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著胃肠道间质瘤单发肝转移的MR影像特点。方法:将2022年覆盖范围内院内行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随机遴选12名单发肝转移的患者(n=12),对入组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中显示晕环与结节状高信号的构成比为83.33%(n=10),边缘清晰有包膜的构成比为100.00%(n=12),囊边与坏死的构成比为75.00%(n=9),出血的构成比为66.67%(n=12),多血供的构成比为83.33%(n=10),门静脉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与持续强化的构成比依次为75.00%(n=9)与33.33%(n=4),动脉期中度强化构成比为83.33%(n=1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单发肝转移的磁共振征象特点明显,在用以判断患者疾病发展阶段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意义明显。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肝转移 磁共振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7-2007年间收治的23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20例,胆囊造瘘2例,胆囊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治愈2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病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非结石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合并症及用药情况。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男1671例,女1627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55.62±11.86)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55.62±11.86)岁,女性平均年龄(63.86±10.66)岁,男女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周~30年,平均病程(8.96±6.32)年;体重正常者1071例(32.5%)、超重者1285例(39.0%)、肥胖者942例(28.6%)。若将HbA1c〈6.5%作为达标目标,则全部患者中仅有10.73%(354/3298)达标。若以HbA1c〈7.0%作为目标,仅有20.65%(681/3298)达标,其中男性17.59%(294/1671),女性23.79%(387/1627),女性达标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仅有不足1/3的患者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够达标,〉54.2%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达标;47.8%的患者合并脂肪肝,74.2%的患者都存在下肢动脉斑块形成,〈1/5的患者存在肌电图异常(13.9%)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1%),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高达44.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78.6%的患者应用调脂药,但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只有12.1%,61.3%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服用二甲双胍。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不容乐观。

  • 标签: 住院 糖尿病患者 临床特点 用药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慢性心力衰患者合并贫血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出院病历240例,其中120例出院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实验组),并依据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余120份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与肌酐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6.77±2.51,6.09±1.58)×10^9·L^-1,红细胞(3.70±3.13,4.63±3.76)×10^12·L^-1,血红蛋白(118.07±22.97,132.36±17.87)g·L^-1,红细胞压积(37.57±8.37,40.70±5.30)%,血小板计数(145.74±65.81,178.78±65.26)×10^9·L^-1,尿素氮(46.26±57.80,5.16±1.47)mmol·L^-1,年龄(73.9±11.97,65.0±13.14)岁,射血分数(51.18±10.16,65.37±5.92)%,左室舒张末内径(55.53±10.26,48.18±3.56)mm均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心功能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贫血程度没有在心功能内呈现正线性相关,但是贫血多见于心功能较重患者,心功能Ⅲ与Ⅳ级合并贫血更为显著。结论慢性心衰合并贫血高于心功能正常者,年龄较大多见,贫血程度没有随心功能级别升高呈正线性相关,心功能Ⅲ级与Ⅳ级贫血更为显著。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贫血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危重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目前40岁以下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近三年来,我们共收治了25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年轻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此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危重病 心肌功能不全 濒危感 前间壁心梗 梗塞部位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探讨防治老年肺炎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研究其年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治疗及转归的特征。结果:本组资料显示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者较多,84.3%的患者有基础疾病,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71.1%),且混合感染达80.8%。治疗上建议对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降阶梯疗法,同时应注意抗真菌治疗。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要掌握其规律,应针对病原学特征进行治疗,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应考虑使用抗G^-杆菌的抗生素,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病原学 治疗
  • 简介:信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科学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该文从高校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论述新形势下高校的信访工作,对加强高校信访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高校 信访工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 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3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例肾细胞癌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多层螺旋 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果:在 10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 35例边界较为清晰 ; 65例位于肾实质外围可凸出肾轮廓之外。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 10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有肾透明细胞癌患者 75例,有乳头状肾细胞癌 15例,剩下 10例患者则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结论: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有一定的特点,多层螺旋 CT可以对肾细胞癌患者的影像特征明显显示,并且有着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影像特征 诊断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患者的临床 、胃镜和病理特征。 方法: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 ,录入该时段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63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63 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表现均不存在明显的特异性,而在 63 例患者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61 ( 96.83% ),对胃镜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主要发生于胃窦、胃体,但对患者进行首次胃镜下活检阳性率不超过 50% ,本次研究中仅为 29 ( 46.03% )。 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在目前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并不存在特异性,而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表现较为多样化,提高临床以及胃镜医师对于这种病症的认知,并尽可能提升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和活检标本的质量,能够有助于提升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的临床诊断率,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这样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病情早期明确,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来说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临床分析 幽门螺杆菌 胃肠道疾病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与92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症状、合并症、病死率和住院后血糖、心肌酶、梗死部位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症状不典型,无痛性梗死多,并发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积极控制血糖,纠正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对减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神经内科癫痢并发偏头痛的表现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名癫痫病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60名癫痫并发偏头痛的病患作为观察组,60名单纯癫痫的病患作为参照组。对观察组和参照组病患的性别、一定时间内发病的次数、每次发病时长,平均发病时长进行对比,对癫痫并发偏头痛的发病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女性比较容易患此病,并且全面发作都显著高出部分发作;癫痫并发偏头痛病患一定时间内发病次数和每次发病时长都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论:即使癫痫并发偏头痛难以判别,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可是提升治疗的临床技能,使用合适的方法仍然可以合理正确的鉴别两者,对病患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减少病患癫痫复发的可能,从而做到可以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病 偏头痛 表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总结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3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癫痫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癫痫临床分型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全面性发作患者、单纯部分发作患者、部分继发性全面发作患者以及复杂部分发作患者的占比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脑电波检查显示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偏头痛,偏头痛的并发症发作用于癫痫,影响癫痫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上应对单纯癫痫和癫痫并发偏头痛进行区分治疗。

  • 标签: 癫痫 偏头痛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12例因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内科治疗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正常或仅管腔不规则,其中2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经3~6个月随访这2例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院外曾多次发作胸痛伴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喷服硝酸甘油缓解,余患者规律服用药物再无胸痛发作.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对常规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甘油无效,对此类患者介入治疗尚无明确指征.对药物强化治疗无效、有反复缺血症状患者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可能是有益的选择.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跟骨(Calcaneus)是人体足部最大的一对骨骼.人站立时,每侧跟骨约负担体重的1/4.临床上跟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预后较差,即使精心治疗也总有部分患者遗留持续性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1~3],其原因在于跟骨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骨折畸形愈合.因此,力求恢复骨折后跟骨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作者通过阅读与总结大量有关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损伤机制等文献,综述跟骨形态结构上的易骨折性和发生骨折的复杂性,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形态结构特点 跗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 简介:目的了解2002—2007年国内药物性肝损害文献期刊分布和文献类型特点。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2—2007年药物性肝损害文献及其题录,对照2000版、2004版中国核心期刊目录和2002—2007各年统计源期刊目录统计文献期刊分布情况;按文献内容将各年文献归为病例分析、个案报道、疗效观察、综述、专家经验、科普通报六种类型,统计文献类型情况。结果2002—2007至今文献总数依次为102、128、142、161、174和100,核心期刊文献构成比为8.7%~19%,统计源期刊文献构成比为23.6%~36.7%。病例分析类的文献构成比在总文献、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分别为34.0%~41.2%、35.7%~47.6%、35.5%~45.8%。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国内文献数量逐年递增.病例分析是目前国内文献的主要类型。

  • 标签: 肝疾病 药物毒性 分析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