、增补。其中,最后一次修订问世的便是现今的《韦氏版新国际英语词

  • 标签: 英语词典 词典编纂 语言现象 现代英语 同义词 描述性
  • 简介:<正>一大型词典的历史表明:一部词典出版的时候,已经开始过时了。现代社会高度和迅速发展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韦氏第新国际词典》出版于1961年,同年也就开始汇集编写期间和定稿以后出现的新词语,出了八页补遗;1971年,补遗扩充到16页,但是,美国英语词汇正以每年好几百新词的速度在增长。1976年编出的这本《6000词—韦氏第新国际词典补编》(6000Words—ASupplementto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

  • 标签: 英语新词 词典释义 美国英语词汇 新词语 语言 新国际
  • 简介:摘要本研究结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代背景,联系世界女性主义思潮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的女性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对比了书中最主要的女性形象黛西、乔丹、茉特尔,透视父权制社会传统价值和新兴的女性主义思潮之间的力量博弈。

  • 标签: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运动
  • 简介:本文前半部根据简单的关系逻辑讨论学科史上的两种传递模式,进而探讨修辞学研究如何介入并影响到比较文学研究。第一种是法国比较文学家保罗·梵地根的跨国传递模式;第二种是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的语言传递模式。透过雅氏的语用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修辞学无论在涉及讯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沟通行为上,或者辞格在语码和讯息互动的表义作用中,对文学研究所可能提供的贡献。本文后半部举出先秦“名实之辩”和上古“哲学对话”两议题,说明修辞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在古今中外文本之间的交流现象,并详细分析了篇古代的“哲学对话”。

  • 标签: 比较文学 修辞学 雅可布逊 语言传递模式 名实之辩 哲学对话
  • 简介: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8日-21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26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98位在会上发表论文。多伦多大学杰克·臣伯(JackChambers)、香港城市大学邹家彦、大坂大学真田信治、北京大学陆俭明做了大会特邀主题发言。

  • 标签: 第三届 中国 社会语言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12月 语言政策
  • 简介:以共时比较法来对珠江角洲地区一些有代表性方言的入声变化作出描写分析,藉此了解方言间的相似点、相异点与互动情形,以及弱势方言在当地语言接触下所产生的变化。本文发现,珠江角洲一带的几个方言的入声,在与广州话长期而密切地接触后,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演变,显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方言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而弱势方言正逐渐向强势方言靠拢,展现了语言接触对方言音系的影响。

  • 标签: 珠江三角洲方言 方言接触 广州话 阴入声
  • 简介: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由南京大学等单位主办。现公开征集稿件,会议有关事宜如下:一、会议主题:言语社区理论。会议欢迎研究中国各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变异和变化、语言接触、语言规划以及其他社会语言现象的论文,同时欢迎有关言语社区理论、言语社区调查方法以及其他介绍语言的社区调查研究成果的论文。二、来稿要求。报名者请提交论文摘要两份(一份署名,一份不署名),论文摘要可以用中文或英文撰写,限一页纸

  • 标签: 中国社会 南京召开 国际学术
  • 简介:摘要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多读、熟读,而且要读得有层次,渐入佳境。老师要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有要求、有指导、有评价,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懂感情、读出个性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登堂入室,以致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 标签: 朗读层次性 美读 循序渐进
  • 简介:《左传·成公十年》有“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一句,杜预把“达”解释为“针”。后世大型训诂资料集未予收录,字典辞书不设这一义项。通过系统梳理达的古文字字形,参考达的直接引中义,证明达确实有“针”义,而且是它的本义。

  • 标签: 左传
  • 简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原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于1956年,是根据国务院提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任务而创建的。最早是1955年10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议》:“建议中国科学院会同有关部门聘请专家五人至七人,组成词典计划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1)调查现有辞书机构的人员、资料和工作情况,作出合理改组的建议;(2)拟订《现代汉语词典》的详细编纂计划;(3)拟订其他种类的词典的计划要点,并作出由何处负责编辑的建议。”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则正式提出“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词典编辑室由当时的中国大辞典编纂

  • 标签: 词典编辑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推广普通话
  • 简介:作者:单小曦书名: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ISBN:9787100114592一单小曦在新著《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中出语惊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相反的声音接踵而至。在刚出版的《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中,王小英理不饶人:环顾世界,网络文学乃中国特有,韩国堪可比肩,日本差强人意,其他各国均无。

  • 标签: 三联体 符号学研究 文艺理论 文本世界 东亚文化圈 邱华栋
  • 简介:本文以符号学中的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的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和《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的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身份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各种身份累加而成的自我就与身份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并对历史构成了一种反讽。

  • 标签: 历史 身份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