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肾结石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位知识、营养饮食知识、尿量知识和复发知识等方面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肾结石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肾结石患者病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护理健康教育 肾结石 影响因素
  • 简介:观察医护合作教学病例讨论模式在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将在外科实习的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分为医护合作教学实验组及护理教师主导的对照组,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病例分析.发现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出医护合作教学病例讨论模式能提高学生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医护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 标签: 医护合作 教学病例讨论 外科护理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癌症患者介入治疗负性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将5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d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其中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平稳度过介入治疗,从而使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 介入治疗
  • 简介: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实践教学成果的反馈,能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五个对接思想,提出”对接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 标签: 实践教学 评价模式 护理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陷管理模式运用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提升工作整体水平。方法对6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缺陷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结果缺陷管理后,患者各方面情况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管理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陷管理能够提升精神病人的护理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病护理 缺陷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塞患者(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急性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多,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尤其是在工作量大且繁琐的儿科,当前社会独生子女多,陪护家长情绪不稳定、焦躁不安、易激惹,而且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等一些原因,这更增加了发生护患纠纷的可能性。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别在护患沟通、护士技能、患者家长等方面的因素上,提出一些防范及优化技巧,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护理 护患纠纷 优化技巧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作用进行探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各个阶段容易产生的焦虑情绪在治疗组中引入了心理干预内容,对照结果发现有明显的不同,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排遣焦虑心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通外科手术 手术患者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外科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10月356例休克患者抢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达99%,无1例脱针及渗液,发生静脉炎3例。结论休克患者抢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在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快速补液、输血及给药,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和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休克患者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总结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要点。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胃肠道管理及,肠道外营养支持及有效控制感染。认为加强新生儿的产前保健,减少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控制感染,能有效减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并发症出现,从而提高其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平阳霉素8㎎,用生理盐水或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稀释,根据病人的年龄及瘤体的面积注入药量。结果经过3—5次治疗后,99例治愈、42例显著消退、8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并发症少,副作用小。

  • 标签: 血管瘤 平阳霉素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总结出针对此类老年人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0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经验,通过细心察看病情,重点监护,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对照组则按内科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是内科病区常见合并症,好的护理经验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得到控制,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得到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死后遗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00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母乳喂养、洗澡、抚触、游泳以及臀部护理五项遵医行为结果分别是(12.09±2.10)分、(12.40±2.13)分、(13.49±2.67)分、(13.09±2.52)分以及(13.40±2.13)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产新生儿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以有效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整个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提升产妇及其家属的遵医行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遵医行为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LDVT)的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30%患者发生LDVT,干预组5%,差异显著。干预组静脉通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双下肢血流速度加快,干预组膝关节上下周径差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患者L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明显,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开胸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技术达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产妇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技术达标情况分别是94.74%和97.37%,对照组结果分别是52.63%和55.2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可以增强对母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的技能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 应用 效果
  • 简介:内容摘要糖尿病、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第四大致人死亡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普遍呈增加的趋势,我国己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国家,需要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有赖于患者自身管理和控制,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因此,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以及在病程中的不同阶段管理指导患者饮食,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2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方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骨外科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都较好,但是护理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评分分别是(7.08±2.22)分、(85.99±14.19)分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评分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对30例腰椎病患者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并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行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自理能力提高(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显著改善腰椎病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核心稳定性训练 腰椎病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