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及综合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探寻有效干预对策,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EPQ自编影响调查表,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0.06%,综合科病房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8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有关管理者的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精神科和综合科病房 护理人员 睡眠状况
  • 简介:目的: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5名住院空巢老人中,95名(82.7%)存在焦虑症状,32名(28.3%)存在抑郁症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住院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压力宗教信仰;影响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以及既往职业等。结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住院 空巢老人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MMP-2TIMP-2与胶质瘤侵袭性及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MMP-2TIMP-2在46例不同恶性度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德国Le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测其灰度值作为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结果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3.6%95.8%;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3%37.5%.MMP-2在Ⅰ、Ⅱ级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73.27±13.2698.63±18.20;TIMP-2在Ⅰ、Ⅱ级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10.44±12.95205.65±9.75.结论MMP-2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及侵袭性指标之一.TIMP-2表达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无明显差异.MMP-2/TIMP-2的比值与胶质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 标签: MMP-2 TIMP-2 胶质瘤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MR脑血管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CYST)形成的诊断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自2001年8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例CVS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作常规SE序列2D—TOF静脉成像(MRV),10例患者做DSA,8例患者做3D—TOF动脉成像(MRA)。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CVST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12例患者共显示34个CVST。SE序列显示9例17个,表现为静脉窦正常流空信号消失.出现异常信号。MRV显示11例32个,表现为正常静脉窦高信号消失或其内充盈缺损。DSA显示10例30个。MRA显示2例(2/8)脑动脉血管减少。MRV显示的病变静脉窦数目明显高于SE序列,病变检出的阳性率为93_3%(相对DSA)。MRV示6例经导管内注药溶栓治疗后随访的患者大部分病变静脉窦恢复正常高信号,溶栓前MRA所示脑动脉血管减少的2例患者则显示动脉血管明显增多。结论MR脑血管成像在CVST的诊断疗效评价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4~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年龄组逾1/3者患有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disease,AD)是所有年龄组痴呆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志 影像学 进行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14例脑梗死(CI)患者、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8例单纯高血压病(HBP)患者及43例正常健康人群,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的狭窄程度,并结合其病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I、TIA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分别为78.98%、57.69%)较HBP组(46.30%)正常对照组(30.95%)明显升高(P<0.01,P<0.05),狭窄程度在1%~50%;CI各年龄组间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P<0.01);TIA与CI患者颈动脉狭窄度有症状侧重于无症状侧.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彩色多普勒 超声显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手术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治疗脑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脑脓肿的临床资料。7例行开颅手术治疗(开颅组),16例行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治疗(穿刺组)。结果开颅组手术顺利完成,穿刺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开颅组术后使用抗生素15~21d,平均17.9d;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脓肿病灶复发1例,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2个月因冠心病死亡1例。穿刺组术后使用抗生素13~17d,平均15.1d;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脓肿病灶复发2例,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MRI神经导航下脑脓肿穿刺术是一种简便、微创、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脑脓肿 MRI神经导航 开颅手术 穿刺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高危群体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患者进行筛查,筛选出信息完整的脑卒中高危群体56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对象所患症状,分别将其分为高风险OSA组低风险OSA组,失眠组无失眠组,分别比较2组观察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结果:失眠组高血压、心脏病、吸烟饮酒、焦虑、抑郁显著高于无失眠组;OSA高风险组高血压、糖尿病、饮酒、AHI均高于OSA低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饮酒是失眠OSA高风险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脑卒中高危群体失眠OSA高风险的相关特点,对于脑卒中高危群体的预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群体 失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门诊连续登记的5261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卒中临床特点血管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患者中,SIVD患者110例(20.9%),其中男性占61.8%,平均年龄66.8±10.5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80.0%),其次是血脂异常吸烟史,分别为52.7%40.9%,有57.5%的惠者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32.7%的惠者有抑郁障碍.LawtonFAQ量表评定显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SIVD患者55人(48.0%),用Barthel指数(引)测定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14人(12.8%).49例(44.5%)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6例(25.6%)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SIVD约占1/5,SIVD患者认知损害、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累较常见,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皮质下 危险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专科相继成立并逐步开展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手术.术后癫痫的发生逐渐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虽然国外一些机构已出版了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癫痫预防的一些指南.但是.我国各地对脑外伤后术后癫痫的处理仍很混乱。鉴于此,在国内神经外科同道的支持关心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牵头,组织全国数十家三级二级医院神经外科,先后完成两个关于术后癫痫预防及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标签: 外科围手术期 外伤后癫痫 神经外科 治疗指南 预防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近外囊部脑动静脉畸形(AVM)所致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术前疑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外囊部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lasgow转归量表(COS)评分,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外囊部AVM的正确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既往病史CT等辅助检查;治疗应根据患者术前术中实际情况采取血肿畸形血管团合并切除或二期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特点,评价其对于脑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对58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测发病后不同时期(1~12d)SE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变,结合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指数、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2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病后4d内各型脑卒中患者的SEP—P15、N20、P25P40峰潜伏期较正常对照显著延长(P〈0.01)。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d内SEP异常率高于发病后5~12d测定结果。发病后4d内,幕下脑出血后循环脑梗死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1)。脑出血脑梗死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血清NSE水平和CSS评分呈正相关(P〈0.01)。各型脑卒中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SEP—N20峰潜伏期异常反映脑出血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并可作为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昏迷程度的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体感诱发电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 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院区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结束后,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治疗(DBS)对认知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连续的27例PD患者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治疗(STN-DBS)手术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对认知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认知功能与术前认知、运动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术后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与术前抑郁评分运动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结论在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STN-DBS可能对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不加重抑郁状态。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认知功能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sinus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CSDAVF)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瘘口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23例患者中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主要针对Barrow分型C型的患者;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针对Barrow分型B型、C型或D型的患者。结果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3例使用Onxy胶栓塞,其中1例治愈,瘘口完全消失,2例好转,瘘口部分残留,因部分供血动脉纤细扭曲,栓塞风险高,遂未完全栓塞;另外2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5例患者中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其中1例完全栓塞的患者无复发,1例部分栓塞的患者瘘口仍有残留,较出院时无明显变化。1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9例使用Onxy胶栓塞,9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无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CSDAVF的首选方法,静脉入路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具有适应证广、栓塞完全的特点,是治疗CSDAVF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临床特点 介入栓塞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CAG重复次数为19次)异常(CAG重复次数为8266次)atrophin-1[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致病基因]全长基因真核表达体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比较稳定转染瞬时转染两种细胞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建立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基于已构建的GFP-atrophin-1.019/Flp—InTREx293GFP—atrophin-1-Q82/Flp—InTREx293两种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Tet—on诱导表达。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正常与异常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GFP—atrophin-1-Q19GFP—atrophin-1-Q66瞬时转染293TSH—SY5Y细胞,HE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细胞形态结构、蛋白质表达定位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blotting检测atrophin-1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稳定转染体系中,绿色荧光信号大多位于细胞核内,异常蛋白质呈不均匀分布且有少数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胞核结构欠完整,核膜皱缩,核内结构紊乱。在瞬时转染293T细胞体系中,HE染色可见异常细胞核内形成粉紫色嗜酸性小体;大量atrophin-1融合蛋白在核内呈点状聚集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核膜皱缩严重,核内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且核仁消失;Westernblotting检测均表达atrophin-1融合蛋白。在转染的SH-SY5Y细胞体系中,蛋白质表达定位及Westernbloning检测结果与转染293T细胞基本一致。结论包含异常扩增多聚谷氨酰胺链的atrophin-1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体系中可产生明显的核内聚集现象,并引起细胞形态改变,此为研究DRPLA核内包涵体的形成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的干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基因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显微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陪护、健康教育与否对病人住院天数、服药依从性、复发的影响。方法研究组采用家属(配偶、父母、姊弟)陪伴,实施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无家属陪护,实施传统的精神科非标准健康教育各30例,评估住院天数、服药依从对两种临床疗效(痊愈+显着进步)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陪护、健康教育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患者、家属,有助于减短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住院天数 精神分裂症患者 对照组 家属陪护 复发率
  • 简介:目的研究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Aβ1-40、Bax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Pue)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Pue治疗组,以Aβ25-35。右侧杏仁核注射制备大鼠AD模型,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与海马组织Aβ1-40。Bax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内有Aβ1-40、Bax的少量表达,两者均以皮层内为多,海马组织内少;AD模型组大鼠皮层海马组织Aβ1-40与Bax的表达增加.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Pue能改善A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ue治疗组大鼠皮层海马组织Aβ1-40、Bax表达减少,与AD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ue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Aβ1-40Bax表达,抑制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减轻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及抗痴呆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Bax
  • 简介:背景深部小梗死(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疏松或白质高信号)进行性认知损害或痴呆之间的联系发病机制尚存在许多争议。概要我们假设脑小血管内皮(即血管屏障)功能障碍(血浆成分漏入血管壁周围脑组织导致神经元损害)可以促进3种相互重叠的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腔隙性卒中,脑白质疏松痴呆。这一假说能够解释缺血性脑小血管病与数种临床上似乎显著不同的痴呆综合征之间的联系。腔隙性卒中和脑白质疏松的病理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以及血脑屏障的MRI观察结果均支持这一假说。我们推测,作为能联系血管性疾病常见的隐匿起病的致残性脑病的一个致病步骤,血脑屏障破坏的潜在重要性一直被忽视。例如,脂质透明变性-一种起因不明的病理学表现,可能造成某些散发腔隙性梗死——可能是敌国脑屏障破坏表现的临床疾病谱的一个结局。结论血脑屏障破坏是一这些疾病的关键,这些证据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以减轻血管性病变对脑的危害以及预防认知功能减退痴呆。

  • 标签: Alzheimer病 脑血管病 痴呆 腔隙性梗死 脑白质疏松 血管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