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特点,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选取参与体检的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对象的相关参数,总结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分析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因素,从而能够选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较高,且大部分患者都患过妇科疾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使用超声技术结合宫腔镜技术能够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率较高。结论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较高,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要科学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产科临床并发症,目前学者们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的病因和具体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发现感染、流产引产史、酶类反应、胎位异常、细胞凋亡、医源性创伤以及微量元素等诸多因素都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据统计,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在近几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引起了临床重视,关于本病病因的研究也屡见报端。基于此,本文就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纳入60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性损伤以及非机械性损伤;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其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因 肠梗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副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我科收治一位66岁男性患者,右膝外上方软组织肿瘤,经手术切除两次,肿瘤再次复发6个月,复发初期,局部稍有酸胀感,自行采用按摩器给予按摩、理疗,肿物生长迅速。临床经彩超、X线、CT、MRI等检查,确定肿瘤位于右膝外侧偏上方及右大腿外下方肌间隙内。根据上两次手术组织学诊断,确定为副脊索瘤复发。结果术后病理检查,HE染色肿瘤分叶状富含粘液,细胞呈梭形及星形,细胞核轻度异形性。粘液样间质含大量胺聚糖,最终病理诊断为副脊索瘤。结论副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需要病理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应与脊索瘤及腱鞘囊肿鉴别,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需要外科边界广泛切除,术后仍有复发,局部尽量减少机械性、物理性刺激,以免加速肿瘤复发及生长加速,少数出现转移。

  • 标签: 副脊索瘤 外科边界 机械性刺激
  • 简介:摘要牛前胃疾病在牛内科疾病中占有特殊而主要的地位,以研究、预防、治疗前胃疾病,对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下文就对常见的几种牛前胃疾病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病的机制以及治疗策略展开探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以纤维化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皮肤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长期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瘢痕疙瘩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瘢痕疙瘩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山区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的发展趋势和人群的分布特点,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资料录入到徐州市肿瘤网络报告系统中,疾病按照ICD-10分类,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发病率依次为33.35/10万、18.37/10万、13.25/10万、11.59/10万、9.03/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五位为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论恶性肿瘤是影响居民健康和死亡的主要疾病,尤以肺癌为例。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防控肺结核,探讨肺结核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从本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和同时间段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中分别抽取340例和1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分别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社会经济因素(职业、学历水平、家庭经济情况)、个人因素(精神压力、吸烟饮酒史、既往病史、卡介苗接种史等)、居住环境等情况,探讨肺结核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学历、吸烟、合并糖尿病、暴露粉尘或化学烟雾、精神压力大、家庭经济状况差等是引发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学历低、吸烟、合并糖尿病、暴露粉尘或化学烟雾是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发病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肺结核的发病和患者学历、吸烟、合并糖尿病、暴露粉尘或化学烟雾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其中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应积极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船员慢性病发生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健康体检表的内容对335名船员检查内科、普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然后分类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结果船员慢性病患病率为33.73%,病种多达16种。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等慢性病是危害船员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三级预防及医疗保健措施,定期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查体,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船员的健康。

  • 标签: 船员 慢性病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正常出汗是人体新陈代的重要部分,但异常出汗则对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均有极为不良的影响。对汗症的治疗还需从根本入手,以调和为主。常见汗症分为自汗与盗汗,自汗除气虚外,还可因阳虚、血虚、湿阻导致。盗汗除阴虚外,还会由阳虚导致。无论自汗还是盗汗都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现对常见自汗以及盗汗的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以助于区分不同汗症已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自汗 盗汗 发病机理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分析其临床表现,我们提出了一些关键的急救和护理策略。文章认为,对手足口病患儿要细心观察病情,重点观察心、肺及神经系统症状,做好记录,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积极配合医生早治疗,准确执行医嘱是提高危重患儿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发病特点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的发展包括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发生机制主要为乙醇及其代谢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内毒素、细胞因子介质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等。目前认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戒酒、营养及药物治疗等方法。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机制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农村地区肾结石发病与人口性别、年龄、膳食状况等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以求能够寻找出农村地区肾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整体分层法和随机抽样调查法,对于本地3个乡下属的15个村的4680名农村人口进行肾脏B超检查,并且对于其年龄、膳食状况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法。结果本地农村人口肾结石总发病率为9.3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0.41%,女性发病率为8.14%,两者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肾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膳食状况对于肾结石的发病率也有着较大影响,一般而言,摄入动物肉类蛋白和白蔗糖数量较多的人群更容易引起肾结石,而以粮食蔬菜等作为主要食物的人群,其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结论通过调查可以对导致农村人口肾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有了最为基本的判断,中老年人和经常摄入高蛋白、高糖、低纤维膳食者通常是重点预防人群。

  • 标签: 农村地区 肾结石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肺移植的长期成功率受到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限制,而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bronchiolitis,OB)。OB的机制涉及免疫介导通路(免疫排斥,同种异体免疫机制)和非免疫介导通路(感染、误吸、缺血、原发移植物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纤维增生反应。深入研究OB的机制将为进一步探索OB的治疗方案开辟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移植 纤维化 慢性排斥 修复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