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互联网群体传播史无前例地赋予个体在文艺领域的创作权与主体性,催生出数量庞大、形制丰富的网络文艺作品。在作品的传播中,毎个用户都是参与传播的重要节点,超时空、社交式、情感化是网络文艺传播的鲜明特征。盗猎式的二次创作使网络中的互文文本无限增殖,不断制造新的意义与快感,推动了圈层文化的再传播。同时也应该注意,网络文艺场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竞争性场域,网络文艺一方面被商业资本所殖民,成为亟待开掘的广阔蓝海;另一方面被主导文化所规训,纳入文艺治理的重点范畴。

  • 标签: 互联网群体传播 网络文艺 竞争性场域
  • 简介:<正>在研究文艺问题、分析文艺现象时,总要论及文艺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但是,文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建国以来,却没有认真地探讨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文艺的源泉是生活,文艺要把普通的日常生活集中起来,要了解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以及关于典型化的那几个

  • 标签: 生活真实 政治概念 历史真实 社会生活 政治内容 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6月21日,2017年黑龙江省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哈尔滨市开班。本次研讨班由中国文联、中国杂协、黑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省杂协、省剧协、省影协、省舞协、省美协、省视协联合承办。来自全省的三百多位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参加学习。

  • 标签: 黑龙江省 文艺工作 研讨班 座谈会 总书记 习近平
  • 简介:论钟敬文文学评论的学术品格———读《芸香楼文艺论集》蔡清富199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钟敬文先生的文艺评论集,书名为《芸香楼文艺论集》。它搜集了钟老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文艺评论106篇(关于民间文学的文章因另有专集,故基本未收),全书53...

  • 标签: 文学评论 学术品格 民间文艺学 钟敬文 鲁迅 李金发
  • 简介:<正>林默涵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林默涵劫后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简称《文集》,引文只注页码),收入了他从1977年至1985年关于思想文化、特别是文艺理论的93篇文章.诚如林默涵同志在《题记》里所说:“其中既没有时髦新调,也没有玄奥高论,更没有什么惊人的宏伟的‘新体系’.”但是,这些文章处处体现着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总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郑重的科学态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进行严肃的理论思考.因而,他的这个《文集》,不仅是我们研究、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状况的可贵的资料,而且为我们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意见.

  • 标签: 文集 社会主义文艺 西方现代派文艺 文艺改革 人民性 党性
  • 简介:时代需要英雄 文艺需要英雄──武汉大学文科部分学生的讨论何国瑞(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把大家邀约来,是想请你们就文艺塑造英雄人物问题进行一次讨论。时代需要英雄,文艺需要英雄。这本来是很明白的道理。可是新时期以来,在某些文艺家的头脑里,这却成了问题。譬...

  • 标签: 英雄人物 社会主义文艺 英雄主义精神 大学文科 时代需要 英雄形象
  • 简介:<正>近一时期,读了几篇谈意识形态问题的文章(其中有的是专门对我的《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辩析》一文的的批评),特别是陆梅林先生的《所谓意识形态》一文,原来的认识又有所变化,感到对社会意识这一十分复杂的现象,还要开阔思路,扩展视野,进行深入地实事求是地研究,方能得出更切合实际从而也更科学的结论。我原来的认识,也是受了某些解说意识形态理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的认识社会意识现象的格局模式(什么是社会意识形式、什么是意识形态形式等等)里转来转去,因而也是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不能把问题说得更为圆通。无数事实证明,科学研究每前进一步,

  • 标签: 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意识形式 上层建筑领域 存在形式 科学研究
  • 简介:1938年,毛泽东提出要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要求将“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结合。1940年春,毛泽东又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后来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该刊第二期发表洛甫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两篇文章都提出了“民族形式”问题。由此,引发了从延安到国统区甚至蔓延到香港知识界的热烈争论。

  • 标签: 民族形式 延安文艺 “民族性”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文化》 民性
  • 简介:<正>(一)前言西北文艺工作团从成立到现在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已经历了五十个春秋。这五十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十年。西工团这支文艺队伍一成立就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投入了建设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投入了抗日战争、自卫战争和解放大西北的斗争。在烽火弥漫的硝烟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全国解放后,又紧张地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十年来又投入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在这些斗争中,她始终坚持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文艺方针,为人民服

  • 标签: 工团 延安 文艺工作 陕公 五十年 剧团
  • 简介:<正>今年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重新学习《讲话》,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光辉的节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结晶,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标签: 文艺批评 《讲话》 社会主义文艺 毛主席 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
  • 简介:<正>器大声宏作为诗人,毛泽东的诗风与人格浑然一体。一九四五年一首《沁园春·雪》,搅动山城文化风云。这是大家所熟悉的。需提及的是,柳亚子在十月二十一日,为画家尹瘦石写的论毛泽东此词一篇手跋,颇为典型地反映了当时一般文人的感受:

  • 标签: 毛泽东 心路历程 山城文化 中国文艺 人格 国民党
  • 简介:<正>典型问题,是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解放后,文艺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了探讨和论争。“四人帮”独霸文坛期间,探讨和论争被窒息了。粉碎“四人帮”,尤其是一九七八年以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论争又活跃起来。与以往相比,探讨的面不但更宽,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高尔基、鲁迅关于典型问题的一些论述,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对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作些概括的介绍。

  • 标签: 典型环境 典型化 艺术典型 马克思恩格斯 典型人物 艺术形象
  • 简介:8月20日,是《野草》创刊50周年,桂林文艺界举行了纪念座谈会。座谈会由作协广西分会、桂林市文联、广西师大科协、广西师大出版社、桂林市社联、桂林市文化局、漓江出版社联合主办。《野草》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创办的、以发表杂文为主的32开本文艺月刊,创刊号于1940年8月20日问世。1946年6月初国民党反动当局勒令停刊,共出版了29期。1946年10月在香港复刊,出版了12期,第9期起改为“野草文丛”1948年终刊。《野草》由夏衍、宋云彬、聂绀弩、孟超和秦似五人筹办编辑。它的出版,是人民的需要,时代

  • 标签: 《野草》 广西师大出版社 文艺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 漓江出版社 文丛
  • 简介: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化的到来,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随处可见。在文艺思想领域,我们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各种思想潮流与观念变革,无不显示出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艺评论 社会转型期 演变 社会文化现象 全球一体化
  • 简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与芜杂共存的状况,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艺术的社会、伦理乃至政治价值取向的紊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 标签: 政治价值取向 文艺理论 文学艺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批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2009年8月3—6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共同主办的“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葡萄牙、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本着一种平等、真诚、理性的学术对话精神,就共同关注的“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艺理论 人文学科 文学研究 文化政治 理性反思
  • 简介:2月4日,正是新世纪第一个立春,时逢一场瑞雪,飘飘扬扬,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在京举行了新春茶话会.在京的文艺界人士80多人共聚一堂,话新年、贺新春、展望新世纪.茶话会由李正忠主持,学会会长郑伯农致辞.贺敬之、陆梅林、张炯、徐非光、马蓥伯、孙永仁、有林、马少波、李秋存、朱子奇、王夫棠、陈明等先后在会上发言.

  • 标签: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学术会议 马克思主义 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