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及留置时间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留置针治疗的480例小儿患者,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新生儿组、婴幼儿组及儿童组,比较其留置针部位及留置时间,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新生儿及及婴幼儿组穿刺部位以头部为主,儿童组穿刺部位以上肢为主,其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儿童组最长,其次为新生儿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儿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堵塞、外渗、脱出及静脉炎,其中以婴幼儿组患儿发生率最高,为65.27%,显著高于新生儿组及儿童组(P<0.05)。结论新生儿及婴幼儿留置针以头部及上肢为主,儿童留置针部位以上肢为主,且应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以保证留置针的正常使用。

  • 标签: 不同年龄 小儿静脉留置针 部位选择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酶原时间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能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 简介:目的对比短程化疗含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两组方案在抗结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初治菌阳肺结核100例,予含SM方案(2HRZS/7HR)化疗50例,含EMB方案(2HRZF/JTHR)化疗50例。每月检查痰结核菌一次(涂片三次,培养一次)。停药后继续追踪两年。结果痰菌2个月内转阴者,SM组29例,占63%;EMB组18例,占38%,P〈0.05,有显著性差异。需延长强化期者:SM组16例,占35%;EMB组26例,占55%,P〈0.05,有显著性差异。复发病例,SM组2例,占4%;EMB组3例,占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含SM方案化疗的病例其痰菌转阴时间比含EMB方案短。

  • 标签: 结核病 链霉素 乙胺丁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肿瘤患者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时“边缘时间”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入选50例肿瘤患者主要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接受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边缘时间安全护理,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坠床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动脉出血、高热、静脉堵塞、恶心或呕吐、压疮、引流管脱落或堵塞不良事件,均为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期间边缘时间安全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发生不良风险时间机率。

  • 标签: 边缘时间 安全护理 肿瘤 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在麻醉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其体温变化对其受苏醒的时间,以及把握时间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86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3位,在手术中进行常规性的处理。观察组患者共计43位,在手术过程当中应用较为常规的处理并且配合保温处理,对于两组患者在实际手术中所具有的鼻咽温度以及拔管的时间,与其术后的苏醒时间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具有的术中鼻咽温度与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为优异。同时,观察组患者患所具有的拔管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相对较短。结论: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温处理,能够进一步使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得以缩短,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有着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的使患者在维修期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同样有着较为积极的现实影响。在当前的手术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 标签:   麻醉体温变化 术后苏醒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在麻醉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其体温变化对其受苏醒的时间,以及把握时间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86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3位,在手术中进行常规性的处理。观察组患者共计43位,在手术过程当中应用较为常规的处理并且配合保温处理,对于两组患者在实际手术中所具有的鼻咽温度以及拔管的时间,与其术后的苏醒时间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具有的术中鼻咽温度与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为优异。同时,观察组患者患所具有的拔管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相对较短。结论: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温处理,能够进一步使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得以缩短,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有着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的使患者在维修期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同样有着较为积极的现实影响。在当前的手术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 标签:   麻醉体温变化 术后苏醒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标本检验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2月-2022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段开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妇进行研究,全部产妇均于产后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将产妇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于产后3个月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研究组在产后6周到3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训练,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肌力,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尿失禁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在产后6周到3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不仅能够大幅改善其盆底肌力,还能够对尿失禁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不同时间段 盆底肌力 尿失禁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标本临检之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受试者的血液标本开展此项研究,所有的受试者都在空腹状态下完成采血,然后将采集的血液样本静置1h,4h,8h,12h后,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对样本静置1h,4h,8h,12h后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在静置1h和4h后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静置8h和12h后与静置1h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临检之前混匀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尤其是对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显著,因此在血液检测中,要掌握好时间,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混匀静置时间 检测结果 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时间窗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方法:对我院2021.05~2022.05就诊患者开展此次研究,研究样本数量为60,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60例研究对象分为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前后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时间窗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溶栓护理干预,对组间治疗及护理观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对。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73.33%,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33%、3.33%,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时间窗内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观察 急性脑梗死时间窗 不良反应 尿激酶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眼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些习惯,以维护眼睛健康。通过定期的眼保健检查、正确的用眼姿势、定时的休息和良好的光线安排,我们可以预防眼部问题的发生,保持清晰而舒适的视觉。此外,户外活动、适度的湿润和正确使用眼镜等习惯也在文章中得到强调。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关注屏幕时间,同时注重用眼休息和调整,以保护眼睛这对珍贵的感知器官。通过坚持这些简单而有效的眼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保持明亮的世界,享受更多美好事物。

  • 标签: 眼卫生习惯 眼保健检查 屏幕时间 眼睛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痛患者应用胸痛中心建设对治疗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100例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胸痛中心建设提供的综合治疗服务,包括快速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门诊和住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模式下的治疗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胸痛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表现出更低的趋势,预后较为良好。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改善胸痛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和预后效果。提供快速、精细的诊疗服务和全面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短就诊时间、降低住院成本,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设胸痛中心是改善胸痛患者治疗质量和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 治疗时间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病情干预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收录时间为2022年5月到2023年2月共计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医学调研样本,基于入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病情干预阶段的应用价值。结果:急诊护理路径措施的开展,在急诊脑卒中患者及病情急救效率方面应用价值显著,显著缩短了急诊耗时与抢救耗时,优化了病情干预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病情干预效率(P<0.05);通过急诊护理路径措施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急诊脑卒中的急救效率,急救质量,综合性保障了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的有效优化(P<0.05)。结论;相关医学研究结果,综合性表明了急诊护理路径措施的开展,使得急性脑卒中急救效率急救质量综合性优化,有效改善了急性脑卒中的病理表现,使得患者生理状态改善效果综合性提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节点,选择该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以常规护理方式对其中32例患儿展开研究,归为对照组,以综合护理方式对另32例患儿展开研究,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该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也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患儿高热、惊厥的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还可以降低患儿在一年内的复发率,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 症状消失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护理中应用时间康复护理方案的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并符合标准共60例。以等量随机法完成分组,分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选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选时间康复护理方案,对比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更具优势(P<0.05)。结论:选择时间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使其具备正常进食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障碍 时间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缩短彩色B超候诊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妇产科B超室中成立品管圈组织,根据80/20法则找出候诊流程中等候时间较长的环节作为改进重点,同时分析其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比较活动前后的结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妇产科病人候诊时间有所下降,并且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分析结果品管圈在缩短彩色B超候诊时间中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采取科学管理理念措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缩短彩色B超 候诊时间
  • 简介:【摘要】分析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血常规标本的检验结果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3年1月-2023年5月内检验科受检的50例血常规标本为研究对象,混匀后分别静置1h、2h 以及4h和6h,对受检标本进行检验,且记录分析结果。结果:血常规标本静置2h以内 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等均未见明显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计数越来越高,且与静置4h和6h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检验中混匀静置时间以1h-2h区间差异最小,各个血液参数最为稳定,检测结果最为准确。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临检 混匀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影响效果。方法:于2023年10月-2024年5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录12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分组探究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的时间更少,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6.67%,致残率3.33%,急救的满意度95.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5.00%,致残率13.33%,急救的满意度83.33%,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中,建立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确保急救团队的迅速响应和高效协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