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学界在讨论世界文学时,习惯于将歌德的世界文学当做理念或文本来引用.却常常忽略了它首先是一个历史事件。歌德时代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在建构民族国家受挫的情况下.发展出“文化民族”的集体认同,同时将世界主义精神视为民族优越性的体现。这种奇特的认同(一个体现着世界主义精神的文化民族)也存在于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中.反映出后者的复杂面相:被建构的“德国”支撑着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反过来,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也在对“德国”进行着意义的填充。但歌德并非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精英主义者.他观察到大众趣味的低下.因此对已然借着市场和读者降世的世界文学频发警醒之语,并对由精英文学家们的团结和交流创造出来的世界文学抱有期许。

  • 标签: 歌德 世界文学 德意志 文化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精英主义
  • 简介:冰心的报告文学创作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冰心最开始步入文坛就是以报告文学创作起家的。虽然缺乏明确的文体意识,但在其文学生涯的几个阶段皆有相应的报告文学作品问世,尤其是《平绥沿线旅行纪》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纪游体和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创作,彰显着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这些文本中叙议结构的逐步一体化则显示出了冰心报告文学创作有条不紊的进步。

  • 标签: 冰心 报告文学 叙述结构 叙述功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8
  • 简介:钱钟书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少数完成从传统忧患意识到现代忧患意识,钱钟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亲缘性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是非常突出的.,  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亲缘和现代审视使钱钟书在创作心态上

  • 标签: 钱钟书文学创作
  • 简介:本文认为,夕阳意象与黄昏意象的意蕴并不相同:一是“温馨”,一是“悲凉”;一是展示在空间中,一是表现在时间上;一个偏于积极奋进,一个偏于消极颓废。夕阳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悲怆的生命意识。

  • 标签: 夕阳意象 忧患意识 古代文学 中国 生命意识 审美价值
  • 简介:梅光迪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主张文学改良应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是必要的,但不可全盘替代本国文化。他与胡适都赞同文学革命,但区别在于,胡适以白话文为突破口,意在掀起思想界的改革,而梅光迪对思想的全盘革新不能完全认同。梅光迪的文学改良思路是面向知识精英的,改革的是文学本身,而胡适则以白话文作为革新思想之工具,面向平民阶层,意在超越文学范畴。

  • 标签: 梅光迪 文学改良 文学革命 文化保守主义
  • 简介:文学创作中,除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之外,还有“典型事件”。这“典型事件”,虽然属于故事情节的一部分,但它既体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同时又是典型环境的展现。典型事件对表现时代精神、人物性格、作品主旨以及作品风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工农兵文学十分重视典型事件的设置:它把事件置于矛盾斗争的焦点;把事件置于政治、文化、历史的典型环境之中;把事件置于作品主旨的凸显处。因为中西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工农兵文学的典型事件和西方文学的典型事件有异。工农兵文学的典型事件设置,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出其人民性的本质。此外,因为这典型事件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典型性,所以它们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 标签: 工农兵文学 典型事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审美情趣 人民性 影响
  • 简介:世界正处于全球性的文化转型期,作为华人文学中一个独具魅力的群体,海外华人女作家作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深远和博大的文化意义。本文从现实、传统和文化三个层面比较东南亚和西方两地的海外华人女性文学,探求二者在题材开拓与主题挖掘、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以及在后现代语境中相同或不同的审美意韵。

  • 标签: 女性文学 海外华人 华裔女作家 东南亚华人 精神家园 赵淑侠
  • 简介:徐渭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明代中期,大胆地替南戏张目,提倡本色,反对模拟因袭和以时文人戏,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本色”。以自我表现与自我宣泄为核心的个性意识,也全面地展现在他本于自然之旨并以“真”为核心的“本色”中,是唐宋派本色论到公安派本色的桥梁。

  • 标签: 徐渭 本色 本真性 本然性
  • 简介:<正>二十年代的周作人曾蜚声文坛、名噪一时。他不仅以清新、恬淡的小品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而且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的束缚下,儿童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儿童教育更谈不上。封建卫道者们“根本蔑视有所谓儿童时代,有所谓适合于儿童时代的特殊教育”。

  • 标签: 周作人 童话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观 儿歌 儿童剧
  • 简介:摘要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随着拉卜楞寺的不断发展,寺内除佛经外还有大量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以及医药学、天文历算等知识的图书,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其中,宗教文学主要包括传记文学、史志典籍、古典诗歌等,极为丰富。

  • 标签: 拉卜楞寺 宗教文学 藏传佛教
  • 简介:在20世纪已经过去,韩国和朝鲜的当代文学各自走过半个多世纪之际,总结比较五十多年来韩国和朝鲜当代文学的发展,对加深认识韩国和朝鲜当代文学以及充分理解20世纪世界文学都是必要的.现从韩国和朝鲜当代文学的比较着手,从文学观、创作主题、创作方法及人物形象的不同三个方面,梳理出朝鲜半岛当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

  • 标签: 朝鲜半岛 当代文学 文学观 创作主题 创作手法 人物形象
  • 简介:维吾尔族文学文学评论的解放后经历了最初阶段、文革阶段和新时期阶段这样三个阶段。本文探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时期文学评论的发展,指出取得的成就。

  • 标签: 文学评论 维吾尔族 改革开放
  • 简介:音乐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证实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第一可以从研究词的发展历史来证实;第二可从音乐家与文学家的角度;第三从歌曲中的词与曲的结合。

  • 标签: 音乐 文学家 音乐家 密切关系
  • 简介:本文认为文学文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体,它是按照特定的语言--思维程式营构的.中的早期祭祀诗标志着中国文学文体的正式确立.中国文学文体的发生与确立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咒语--神话--早期祭祀诗.本文还以思维、语言为导向,考察了中国文学文体的发生问题.

  • 标签: 文体 文学 中国 《诗经》 语言 祭祀
  • 简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由雅而俗的发展过程.中唐是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当时,表现士大夫文人"修齐治平"之志的诗文已不能牢牢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各种反映或表现世俗意识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乘势兴起,如曲子词、变文、词文、话本、俗赋等,甚至高雅文学的代表--诗、文也沾染了浓厚的世俗审美趣味,文学世俗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此后,诗、文、赋等高雅文学样式已不能成为文坛的主导,而词、曲、小说等俗文学样式则相继成为一代代表性文学.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 中唐 世俗化 趋势
  • 简介:巴金的报告文学创作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中,报告文学一直都相伴相随。留法期间对于安那其主义者追踪式的报道中所彰显出的报告文学文学性色彩,抗战时期以及十七年时期的集中式写作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事的文学选择,三四十年代以画册的方式承载报告文学的创造性实践都标示着巴金之于中国报告文学的独特贡献。

  • 标签: 巴金 报告文学 战斗性 画册
  • 简介: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文学创作虽然难免带有苏门印记,但他在文学功用、作品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以李之仪谈论文学创作的诗文为中心,对其文学思想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 标签: 李之仪 文学功用 作品风格 创作方法
  • 简介:本文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在精神层面探索的价值和不足,认为确立终极之思和神性之维是非常重要的,也可帮助中国文学回应“现代性”的挑战。

  • 标签: 终极之思“现代性”
  • 简介: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第一是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角度,第二是文学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角度,文章认为这是人类文学大系统分类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可以将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一网打尽。全文探讨了以此两种模式分类的各类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审美尺度,同时为各类文学(尤其是易受歧视的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合法性寻找到了科学依据。文章认为这一"发现"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甚至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 标签: 文学系统分类结构 文学的时间性、空间性 文学的生产者、消费者 学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