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实现安防装置智能化,本专利结合全方位视觉传感(ODVS)、动态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及网络通信等技术设计了智能安防装置,通过ODVS所获得360°无死角、大面积全景图像,运用动态图像理解技术对监控场景中运动目标进行检测、提取、跟踪人体目标的识别.通过定制行为语义规则实现了人体运动目标的行为语义理解,智能判断出是否发生盗窃事件.很好解决了误报、漏报,减少了人力物力开销,智能安防提供了解决方案.

  • 标签: 智能安防 全方位视觉传感器 行为语义理解 综合人体检测与判断
  • 简介:以5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ALD)、残杀威(BAY)、呋喃丹(CAR)、灭多威(MET)抗蚜威(PIR)研究对象,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五元混合物体系共6条射线(U1,U2,…,U6),应用基于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板毒性分析法(MTA)系统地考察了5农药及其混合毒性,以浓度加(CA)参考模型分析混合毒性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LogtiWeibull函数能较好地拟合5氨基甲酸酯农药及其混合对发光菌Q67浓度-效应数据(R^2〉0.99,RMSE〈0.032);以EC50负对数值pEC50毒性指标,5农药毒性顺序BAY(pEC50=2.87)〉CAR(pEC50=2.67)〉ALD(pEC50=2.00)〉MET(pEC50=1.99)〉PIR(pEC50=1.79);依据CA,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6条混合射线中,2条呈加作用,4条呈拮抗作用,其中U2U4整条浓度-效应曲线上呈现了明显拮抗作用,而U3U6弱拮抗作用分别发生在混合浓度中高浓度区中低浓度区;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合毒性与组分灭多威(MET)浓度比呈良好负相关关系(r=-0.9238),且线性模型对混合毒性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 标签: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青海弧菌 毒性特点 拮抗作用 线性模型
  • 简介:为了加强部队安全工作,防止执勤枪弹丢失情况发生,本文提出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监测区域设置信标节点,使用RSSI测距方法和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实现对枪械定位。从而加大对执勤枪支监管力度,预防武器装备丢失,防止涉枪涉弹重大事故发生。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RSSI 质心算法
  • 简介:8月1日上午,自治区主席马飚主持召开自治区十一届人民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决定》(全文另发)。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安全生产工作 人民政府 主持 部署 审议
  • 简介:山东省在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监控管理中,设计了反映子站运行管理量化指标计算程序,用软件统计系统自动计算仪器设备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实现了全省监测数据确认,使质量保证监管措施得以自动化实现.详细介绍了该任务自动化实现方式.

  • 标签: 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 运行率 准确率 监测数据
  • 简介:研究细聚苯乙烯球粉体燃爆特性,通过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MIE-D1.2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最低着火温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小点火能量(MIE)等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定,探讨了加热温度、点火延滞时间、粉尘质量浓度、粉尘粒径对粉体燃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细聚苯乙烯球粉尘层350℃左右时会发生无焰燃烧,且加热温度越高,粉体粒径越小,粉尘层发生着火时所需时间越短;当粉体质量浓度25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0.65MPa,质量浓度50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达90MPa/s以上;随点火延滞时间增加,最小点火能表现出先缓慢减小再急剧增大规律;随粉尘质量浓度增加,最小点火能逐渐降低,当粉尘质量浓度超过500g/m3后逐渐趋于稳定。

  • 标签: 安全工程 燃爆特性 聚苯乙烯微球 超细粉体
  • 简介:本设计传统报警系统基础上,利用了GSM通信网络增加了短消息发送功能,使得无线控制报警系统更加完善。此系统设备成本低、功能较容易实现,具有不需建基站、报警不受距离限制、不需交太多服务费(只需个手机卡)、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短消息 汽车报警器 无线控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下,经济水平提升,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日渐增多,提高电气工程整体质量,自动化控制成了其中关键部分。实现自动控制,对技术有着严苛要求,传统技术存在诸多问题,有关人员需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发挥该项技术优势。由于变频调速特殊原理,对电气工程节能具有突出作用,未来变频调速技术还有巨大发展前景。

  • 标签: 电气自动化控制 变频器调速技术 应用
  • 简介:文章首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秦皇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统协调管理机制探讨,提出了解决目前涉海地区普遍存在"多头管海",又"无人管海"这一制约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问题途径.

  • 标签: 海洋 环境保护 统一协调 管理机制
  • 简介:对南昌市2016年1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大气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其污染特征及成因.污染时段PM2.5中SO4^2-、NO3^-NH4^+质量浓度之和占42.1%,污染日OC/EC4.73,均明显高于非污染期间,说明二次无机离子有机贡献较大;NO3^-/SO4^2-均值0.85,高于非污染期间0.56,表明南昌市固定源移动源污染并重,且污染期间移动源贡献比例增大.区域污染传输,加上低压、低风速相对较高湿度等不利于大气扩散气象条件可能此次污染成因.

  • 标签: 重污染 PM2.5 化学组分 特征 南昌
  • 简介:研究了6多氯联苯(PCBs)3,3′,4,4′-四氯联苯(PCB77)、2,3,3′,4,4′-五氯联苯(PCB105)、2,3′,4,4′,5-五氯联苯(PCB118)、3,3′,4,4′,5-五氯联苯(PCB126)、2,3,3',4,4',5-六氯联苯(PCB156)商业型混合多氯联苯Aroclor1254,两多溴联苯醚(PBDEs)2,2′,4,4′-四溴二苯醚(PBDE47)、十溴二苯醚(PBDE209)对人类癌细胞生长斑马鱼脱膜与不脱膜胚胎发育影响.8化合使用0.01、0.1、1.0、10μmol·L-14个浓度进行1~6d暴露实验.结果表明,PBDE209最高浓度10μmol·L-1下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暴露3d后)RKO(暴露5d后)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所有化合均对乳腺癌细胞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化合对受精后5~6h(5~6hpf)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显得比较明显,而各化合对胚胎致畸致死效应又不相同,毒性强弱依次PCB126≈PCB156〉PCB1254(Aroclor1254)〉PBDE47〉PCB77〉PCB105≈PCB118≈PBDE209.其中PBDE209未脱膜暴毒后均无致畸与致死现象,脱膜暴毒后最高浓度才表现出显著意义致畸作用,而PBDE47最高浓度下可产生高达80%致畸率,这说明胚胎绒毛膜具有有效阻挡大分子物质PBDE209进入作用.PCBs毒性效应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PCB126PCB105具相同分子式,前者1μmol·L-1下就引起了显著致死致畸效应,而后者即使10μmol·L-1下也没有显著效应.实验结果也说明不同类型实验对象所展示毒性效应并不相同,化合对体外培养细胞发育中胚胎具有不同影响.

  • 标签: 多氯联苯 多溴二苯醚 人类癌细胞 斑马鱼胚胎 毒性
  • 简介:基于全方位视觉传感自动消防灭火装置,包括微处理用于监视现场视频传感用于与外界通信通信模块以及灭火喷头.灭火喷头连接喷头驱动装置,视频传感全方位视觉传感,进行图像处理分析,通过火焰颜色特征判断、火焰闪动频率特征判断、火焰形体变化特征判断、火焰轮廓变化特征判断、火焰面积变化特征判断火焰整体运动特征判断得到综合判断结果,根据所发现火苗点位置自动控制喷头对准火苗点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误报率、对火源点检测定位准确、实时性能好、发现火苗情况时能自动控制喷头以最短时间将灭火剂喷射到火苗点、实现检测算法控制算法简单.

  • 标签: 灭火装置 视觉传感器 火灾探测 位置自动控制 早期火灾 特征判断
  • 简介:以R2O-CaO-SiO2-F系晶玻璃研究对象,考察冷却速率对晶玻璃析晶动力学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同化学组成基础玻璃,析晶峰峰位发生明显迁移,析晶峰峰值温度发生非常大变化,升温速率α=10℃/min时,样品析晶峰峰值温度相差近40℃;基础玻璃呈现两不同析晶方式,即表面析晶整体析晶。通过晶化实验发现,冷却速率对析出晶相种类相对比例都有显著影响,由析出晶相不同而引起样品微观形貌也呈现巨大差异性。

  • 标签: 微晶玻璃 冷却速率 析晶活化能 晶化指数
  • 简介:本文对环境政策法律经济分析对象、目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对环境政策法律经济影响经济分析角度、内容方法进行了研究。萁中包括供给--需求和产业结构角度分析评价,以及环境政策法律经济影响分析方法,给出了环境政策法律经济分析程序设计基本思路。

  • 标签: 环境科学 经济分析 环境政策法律 程序设计 作用机制
  • 简介:对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低温(10—15℃)条件下运行状况污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GSB反应10—15℃低温条件下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低至114mg/L或高达3600mg/L(有机负荷高达23kgCOD·m^-3·d^-1)时,COD去除率均能维持70%左右。与中温(32—35℃)相比,低温时颗粒污泥沉速相对较低,但不低于15m/h,不会被冲出反应而造成污泥流失。低温时,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COD去除率也明显降低,但液体上升流速提高能改善泥水传质效果,提高COD去除率。HRT=0.9h,液体上升流速Vup=3.0m/h左右运行条件下,反应温度由35℃降到15℃时,K由0.391×10^3降到0.107×10^3,COD去除率由84.32%降到689%但当Vup由3.0m/h提高4.2m/h时,K由0.107×10^3提高0.254×10^3,COD去除率也由68.9%提高至76.7%:低温时,EGSB反应温度冲击能力很强。低浓度时,EGSB反应抗pH冲击能力不强,但随着进水COD浓度提高,抗DH冲击能力逐渐增强。EGSB反应低温低浓度条件下运行时需添加碱度以维持反应内适宜pH值。

  • 标签: 水污染防治工程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低温 抗温度冲击 抗pH冲击 污泥性能
  • 简介: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毒性物质,具有较强生物毒性。本文以实验室构建A2/O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研究对象,考察废水处理过程化学成分急性毒性变化。采用紫外扫描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考察了处理系统各阶段出水物质组分,并采用固相萃取超滤膜分离等手段对水样各组分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芳香族物质等毒物去除,焦化废水急性生物毒性该处理系统中被逐步削减,最终出水毒性当量仅为原水28%;不同组分生物毒性测试结果显示,废水水样强极性中等极性有机组分贡献了绝大部分毒性当量,而这些物质主要在缺氧段及好氧段削减;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可推断焦化废水中类很难A2/O处理系统中被完全去除芳香族蛋白质类似(Ⅱ区)很可能具有较强生物毒性,构成出水毒性主要物质。

  • 标签: 焦化废水 A2 O工艺 急性毒性 组成变化 因果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避雷广泛应用到电力行业中,它不仅能够降低电力系统遭受雷击概率,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雷雨环境下安全与稳定运行,从而满足群众对用电需求。该文章讲述了避雷电力系统应用问题,以及避雷电力系统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 标签: 避雷器 电力系统 问题 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