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模式中集体备课的实践,为PBL指导教师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提供借鉴。方法:在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级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做好教师引导工作,实施了集体备课制度。结果:集体备课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自学和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学生对内科护理学PBL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和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均较高,教学效果好。结论:内科护理学PBL教学中,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PBL 集体备课
  • 简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老年护理学科、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是我国成功老龄化的基础和前提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在老年护理领域多年的工作和教学经验,对国内外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对我们的启示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护理学科 老年 护理专业人员 发达国家 教学经验 护理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认可度、满意度及就业前景评价,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和200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60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护理及其专业性质的理解尚不够清楚;各年级普遍对专业认可度比较低,年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4级与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护生之间对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护理教学总体评价较好,对护理就业前景不乐观,学校教育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可度、满意度及就业前景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专业认可度 就业前景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满意度得分排在前5位的是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护士长的支持力度、科室培训、患者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录入、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排在后5位的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手写功能、便携性、数据传送速度、网络稳定性。结论: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作用表示满意,但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PDA本身的性能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表示不满意,应通过改进PDA的软硬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移动护理 信息系统 满意度
  • 简介:护理实践指南是缩小当前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差距的临床决策工具,指南的制订需要采用国际认可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而明确指南拟解决临床问题的优先主题是科学制定临床指南的首要步骤。本研究依据WHO指南范围确定的程序,通过四个步骤:开展需求评估、检索循证资源、构建循证问题、组织专家评审,最终明确了《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9个亟须解决的临床问题,引导了后续的证据检索和推荐意见形成。

  • 标签: 护理实践指南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为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和接受态度,以便对护理人员实施有的放矢的继续教育。方法:2006年3月分层随机抽取田东县7所医院,向在职护士发放调查问卷150份,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73.3%以上的护士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只有45.0%的护士能对病人作全程护理,其知识掌握与接受程度不成正比(P〈0.05),特别是对自己患病态度6.7%的人采取自杀,说明护士对HIV/AIDS的恐惧心理严重。结论: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基层护理人员关于HIV/AIDS知识的培训,加大宣传图谋,提高护士思想认识,规范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从而达到“战胜艾滋”这一人类共同的目标。

  • 标签: 护士 HIV/AIDS 调查 继续教育
  • 简介:从医院管理年暴露出各医院在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各医院护士人力配置、专业能力现状,深刻分析和反思影响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的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我们认识到: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是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规划”任务中,我们从政策层面明确要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推进“三项工程”,

  • 标签: 专科护理 人才发展 工程 护理队伍建设 医院管理年 培养
  • 简介:作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工具,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护理实践中PDA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发现PDA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在护理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护理实践 个人数字助理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 简介: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问题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ICU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分别为患者身体不适、担心自身病情发展、无陪护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其中患者身体不适和担心病情发展的因素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受到ICU病房环境的特殊性影响,其患者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眠问题,导致睡眠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层种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安稳入睡,促进其身体康复。

  • 标签: ICU患者 睡眠障碍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难以适应远程教育环境下护士在职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需要。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护士职业成长规律,借鉴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开发方法开展远程护理教育改革,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并进行了网络教学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远程护理教育改革,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优势,探索形成了进阶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远程护理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典型工作任务 远程教育 护理教育改革
  • 简介:目的:修订编制“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量表”,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台湾“家庭照护品质量表”为基础修订量表各维度及条目,遴选7名专家测评其内容效度。通过173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调查研究,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在一致性信度,并抽取其中的50例检验其评价者间信度。结果:形成具有5个维度,27个条目的评价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135,各维度α系数为0.6461-0.8170;评价者间信度为0.851。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评价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家庭护理 量表 效度 信度
  • 简介:目的:评价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级38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按照改革后的护理学基础一门课程5个模块进行教学,5个模块分别是模块Ⅰ-感性认识护理、模块Ⅱ-护理学基本理论、模块Ⅲ-一般性护理知识、模块Ⅳ-治疗性护理知识、模块Ⅴ-护理技能综合培训。2010级49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按照改革前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解临床、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集中见习与岗前培训4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结果:实施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后,2012级护生结课时的平均成绩为(86.50±5.02)分、优良率占49.4%、课程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8.40±0.71)分,平均成绩、优良率与改革前实施传统课程设置的2010级护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课程满意度高于改革前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实现减课程(4门减至1门)及减课时(总学时由290学时调整至260学时)的目标,应用后保持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且得到学生高满意度反馈。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模块化课程 课程改革
  • 简介:为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护理安全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鼓励性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自拟调查登记表,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每日行一次鼓励性语言交流,连续七次,以护士观察量表评定效果。结果98.32%的患者感到满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鼓励性语言对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鼓励性语言 护理工作 患者 语言交流 量表评定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治疗脑血管病病人抑郁症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的PCD患者25例,早期进行心理评估。康复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12周后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2周后23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中度抑郁。结论及早采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

  • 标签: 脑血管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2O08年4月26~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护理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论证会在天津市会宾园大酒店召开。教指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郑修霞教授以及教指委课题正、副组长等14位专家出席了会议。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黄金月教授、澳门理工学院殷磊教授、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杨英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刘纯艳教授也应邀出席。大会由教指委秘书长孙宏玉主持。

  • 标签: 教学指导委员会 护理学专业 护理专业 高等学校 论证会 教育部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4例癫痫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网络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MUIS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可以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病人心理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心理障碍 疾病不确定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为改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急诊观察室1501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Anxiety,HAMA)、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1)急诊护士PSQI总分为(12.84±2.23)分,且与与年龄、从业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2)HAMA总分(16.48±9.45)分,HAMD总分(22.68±8.74)分,均与PSQI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存在睡眠障碍,改善其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