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雅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王雅蓉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异常的总称,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病发作之一,据调查显示,大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因为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的共同作用,常常引起足溃疡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导致坏疽甚至截肢,因糖尿病人感染不容易控制、创口不容易愈合等特点,可能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常常一个不起眼的糖尿病足病的伤口经久不愈,尤其一些拖延时间自行处理伤口的患者,由于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最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付出了截趾、截肢甚至生命的代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贵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凉山州西昌王氏骨科专科医院四川凉山州6150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28-01由于CT在病情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医生在病情确诊上都会让患者先做CT检查,但是CT检查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也就是在检查所产生的辐射会给人体造成损伤。所以,如何能够避免CT检查,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这些都是控制辐射危害的方法。文章便对CT检查的辐射危害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让人们对辐射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了解到底该如何控制辐射危害。1何为CT?CT中文名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主要是通过使用超声波、Y射线以及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面扫描,其不仅扫描速度非常快,而且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也十分清晰,能够用于对各种疾病进行检查。由于CT其在医学诊断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广泛用于对患者体内器官、骨骼等方面进行检查,尤其是在诊断肿瘤上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CT设备较贵,这使得CT检查费用也很高,并且在对某些部位进行定性检查时还存在局限性,因此不可将CT用于疾病的常规诊断手段,应当合理使用CT进行疾病检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T检查辐射剂量较大,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也更大,所以孕妇尽量避免使用CT进行疾病诊断。2CT检查的辐射危害CT检查给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伤分为随机性损伤与急性损伤,其中急性损伤通常是因为单次辐射超过500mSv,但是随机性损伤则主要是因为在低辐射状态下每10mSv导致患者自身患癌概率的大幅度提升。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对X射线是极为敏感的,即便CT检查所使用的剂量较低,但也会给儿童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尤其是对女孩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CT检查给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对比进行分析能够看的更为清楚,做一次CT检查给人所造成的损害相当于的那个患者抽100包烟,或是人高速行驶5000英里发生车祸的概率。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若是5岁儿童做CT时辐射量为100mGy,那么其患癌概率则会上涨1.2%左右,而将该辐射量作用在15岁女孩的身体上,那么其患乳腺癌的概率则会上涨0.3%。而当胎儿受到该辐射存在的危害更大,致使胎儿出现白血病的概率大大提升。因此,对于孕妇、儿童通常是CT检查禁忌人群,即便需要对其检查应当使用磁共振或是B超替代CT检查。3控制CT辐射危害的有效措施从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技术以及化学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致使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特别是手术室医护人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紧张的节奏、无规律的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污染过的各种锐利器械,若不注意职业防护则严重威胁到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

  • 标签: 感染危害 长期暴露 消毒灭菌 电离辐射 安全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及时发现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损害,评价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相关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对138例粉尘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记录粉尘作业人员的呼吸道自觉症状和体检各项指标的异常检验情况。结果粉尘作业人员的异常症状检出率与工人的年龄、工龄及是否吸烟有重要联系。结论粉尘作业人员需充分了解粉尘对身体的危害,定期进行体检,做好防尘措施,减少粉尘对机体的危害

  • 标签: 粉尘作业 职业健康 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黎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蒲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600)【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9-01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肾脏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也是其后果之一,以肾实质病变为主。其中,诱发高血压的肾实质病变主要涉及有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肾发育不良以及多囊肾和肾移植术后等。肾脏血管极其丰富,这些血管血流保持通畅状态,但是,若是出现上述疾病,引起血流不畅,增加血流阻力,导致肾素升高,进而造成血压升高。另一层面分析,血压持续升高,机体长期处于血压升高状态,影响肾功能,诱发肾脏病。很多人听说过高血压肾病,但是并不了解高血压对肾脏到底有何危害?而且不知如何预防?本文便对此进行详细分析。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高血压肾病?什么是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为显著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说,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一般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与恶性高血压硬化症。一般来说,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长期作用于肾脏所致,而后者是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后所致的肾脏损害。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因为一侧或者双侧肾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阻塞所致的高血压,这与肾实质病变所致高血压的原理基本相同。肾实质病变高血压是由于小血管的血流不畅引起的,而肾血管病变高血压则是由于血管的“干流”-肾动脉血流受阻引起的。若是能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者阻塞,血压便可恢复正常。关于肾动脉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有时高血压的病程较长,但突然表现为严重高血压,一般降压药的效果欠佳。其中,引起肾血管高血压的因素较多,其发生可能与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结构不良等有关,女性居多。高血压对肾脏有何危害?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便是肾脏。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良性与恶性肾小动脉硬化。正常情况下,肾脏本身具有自身调节肾动脉进入的血流量,基于肾脏无实质性病变的前提下,轻至中度高血压并不会导致肾血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治的资料全面的283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衰弱评估量表(FRAIL)评分的方法对老年COPD患者的衰弱现状进行评估,对其与年龄、老年综合征疾病、用药情况、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睡眠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评估老年COPD患者283例中,衰弱及无衰弱患者分别为87例、196例,发生率分别为30.7%及69.3%,年龄≥70岁、吸烟情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失能及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高于COPD患者非衰弱的发生率,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于70岁、吸烟、合并慢性炎症等基础疾病、滥用药物、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稳定、失能、营养不良为老年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病率较高,与合并基础疾病、营养情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应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弱 危险因素 老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治的资料全面的283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衰弱评估量表(FRAIL)评分的方法对老年COPD患者的衰弱现状进行评估,对其与年龄、老年综合征疾病、用药情况、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睡眠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评估老年COPD患者283例中,衰弱及无衰弱患者分别为87例、196例,发生率分别为30.7%及69.3%,年龄≥70岁、吸烟情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失能及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高于COPD患者非衰弱的发生率,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于70岁、吸烟、合并慢性炎症等基础疾病、滥用药物、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稳定、失能、营养不良为老年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病率较高,与合并基础疾病、营养情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应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弱 危险因素 老年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健康,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治疗中给与肺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选入病例 78例,为本院在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8月所接诊,任意选取组中 39例,各方面治疗操作都按照常规方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 39例患者则展开肺康复治疗,即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以及第 1秒用力呼气量、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观察组均存在明显优势, P<0.05。结论 针对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治疗中展开肺康复治疗,可针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改善,促进恢复。

  • 标签: 尘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