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史·土司》柳州史事系年辨误刘汉忠对古代文献所载史事的采用,必先尽可能地多方援据相关史料予以参证、考核,以保证史实的确切。否则,易陷于袭误而不自知。于此当以“如履薄冰”的态度,谨慎从事。近因考查明代柳州史事,阅及《明史》记永乐七年马平韦布党起义事...

  • 标签: 《明实录》 《明史》 广西农民 《明太祖实录》 柳州 《广西通志》
  • 简介:中国古代有一种集体共享型故事,它形成于叙事的“公共领域”,历代相传,“白蛇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个案。这一类型的故事内含着人生的某个典型情景和生存困境,也寄托着某种深刻的文学喻示。在集体共享的过程中,它被反复重述,也被反复释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在重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时,总会或多或少地以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问题意识去重新阐释故事的要义;

  • 标签: 白蛇传 故事 中国古代 生存困境 重新阐释 问题意识
  • 简介: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库伦旗,从清初崇德元年(1636)到民国20年(1931)被称作锡勒图库伦喇嘛旗,是内蒙古唯一政教合一的旗。在该旗,作为旗长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统管着全旗的政教事务,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宗教首领。据库伦旗史志办的齐克奇研究,锡勒图库伦掌印札萨克达喇嘛的职位并不采用转世制,在历任的23代中,除了第3代、第22代,其他各代都是从青海省乐都县碾伯地方的藏族萨木鲁家族中选任①。据我考察,萨木鲁(Bsam-blo)并不是家族名称,而是哲蚌寺郭莽扎仓(Sgo-manggrwatahang)所属的一个康村(Khams-tshan:寺庙中大体上按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若干康

  • 标签: 五世达赖喇嘛 库伦旗 喀喇沁 札萨克 政教合一制 巴州
  • 简介:<正>《晋书·列传第三十六》合卷叙述刘弘、陶侃事迹。该卷“史臣曰”评论陶侃说:士行(陶侃字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安总上流。布泽怀边,则严城静柝;释位匡主,则沦鼎再宁。元规以戚里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贵,服其言而动色。望隆分陕,理则宜然。至于时属云屯,富逾天府,潜有包藏之志,顾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无求备”,斯言之信,于是有征。

  • 标签: 晋书 史臣 子曰 王鸣盛 世族 江州刺史
  • 简介: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更迭时期,与社会动荡、朝代鼎革相谐而行的,是传统儒学的道统危机。面对这一危机,南北学人同声共气掀起一股"明道救世"的学术思潮。作为这一思潮的外在体现,以梳理学脉、传承道统为旨归的学术史著述相继涌现,遽成一道独特的学术盛景。在这一时代学术语境下,"北学重镇"孙奇逢的《理学宗》应运而出。不同于一般宋明理学史著作,《理学宗》以一种宏阔的学术视野和超越于门户之上的"大心胸",对儒学道统进行了重构,在清初学界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孙奇逢 《理学宗传》 道统 建构
  • 简介:影片《武训》是在上海拍摄、审查并首映的,而对其连篇累牍的歌颂和肯定也始于上海。建国之初,中央本已对上海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只讲团结,不讲改造”的倾向甚有微词,对于该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的思想混乱”更是不满,遂于1951年5月间发动全国性的批判动员。面临强大压力的上海方面不得不贯彻中央批判指示,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上海在批判运动中的着力点与中央指示精神还是略有不同。

  • 标签: 上海 电影《武训传》 批判
  • 简介:查尔斯·W.艾略特(CharlesW.Eliot,1834—1926),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曾任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主席、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名誉主席,美国伟大的教育家,被罗斯福总统誉为'共和国第一公民'。自1869年上任,艾略特在哈佛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

  • 标签: 哈佛查尔斯· 缔造哈佛 艾略特传
  • 简介:《林将军》是朝鲜小说史上最为着名的历史演义小说之一,由於朝鲜将军林庆业反清尊明、蒙寃死亡的生平事迹富有传奇色彩,此书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笔者在梳理林庆业传记史料的基础上发现,朝鲜英祖年间,《林将军》小说最早以谚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现存的汉文本小说出现於谚传本之後,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谚小说的汉译本,一是无名氏独立创作的汉文小说。本文以韩国所藏九种《林将军》抄本作为研究对象,比勘诸本异同,考证其相互关系,对汉文小说《林将军》诸抄本之间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

  • 标签: 《林将军传》 谚文汉译本 壬午抄本
  • 简介:雷蒙德·卡佛(1938-1988),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他出身于蓝领家庭,大半生都在贫苦困顿中挣扎,在声名鹊起之际却因肺癌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几乎没有哪一位美国短篇小说家像雷蒙德·卡佛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受到赞誉。由于他那简约而口语化的文体暗示着某种虚幻和神秘的东西,评论界称他为极简主义小说之父。作家和文学教师崇拜并模仿他的风格。读者喜爱他所写的关于贫困劳动者生活的冷峻故事,这些故事常常妙趣横生,有时超然物外。

  • 标签: 生活 20世纪80年代 淹没 小说家 人生经历 极简主义
  • 简介:进入1月初,假期渐渐结束。一天晚上,雷坐在一把摇椅上,金德和克拉姆利正拿他即将出版第一本书的事逗他,因为他们已经在准备出版第二本或第三本书了。雷在摇椅上睡了一会儿。

  • 标签: 淹没 生活 克拉姆 出版 假期
  • 简介:在明史成书过程中,万斯同留下两部稿本,即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明史稿》和416卷本《明史》。这两部稿本中的郑和,思想内容有很大差异,恐非万氏一人之作,但《明史稿》与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却一脉相通。不仅对研究郑和、研究万斯同治史思想和明史版本等方面有一定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讨论“耀威异域”与“耀兵异域”的含义和差别。

  • 标签: 万斯同《明史稿·郑和》《明史·郑和》
  • 简介:释赞宁《宋高僧》承继梁代释慧皎《高僧》、唐代释道宣《续高僧》而作,是记载唐初至北宋初三百多年间佛教僧人精英的总。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情况离不开佛教史籍,同时佛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宋》成为研究唐代至宋初中国佛教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 标签: 《宋高僧传》 史料价值
  • 简介:艾略特开始毫不迟疑地推行自己酝酿已久的各项改革和制度。学校里发生的各种变革都将被视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叙述方便,现将它们划归为三大类:首先,是若干项行政改革。掌握行政改革的大致情况,有助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那么一大堆陈腐的行政惯例,是怎样对艾略特在现有基础上推行的改革构成极大的障碍。其次,这类改革措施本身的意义更令人关注,也比较明显。它们主要是针对哈佛学院

  • 标签: 哈佛查尔斯· 缔造哈佛 艾略特传
  • 简介:小说《儿女英雄》中对人物所进行的佩饰描写是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现实中的写照,文章对小说中的佩饰描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满族佩饰尤其是清代民间佩饰的特点,使之成为研究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 标签: 《儿女英雄传》 清代 满族 佩饰
  • 简介:佛教较早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现流传于我国云南,是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主要宗教信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南佛教乃至整个佛教都出现了世俗化现象,这是佛教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 标签: 南传佛教 传入与发展 世俗化
  • 简介:首次撰文公开探讨教育问题自从艾略特开始任教于哈佛以来,他一直在思考教育问题,这也是他出国期间考察的重点。在题为《新教育:它的组织》的文章中,他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分为两部分,先后发表在1869年2月和3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这是他首次公开撰文探讨教育问题,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才能。文章头几句,通过虚构的一位美国父亲,以提问的形式将问题直接摆到读者面前:

  • 标签: 哈佛查尔斯· 缔造哈佛 艾略特传
  • 简介:汉朝与西域开始官方的正式往来,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在两汉经营西域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汉王朝与西域在政治上的诉求,维护了西域与内地在政治上的关系,而且西域风物也大量东,带动了两地的交往,其中包括以动物、植物、矿物和工艺品为主的实体性风物,也包括宗教、音乐舞蹈以及魔术杂技为主的非实体性风物,对于丰富内地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两汉 西域 风物
  • 简介:在福建历史名人中,闽审知(862—925)以其开闽丰功而深受世代人民的尊崇和缅怀,他的陵墓与祠庙也因此保存至今,现在皆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墓又称忠荡墓,在福州北郊的莲花峰南蔑,位于今福州市郊区新店乡斗顶村的斗顶山南坡。这是

  • 标签: 福建省 福州市 三十年 陵墓 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
  • 简介:杰,字劲松.1989年出生于河南台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研究生班。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如松之盛——杰书法求教展”。2016年12月在郑州美术馆举办“如松之盛——杰书法作品展”。

  • 标签: 王杰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生班 作品展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