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改进护理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92 例气管切开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6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改进护理管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改进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进护理管理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为渡过危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防止脑缺氧,往往需用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气道因失去上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清洁、加湿作用,进入下气道的气体温度、湿度降低,造成气道干燥,气道内分泌物干结在纤毛上,使纤毛运动能力丧失,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阻塞管腔,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气管抗感染能力下降,细菌侵袭力上升,易出现肺部感染,给护理造成一定困难。在实践中经反复探索与改进,使用自制简易护理装置,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护理装置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 保持呼吸道通畅 行气管切开术 内分泌物
  • 简介:目的通过对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切口在常规切口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切口氧疗以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时间大于1个月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切口护理,观察组按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方法加切口氧疗。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进行切口感染率的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真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切口采用氧气疗法,使切口改变无氧环境,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长期 气管切开 切口氧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就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的疗效予以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77例BA患者作为研究目标,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前一组纳入38例患者并予以基础治疗,后一组纳入39例患者并予以穴位埋针法治疗,就不同治疗方案应用疗效予以对比。结果: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指标水平更高,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8.12—2019.12期间内接受气管切开的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25例 ,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 ,使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气管狭窄段狭窄段长达2.5cm,最狭窄处内径达4mm,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由于气管狭窄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护理中重视呼吸道、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于2020年4月9号出院,生活已能完全自理。

  • 标签: 气管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而积极的措施。为了预防切口和肺部感染,常规在气管套管口垫气管切开纱布,一般每天更换1~2次,但对于痰液较多并能自行咳出的患者,更换频率就要增加。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中,有11例气管切开纱布的更换频率平均在1h左右更换1次,频繁地更换纱布易引起气管套管脱出,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减少气管切开纱布的更换次数,从2005年10月起,在气管切开纱布上加垫1张灭菌餐巾纸,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纱布 餐巾纸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其全程护理服务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9.4-2021.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8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二组在均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实验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R)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护理 雾化吸入 支气管肺炎 临床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疾控中心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应用护理措施的疗效。方法:将我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合并肺结合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n=35,实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5,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因机体较为娇嫩,娩出后受外界环境刺激,易导致新生儿感染,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以挽救新生儿生命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探究适配气管插管护理模式、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新生儿气管插管开展特异性较高,因新生儿机体发育尚不成熟,临床护理依赖性较大,完善口腔护理对策尤为重要。现本研究笔者基于既往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检索临床先进文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新生儿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对策,以推动新生儿护理工作持续化开展。

  • 标签: 新生儿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l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常规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哮喘复发率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的有效应用能够系统且科学地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问题解决,从而使支气管哮喘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改善。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综合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护理结果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效果更好。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发病率较高,常见于儿童,患病后会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该病四季均会发病,但是季节性较强,常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患儿危害较大,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疾病治疗方式较多,但是有效的护理对其病情的改善也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应用进展展开研究。

  • 标签: 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急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改善患者呼吸的一个关键措施,而在对患者进行处理时,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将气管套管拔除,而在拔管前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试行堵管,恢复至正常的气道通气模式,当患者的口鼻呼吸恢复至正常,并且咳嗽反应良好后方可拔除导管。在试行堵管过程中,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气管切开导管并无相应的配套堵管装置,也并没有建立标准尺度的堵管方式,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对其中的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其特点,并按要求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使流至气管导管的堵管护理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

  • 标签: 医院 鼻饲 误吸 气管插管 护理进展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由于新生儿身体脆弱,产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引起新生儿感染,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以挽救新生儿生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价值。新生儿气管插管具有高度特异性,新生儿身体的发育不成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护理,完善口腔护理策略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以往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检索先进的临床文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新生儿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策略,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气管插管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应用到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8~2021.5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临床路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时间、生活质量比较。结果:研究组黏膜恢复时间、涂片阴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结核护理中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加快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护理临床路径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分期运动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01-2021.12,1年内收治的6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34例,实施分期运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通过FEVl(L)、FVC(L)、PEF,L/s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更加稳定(P

  • 标签: 分期运动护理 儿童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应用实施分期运动护理时所展现的实施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支气管哮喘治疗并进行护理的儿童患者,共计80例,将所有患儿根据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运动指导护理)和观察组(应用分期运动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C-ACT评分与生活质量指标更高,且临床哮喘控制率更好。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应用实施分期运动护理能够帮助患儿有效改善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对其哮喘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满足患儿的日常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分期运动护理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指标 生活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无痛支气管镜在临床实用中护理配合与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接收的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共计6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应用无痛支气管检查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内镜医师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在选取的60位患者中,拥有4位患者呼吸存在着轻度抑制情况,血氧饱和度出现下降的情况,经过增加氧流量,并且抬高下颚等诸多方式进行治疗后,情况得到解决,血氧恢复到正常状态。1位患者在治疗中其心率下降至每分钟50次,此时立即停止治疗,同时向患者进行0.5毫克阿托品肌注射后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结论:在呼吸内科中以无痛支气管检查,对患者进行治疗中配合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得以降低,使患者临床熟知度得以提升。在临床中也有较好的效果,需要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支气管镜 呼吸内科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