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京西外研社大厦里暖秋北京这个深秋,凉意似乎不比往年,于深秋在京西外国语大学别致外研社大厦中举行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周年年会,也同样始终洋溢着热烈温情。在为期四天(11月11-14日)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俄语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回...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文学研究 1980-2000年 综述
  • 简介:<正>(一)在我们托卢别耶夫机务段,最优秀蒸汽机车司机要数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马利采夫。他三十来岁,可已经是个熟练一级司机,早就驾驶快车。我们机务段进第一台“约斯”大型机车,就是交给他驾驶。这样做是完全合情合理,正确。副司机是个中年人,叫费多尔·彼得罗维奇·德拉巴诺夫,原来是段里钳工。可是不久,德拉巴诺夫通过了司机考试,去开另一台机车,我便被派到马利采夫乘务组接替他当了副司机。在这之前我也是当副司机,不过是在小型老式机车上罢了。对于这次调动,我

  • 标签: 机车司机 副司机 亚历山大 机务段 侦查员 特快列车
  • 简介:忧伤魅力(伤感小说)费·索洛古勃,隋然,宁越红译故事开始就象古老童话。年轻、美丽、温柔王后去世,留下了一个同她一样美丽女儿。国王泰奥巴尔德几年后又娶了一个新妻子。她漂亮,但恶毒。国王给自己找了一个漂亮妻子,却给女儿找了一个恶毒后母。新...

  • 标签: 魅力 王后 公主 小说 女主人 生命之水
  • 简介:伊格纳季耶夫插图高莽普希金200年诞辰日子即将来临。朋友们告诉我,俄罗斯正积极筹备隆重纪念这一重大日子。普希金———这位伟大俄罗斯作家———以其作品不仅把俄罗斯文学推上了新阶段,而且为世界文学提供可资借鉴宝贵范例。我国俄苏专家们已开始自...

  • 标签: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插图 年诞辰 早期作品 俄罗斯文学
  • 简介:作家费奥多罗夫收到塔妮娅第一封信是在5月份。他蹒跚着去倒垃圾。一推门,门缝里搁着一封信。费奥多罗夫毫不在意地把信搁进口袋里,可心口却怦怦地跳动起来:从没人给他写信呀。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夏至的勿忘我》
  • 简介:1945年11月,法国军事当局监管柏林《信使报》刊登一篇题为《奥尔珈·契诃娃勋章》简讯,报道说,斯大林元帅亲自授予第三帝国(译者按:指法西斯德国)著名影星奥尔珈·契诃娃勇敢勋章。与此同时,英国各家报刊也披露了这位女演员同俄国情报机关保持联系消息,当时。上述报道真伪没有得到完全证实,因而至今奥尔珈·契诃娃(1896—1980)头上仍然罩有令人迷惑不解光环。从事契诃夫专题研究学者倾向于认为,一生善于臆造神话奥尔珈·契诃娃是一个喜欢铤而走险女人。真是这样吗?女演员堂弟弗拉基米尔·克尼贝尔最近撰写一部家谱手稿,名为《俄罗斯史诗》,其中有关奥尔珈·契诃娃经历叙述占有相当大篇幅。作者引用前克格勃独家档案,女演员本人回忆录《我表与众不同》以及《家庭轶事》等材料,表述其堂姐离奇身世看法。《星火》杂志准备刊登《俄罗斯史诗》中一些片断。各位读者可在“万尼亚舅舅”契诃夫研究会主办《文学丛刊》第六期上读到奥尔珈·契诃娃故事全文。

  • 标签: 希特勒 俄罗斯人 契诃夫 德国人 招待会 莫斯科
  • 简介:女性始终是彼特鲁舍芙斯卡娅小说中最重要视域之一。其女性小说“非主流”叙写表现在她不再为“性别请命”,而是以独特方式解构女性主义书写在女性形象身上形成模式主题,重塑有着太多承载女性主义隐喻象征女性形象。作家一路写来是与苦难相伴生女性异样生存形态,是一种不加任何粉饰女性“新写实”。其小说文字具有很高辨识生活叙事小说内容,“审母”叙事策略,小说文本中洋溢着她对女人生存形态深切不安、高度焦虑,冷峻、坚硬言说情感取向。

  • 标签: 彼特鲁舍芙斯卡娅 女性小说 生存形态 女性叙事
  • 简介:本文旨在对当下俄罗斯文化状况予以透析,将文学视为建立个人和社会纵向关联独特文化密码载体予以考量。在回溯近现代居于文化中心地位俄罗斯及苏联文学重要社会价值及功能基础上,深入思考趋于娱乐,丧失历史坐标功能的当代俄罗斯文学现状与发展远景。

  • 标签: 当代文学 俄罗斯民族思想 文学中心性 苏联神话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简介:<正>苏联《涅瓦》杂志1988年第1期上,刊登了一篇重新评价高尔基《不合时宜思想》一书文章,作者是列昂尼德·列兹尼柯夫。论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看法,对于我们研究高尔基思想创作及艺术家不同于政治家特点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将主要内容译述如下。

  • 标签: 政治家 思想分歧 列宁 知识分子 高尔基 文化发展
  • 简介:20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人类文明史册辉煌一页。如何科学地撰写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也是近年来学术关注课题。最近我读到了李辉凡、张捷同志合著《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感触颇多。运用科学文学史观回顾过去,描述20世纪俄罗斯文学版图,是本书最大特点。20世纪俄国...

  • 标签: 书评 李辉凡 张捷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 简介:我们在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形态其他门类艺术借鉴、融通潜移倾向时,会注意到其创作诗学中电影功能。为了更准确、直观地揭示人物隐秘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物“眼睛”近镜描写作为切入点,同时,他擅于将小说中连续出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人物 电影化 小说形态 诗学
  • 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是一好书吗?它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今天还值不值得广大青年学习?开展这场讨论已经有一段时间。虽然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思想深度.这部苏联时期革命小说都不能与俄罗斯文学史上经典著作相比,但是,它代表那个年

  • 标签: 保尔 革命小说 主人公 俄罗斯文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思想深度
  • 简介:在1963年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语言,提出了他著名复调理论,进一步阐释对话思想。他说,“复调小说整个渗透着对话。”本期刊出三篇文章,分析审美活动中对话

  • 标签: 审美活动 对话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诗学问题 小说语言 复调理论
  • 简介:俄罗斯人是世界上少数两次庆祝圣诞节民族之一。近年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传统:先是西欧一样在每年12月25日庆祝这个节日,然后再根据俄罗斯东正教教历于1月7日庆祝这个节日。对于大多数非教徒来说,哪一天庆祝圣诞节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重要只是庆祝节日欢庆活动,因此,俄罗斯大城市一般12月25日已经开始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但是,对于那些虔诚教徒来说,

  • 标签: 少数 根据 教徒 俄罗斯人 民族 实质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普希金小说空白艺术魅力张洪德普希金小说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特殊叙事现象:不时出现叙事省略中断,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而正是这些空白更给作品增添了极大魅力,使读者百读不厌,总希望从中发现更多东西。托尔斯泰甚至读到第七遍还“无法中断,好象重新读...

  • 标签: 普希金 小说空白 《上尉的女儿》 叙事主体 魅力 古典作家
  • 简介:<正>近年来苏联剧坛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那就是剧作家亚历山大·万比洛夫。其影响之大,在苏联七十年代剧坛上是少见:苏联许多著名的话剧团体竞相上演他剧本;执苏联话剧艺术牛耳莫斯科艺术剧院,也演出他剧本荣;莫斯科艺术剧院总导演奥·叶弗列莫夫不仅亲自导演万比洛夫戏,而且担任主角;不少青年剧作家群起学习、模仿万比洛夫创作方法与风格,以致形成了“万比洛夫流派”。国际戏剧万比洛夫也日益重视起来:西欧、美国、日本东欧各国不断上演他戏;研究

  • 标签: 戏剧创作 剧作家 创作方法 话剧艺术 总导演 剧坛
  • 简介:一、委婉语汉语辞格“委婉”或称“婉转”,常用“婉曲”。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事情不便直说,因而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出来,或用与本意相关的话来代替,于是委婉语便应运而生。《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给委婉语下定义是:“当人们不愿说出禁忌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好听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代用或暗示词语,就是委婉语。”①俄罗斯《大百科词典语言学》这样阐释委婉语:Эвфемизмы(греч.Euphemismos,отeu—хорошоиphemi—говорю)—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нейтральныесловаиливыражение,употребляемыевместосинонимичныхимсловиливыражений,представляющихсяговорящемунеприличными,грубымиилинетактичными.②《俄语大详解词典》эвфемизм定义是:Эвфемизм—словоиливыражение,употребляемоевз...

  • 标签: 中的委婉 俄语中的 委婉语
  • 简介:茵娜醒得早,而且好象有人推了一下肋部一样,刹那间就醒了。眼睛没有早起时常常出现那种用凉水一洗便可以消除轻微酸痛,茵娜立刻意识到今天将是一个特殊日子。其实,一件重大事情已经酝酿将近两个月,茵娜甚至已经猜得出是什么事。只

  • 标签: 《一个特殊的日子》 柳·马卡罗娃 俄罗斯 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