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有创呼吸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协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协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结果协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其中,肺不张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分别为2.56%及5.13%。患者满意度97.44%,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患者、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与护理人员一同参与护理,实现协同护理,可有效降低有创呼吸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有创呼吸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9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及眩晕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高血压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合并高血压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1例PDC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好转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O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单位时间治疗效果。

  • 标签: PDCA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焦虑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乳时间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剖宫产产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对ICU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ICU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照组(n=37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37例患者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远远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试验组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患者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慢性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3.33%)(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肾炎 循证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方法选取了国内310家医院进行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专职临床药师在某一临床科室参与临床用药工作量悬殊大、工作内容单一、药师结构分布不合理、传统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结论探讨出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参考。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 药学发展 临床药师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以及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评分。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QO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护理模式 哮喘 生存质量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运用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患者所起到的应有效果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对这1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全程关爱护理模式,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出现了1例皮瓣坏死,2例积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110例患者中只有1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9.09%,具有78例患者为非常满意,非常满意率是70.90%,比较满意率是28.18%。结论把全程关爱护理模式运用于乳腺癌护理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 乳腺癌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2月~2018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抽选120例,将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地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新生儿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儿健康生长,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XXX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保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XXX干休所中的10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两组,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健康保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健康保健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比较两组保健知识水平、保健行为、自我保健心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且保健行为各维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保健心态非常重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也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健康保健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行为和重视程度,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保健模式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诊科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急诊护理人员构架进行调整,制定培训计划,成立组长负责制的分层培训模式,完善考核方案,记录培训人员在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以及之后的工作能力。结果通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护理人员参与抢救的准备时间从以往的5分钟减少到1分钟,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整体合作综合抢救能力以及单向急救操作技能和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急诊护理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规范化护理培训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60例产妇,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利用新生儿床旁护理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计划、辅食添加剂、早期教育、保暖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床旁护理既能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还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产科护理 新生儿床旁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老年癌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信封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干预,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经干预,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分值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癌症患者采用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干预手段,可帮助其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减少负面心理,从生理和心理上共同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癌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天津市急救中心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共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就现场处置情况将其分组,将给予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外科 严重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当前医院护理管理条件下,研究对护士采取分层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方法以我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参与研究的护士3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式进行医院护理管理,另外30例则作为研究观察组进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通过一定时间后由统计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护理管理效率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效率等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际医院护理管理当中,对护士团队实行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护理能力及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 医院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当中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所有调查对象为我院所接收并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本研究选择其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均选择采用雾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将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全程护理干预组,每组患儿均为45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配合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本研究全程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全程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为77.78%(35/4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哮喘进行雾化治疗的过程中,为患儿配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取得良好护理效果,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2日~2017年12月7日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92例产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产妇为对照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46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44例(95.6%)、43例(93.5%)、45例(97.8%)、46例(100%);对照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37例(80.4%)、31例(67.4%)、29例(63.0%)、39例(84.8%)(P<0.05)。观察组有36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有15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84.8%(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产后护理中的关键流程,有助于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深受广大产妇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感染科护理陪护中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5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n=26)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26),比较两组患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6.1%,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感染科护理 陪护 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高质量的要求之下,国际医疗技术不断上升,医院对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也逐渐重视起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护理工作占有重要比例,是人们在评价一家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脏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患者在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医务人员的护理服务的,这对于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模式领域当中,循证护理模式在人们的关注与要求之下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改变,尤其是在心脏介入护理当中,循证护理的运用也大大加强。对此,临床上有不少学者对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护理中的应用做出了相关研究。为此收集了相关资料,对近几年临床上所做出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综述。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脏介入 护理工作 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