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垂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15例经鼻内镜行垂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脑垂体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下垂体切除手术具有安全、简便、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鼻内镜垂体瘤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经鼻垂体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于2021年8月-2023年2月到我院接受鼻垂体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鼻垂体瘤切除术 快速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垂体患者的治疗中,基于IMB模型开展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62例样本选取收治的脑垂体患者,时间:2021年4月-2023年4月。根据入院先后完成分组。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IMB模型开展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24例,掌握率77.42%;研究组实施IMB模型护理模式,知识掌握人数明显增加,共30例,掌握率96.77%,对比(P<0.05)。研究组开展IMB模型的护理服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各项自护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脑垂体患者,采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增加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垂体瘤 IMB模型 护理模式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以及将其应用到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垂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对于观察组的28例患者,针对患者心理障碍程度的不同,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知心理干预方法开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汉密斯顿量表评分方法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斯顿量表评分值发生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患者的没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方法应用到垂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垂体瘤 心理障碍 认知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有效手术配合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选自于该阶段在本院接受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8例,对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94例患者采用肿瘤全切治疗,占所有患者的87%,4例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治疗,占所有患者的3.7%,10例患者采用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占9.3%。患者手术治疗所需的时间为1至2小时,平均时间为(1.52±1.03)小时。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效果明显,治疗期间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鼻蝶入路 内镜 垂体瘤 护理配合 围手术期
  • 简介:经唇下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已是一个成熟的术式,近年来经单鼻孔入路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应用并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内镜技术的应用,使得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手术日趋简化完善。本文报道我们与耳鼻喉科医师密切配合,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显微手术切除的初步体会。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单侧鼻腔,严格中线入路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然后在神经显微镜下行垂体切除,最后鼻内镜下鞍底重建。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一次手术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巨大GH型腺瘤大部切除,后经改良翼点入路二次手术切除,1例巨大PRL型腺瘤分2次经蝶肿瘤切除,术后

  • 标签: 垂体瘤手术 手术切除 单鼻孔 鼻窦镜 鼻内镜下 改良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垂体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垂体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不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垂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垂体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垂体瘤 围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术后尿崩症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7年 12月来我院治疗的 50例垂体术后尿崩症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奇偶次序平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 25例,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使用中医结合治疗垂体术后尿崩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结合治疗 垂体瘤术 尿崩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垂体患者110例,在显微镜下经鼻蝶进行切除手术,记录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和复发率。结果垂体全部切除者82例、部分切除者2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6%、出血量为(112.94±3.05)ml、复发率为5.4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垂体具有创伤小、治疗效率高的优点。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入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单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的护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治愈53例,好转6例,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转院治疗,治疗效果高于预期。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行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的患者来说,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垂体瘤切除 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蝶窦手术与经颅手术治疗垂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垂体手术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n=34)。甲组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的方式,乙组采用经颅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后的各项应激指标。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结论相较于经颅手术治疗方式,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恢复效果比较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经蝶窦手术 经颅手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服务在脑垂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次 60例脑垂体患者为我院 2018.05-2020.03这期间所收治,以抛硬币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3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人性化服务,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 P< 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 96.67%,对照组为 80.00%,组间对比 P< 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脑垂体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脑垂体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手术的鞍底重建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手术病例165例,总结鞍底重建修补的手术技术及手术策略。术中依据鞍膈损伤程度,采用分类修补方案:(1)术中鞍膈保护完整,颅底缺损较小,无需鞍底重建,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若颅底缺损较大,伴有鞍膈塌陷,可用自体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2)术中鞍膈局部小破口,需鞍底重建修补,取预留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3)术中鞍膈大破口,可行Gasketseal技术封闭鞍底,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鞍底贴覆,生物蛋白胶固定,膨胀海绵填塞鼻腔。结果114例(69.1%)鞍膈保护完整,采用1类修补方法,49例(29.7%)术中鞍膈小破口,采用2类修补方法,2例(1.2%)术中鞍膈大破口,采用3类修补方法。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1例患者再次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有1例患者脑脊液漏复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术前评估鞍膈厚度,术中评估脑脊液漏程度,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鞍底重建分类修补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

  • 标签: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鞍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