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73及P63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在不同恶性程度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P73及P63基因的表达情况,与置换一抗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并同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P73与P63总的阳性表达率为31.15%和40.98%.组间对照:P73组3~4级与1~2级比较P<0.05,2~3级与1~2级比较P>0.05;P63组3~4级与1~2级比较P<0.01.,2~3级与1~2级比较P<0.05.结论P73及P6.3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表达越明显.

  • 标签: P73基因 P63基因 脑星形细胞瘤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2010年会已于2010年2月23至26日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召开。会上来自波士顿的Polak教授在其最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族研究(Multi—EthnicStudyofAtherosclerosis,MESA)中报告了关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与卒中的关系

  • 标签: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美国心脏病协会 卒中协会 国际 无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Bβ(FgBβ)-455G/A位点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以及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新疆地区1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维吾尔族63例,汉族93例)和143例的正常人(维吾尔族63例,汉族80例),进行融Bβ-455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磁珠法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魄Bβ-455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吾尔族、汉族脑梗死组融Bβ-455G/A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梗死组血浆(fibrinogen,F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汉族之间飑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脑梗死患者FgBβ-455G/A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Fgβ启动区-455G/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联关系,-455G/A+AA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型,-455A是易感等位基因。

  • 标签: 维吾尔族 汉族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Bβ基因 多态性
  • 简介: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疾病,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使PRL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药物的效价强度与催乳素呈正相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5-HT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具有相对特异性,锥体外系副作用轻,临床疗效显著,对催乳素水平影响小,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同药物对催乳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药理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目的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对女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其研究重点在于说明自我接纳对于增强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丛中、高文凤所编制的自我接纳量表、Remple&Holmes编制的信任量表、自编的一道测量人际关系满意度的问题对2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自我接纳、人际信任、人际关系满意度三者的相关都达到统计学士的显着性水平(P〈0.01)。2、通过对自我接纳进行高低分分组,将其在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满意度上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出存在着显着性差异。3、通过自我接纳、人际信任预测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人际信任首先进入对人际关系满意度的预测。

  • 标签: 女大学生 自我接纳 人际信任 人际关系满意度 人际关系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AD和MID患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34例门诊和住院AD和MID患者,测定脑CT9项指标和MMSE11项因子.结果AD组三、四脑室、基底池、外侧裂、前后角、脑沟及侧脑室的宽度大于MID组,时间地点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及图形描画等5项因子分明显低于MID组;AD组三、四脑室、前角和侧脑室宽度分别与地点定向、注意计算、阅读和语言理解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MID组后角、三脑室、侧脑室及脉络丛球部宽度分别与时间定向、阅读理解及图形描画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D患者脑室系统扩大和认知损害程度比MID患者严重而广泛.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梗死性痴呆 CT 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脑影像学 认知水平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α)、IL-1Rα/IL-1β比值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血清中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同时探讨IL-1β与IL-1R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31例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颅内外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就术前、术后1h、1d、3d、5d以及造影复查(术后6~12个月)时血清IL-1β、IL-1Rα和IL-1Rα/IL-1β比值以及血管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在31根血管上放置31枚支架,随访6~12个月,6例出现了再狭窄(19.35%),超过50%的再狭窄为3例,余3例在10%~30%之间。2组患者术前IL-1β、IL—Rα、IL-1Rα/IL-1β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IL-Rα呈正相关(r=0.444,0.881;P均〈0.05);术后1h、1d、3d、5d2组患者IL-1β、IL-R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时2组IL-1β、IL-Rα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再狭窄患者IL-1Rα/IL-1β比值明显低于未再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IL-R呈正相关(r=0.531,0.953;P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1Rα与支架术后的炎性过程有关,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再狭窄有关。IL-1Rα/IL-1β比值的变化可做为再狭窄监测的指标。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再狭窄
  • 简介:苯妥英(PHT)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第一线抗癫痫药,但个体间对PHT代谢呈现较大差异.目前证实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9/19是体内参与PHT羟化的主要代谢酶.人群CYP2C9/19遗传基因呈多态性,从而引起对PHT代谢个体间较大差异,部分人群对PHT呈强代谢(EM),另一部分人群呈弱代谢(PM),了解这些知识对临床用药十分重要.本文试对该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个体剂量差异 癫痫 苯妥英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卒中组发病后系列时问点血浆hs--CgP和E--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按照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5)和重型组(n=32),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卒中组发病5h时血浆hs--CP~P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12h、24h、48h、5d及7d血浆hs-CRP较对照纽明显升高(均P≤0.01)。卒中组各时间点血浆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重型组血浆hs-CRP水平在12h、24h、48h、5d及7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46,0.012,0.030,O.007,0.041);重型组血浆IL-6水平在f2h、24h、48n、5d及7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02,0.001,0.006,0.026,0.043)。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浆hs--CP.P和IL--6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白黎芦醇(RE)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PRL)合成分泌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s)的关系。方法RE作用于GH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ERs的表达情况.分别用ELISA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培养基内和细胞内PRL水平,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同时观察了雌二醇(E2)和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对RE的拮抗作用。结果RE改变ERs表达水平,减少PRL合成分泌,抑制GH3细胞增殖,E2和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对RE有拮抗作用。结论RE通过ERs抑制PRL合成、分泌及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两种效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不尽相同。

  • 标签: 垂体肿瘤 白黎芦醇 催乳素 受体 雌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脊液可溶性Fas(sFas)、Fas配体(sFas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慢性脑积水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给118例aSAH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行腰穿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sFas、sFasL浓度。另选取12例发热颅内感染待排患者为对照组。在发病后3个月时,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aSAH患者的预后。对aSAH组发生脑积水与无脑积水患者,以及不同预后患者之间的脑脊液sFas、sFasL浓度进行比较。结果aSAH组患者中发生慢性脑积水24例(20%)。aSAH组患者发病后各时间点脑脊液sFas、FasL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积水组发病后第7-9d的脑脊液sFas及第10-12d的sFasL浓度显著高于无脑积水组(均P〈0.05)。重度残疾组和植物生存组脑脊液sFas、sFasL浓度均显著高于恢复良好组和轻度残疾组(均P〈0.05);植物生存组脑脊液sFasL浓度还显著高于重度残疾组(P〈0.05)。结论aSAH患者发病后脑脊液sFas、sFasL水平明显增高;其水平变化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关系不大,但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关系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FAS SFASL 脑积水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皮质电刺激对颞叶癫病人颞后感觉性语言中枢和致癎灶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5例致灶可能与语言区毗邻的颞叶癫癎病人,行左颞后颅内电极植入,并进行皮质电刺激完成致癎灶定位。选择与病人智力水平相适应的语言作业,所有病人于术中唤醒下行致癎灶切除。结果所有病人均能通过皮质电刺激确定感觉性语言区的精确位置。致癎灶和感觉性语言中枢相离11例,相切2例,相交2例。随访15例,时间21~36个月;根据Engel分级: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语言障碍2例,部分恢复1例,无改变1例。结论感觉性语言中枢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皮质电刺激能够客观评估感觉性语言中枢的位置,据此判断其与致癎灶的关系,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评估手段。

  • 标签: 癫癎 颞叶 皮质电刺激 感觉性语言中枢 致癎灶 术中唤醒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超微结构特征及其血管壁内促血管生成素-1(Ang-1)、CD6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与其反复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标本3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标本35例及正常脑组织血管标本4例,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血管超微结构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血管壁内Ang-1、CD68、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壁薄,仅有单层内皮细胞和较薄的外膜,缺乏肌层和弹力层.细胞间可见明显的间隙连接,基底膜模糊显示不清,血管周边有大量电子密度高的沉积物。CD68及MMP一9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8与MMP-9表达之间秩和相关分析示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0.870,P=-0.000)。Ang-1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表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和不稳定是其出血的前提条件,CD68、MMP-9的高表达与其出血密切相关。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D68 促血管生成素-1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复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琼脂糖电泳对58例初发脑梗死患者、64例复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了AP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50例非脑血管疾病对照比较.结果两组脑梗死患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复发脑梗死组患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初发脑梗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是中国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但可能与复发脑梗死无关.

  • 标签: PAI-1 基因 多态性 复发脑梗死
  • 简介:目的研究粤西汉族人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佛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粤西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102例(病例组)和同期粤西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01例(对照组)的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卒中危险因素及-723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比例,血糖水平,-723C/TC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3C/T基因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亦不携带风险基因型者比较,有危险因素又携带CC基因型者脑梗死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位点存在多态性,C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CC基因型为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型,也是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脑梗死 基因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第2、5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NO、LPO水平。结果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80例,发生率为12.2%。入院第2、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发生首次出血时间越短(P〈0.05)、出血持续时间越长(P〈0.05)、出血量越大(P〈0.05)。不同脑水肿指数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O、LPO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血清NO、LPO水平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血清NO和LPO水平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指数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物
  • 简介:目的探讨2q33区段CD28及ICOS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遗传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来白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MS组)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检测扩增产物CD28及ICOS基因的多态性。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学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表达水平。结果MS组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7%vs10.9%),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O%vs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问无明显联合效应。ICOS-2394多态位点TT基因型与原发进展型(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继发进展型(SP)-MS发病无关。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S急性期患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M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COS.2394位点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其中TT基因型与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SP-MS发病无关,提示该基因为MS的易感基因。CD28基因多态性与MS患病无关。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