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三七、青黛、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细胞介导Fas/FasL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组、青黛组、马齿苋组、混合组(三七、青黛、马齿苋)、柳氮磺胺吡啶片组(SASP组),并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T细胞免疫机制UC模型。造模后各组第3天起开始分别以生理盐水、三七、青黛、马齿苋、混合物(三七、青黛、马齿苋)、SASP,1次/d,共5d。第6d处死,剖取结肠,记录病变组织人体损伤指数.常规病理观察各组抗炎效果,并检测结肠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结果:除马齿苋组外.其余各治疗组见不同程度黏膜修复。与模型组相比在组织学分级上有差异。其中三七组、青黛组黏膜大部分较完整,其组织学分级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用药后三七组下调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作用最强,其效果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而与青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七组、青黛组、三药混合组的阻断MCP-1水平效应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结论:三七与青黛抗炎、阻断炎症细胞向黏膜上皮游走和免疫细胞Fas/FasL途径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优于马齿苋,显示了三七和青黛可能通过对免疫炎症细胞的阻断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同时提示肠道脉络瘀阻和湿热蕴毒是UC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肠道湿热夹瘀证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三七 青黛 马齿苋 细胞凋亡 FAS/FASL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三组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S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纽大鼠胃窦组织中的SS含量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窦组织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胃肠动力 生长抑素 实验研究
  • 简介:为观察不同补肾法对哮喘大鼠肺组织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β2-ARmRNA)的影响.用卵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模型(A)组、必可酮(B)组、补肾阴(C)组、补肾阳(D)组、阴阳双补(E)组,另设正常对照(F)组,用逆转录-多聚酶链聚合反应检测大鼠肺组织β2-ARmRNA.结果:造模鼠β2-ARmRNA下降,补肾阳与必可酮可使其明显上升,补肾阴则无此作用.结论:补肾阴、补肾阳对β2-ARmRNA作用是不同的.

  • 标签: 哮喘 大鼠模型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补肾 药理学
  • 简介:目的:找出影响基层中医药服务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选择某市所辖的11个县(市)区,对其2014年和2015年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主要情况数据调查,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与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与2015年比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绝对数有所增加,基层中医类医师人数增长明显,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显著增加,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经费投入大幅增长。运用SAS9.3.1作变量筛选,将中医医师数占临床医师总人数的比例、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中医药专项经费投入这3个因素引入GLM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模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才培养和经费支持是影响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基层中医药服务 政策效果 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 经费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中转开腹的时机,同时积极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施行的1092例LC中41例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中转开腹率375%,胆囊萎缩和(或)胆囊三角解剖不清17例,腹腔和(或)胆囊周围粘连包裹13例,共主动中转30例,占7318%;胆囊动脉出血3例,可疑胆总管结石5例,胆管损伤2例,胆囊癌1例,被动中转11例,占2682%。结论基层医院医生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基础上严格把握LC手术适应症,严格操作规范基础上做好术中并发症处理,可减少中转开腹手术;正确把握LC中转开腹的时机,减少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中转开腹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深化和食药检机构检验职能的增加,促进基层食药检机构不断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方法 笔者通过在实施基层食药检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食药检部门的微生物实验室执行标准要统一,标准之间要有效衔接,标准叙述细节要规范,同时应加强系统内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实施、有效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提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等,有效实施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标准规范 统一
  • 简介:摘要: 目的 随着我国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深化和食药检机构检验职能的增加,促进基层食药检机构不断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方法 笔者通过在实施基层食药检机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食药检部门的微生物实验室执行标准要统一,标准之间要有效衔接,标准叙述细节要规范,同时应加强系统内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实施、有效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提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等,有效实施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标准规范 统一
  • 简介:摘要:在当前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中护士的核心能力构成,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如实践与理论结合、持续教育及案例分享等。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对于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特征 ,从而为今后培养公共卫生 护士提供参考 。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现有研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中护士的核心能力构成,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能力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如实践与理论结合、持续教育及案例分享等。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对于强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特征 ,从而为今后培养公共卫生 护士提供参考 。

  • 标签:
  • 简介:工会社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党和国家交给工会社团组织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课题。本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对中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关系、着力点等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指导我国高校工会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

  • 标签: 工会社团组织 高校工会 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