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鼻出血又称鼻纽,临床上患者较多,发病原因也各种各样。笔者对前来本院门、急诊就诊的鼻出血患者,在诊疗中选择填塞物和填塞方法的不同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出血治疗 纤维素钠 可溶性 贴膏 临床观察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纤维生物敷料在小儿面部烧烫伤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小儿面部烧烫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56例面部烧烫伤患儿经补液、抗炎、抗休克、抗感染等临床治疗措施下,创面早期应用细菌纤维生物敷料,经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在精心护理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面部烧烫伤患儿,应用细菌纤维生物敷料,患儿恢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缩短,创面愈合较好。

  • 标签: 小儿 面部 烧伤 细菌纤维素 生物敷料 护理
  • 简介: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温度160℃、保温时间60min、乙醇浓度50%、固液比1∶8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半纤维的提取和纯化。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过程脱除了玉米秸秆中66.6%的Klason木和61.3%的苯-醇抽出物,还降解了部分半纤维和少量纤维。在乙醇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中的葡聚糖最易降解,聚阿拉伯糖次之,聚木糖最稳定,糖醛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液相色谱等分析发现,乙醇预处理后半纤维中含有较多的甲基、亚甲基单元,说明乙醇预处理造成玉米秸秆半纤维降解,使半纤维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系数变大。

  • 标签: 半纤维素 玉米秸秆 乙醇预处理
  • 简介:分别对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进行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氧化,并采用原位复合法,将TEMPO氧化后的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与前躯体溶液CdCl2和Na2S进行反应,制备了TEMPO氧化纤维/Cd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EMPO氧化后的桉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复合的Cd2+含量均较高,复合的CdS颗粒为立方晶型;TEMPO氧化桉木浆纤维上复合的CdS颗粒粒径为50~100nm,TEMPO氧化棉浆纤维上复合的CdS颗粒粒径为50nm左右。与TEMPO氧化桉木浆纤维相比,TEMPO氧化棉浆纤维上复合的CdS晶粒尺寸更小、分布更均一。

  • 标签: TEMPO 氧化纤维素 CDS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为研究纤维-壳聚糖共聚产物对石质文物封护保护的可行性,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将醋酸丁酸纤维(CAB)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纤维-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同时研究了纤维和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引发剂K2S2O8浓度1.5mmol/L,预处理温度40℃,时间2h,纤维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8h,交联剂0.12mL,总液体积100mL。分析了纤维-壳聚糖用量对石质文物封护材料的性能影响,并且对石材试样进行模拟试验,测试分析了色差度、光泽度、接触角、附着力、透气性和耐老化等性能指标,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纤维-壳聚糖接枝聚合物浓度为15%的封护材料保护后,石材试样保持了原有的质感、光泽、颜色,并且憎水性、耐老化性等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对石材试样具有良好的封护效果,为天然高分子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壳聚糖 纤维素 接枝共聚 文物保护
  • 简介:白桦作为重要的制浆造纸树种,研究其不同种源纤维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在纸浆材造林选择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帽儿山地区实验林内17个白桦种源10a生试材,通过测定其纤维和木质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其纤维和木质素的种源差异,得出结论如下: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纤维含量的变异幅度在39.92%~51.14%,平均值是45.53%,其中绰儿种源10年生纤维含量最高,为51.14%,青海种源最小,为39.92%;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幅度在12.99%~28.67%,平均值是21.73%,其中辉南种源10年生木质素含量最高,为28.67%,新疆种源最小,为12.99%。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白桦纤维含量、木质素含量的差异在种源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在选择高纤维用材时,首选绰儿种源,其次为东方红种源,清源种源;在选择高木质素用材时,首选辉南种源,其次为清源种源,乌伊岭种源。

  • 标签: 白桦 纤维素 木质素 种源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适于平滑肌细胞附着生长的聚乳酸-共-聚乙醇酸(PLGA)修饰的细菌纤维材料。方法不同比例PLGA修饰的细菌纤维材料分为5组:单纯PLGA材料(50P组);经PLGA修饰的细菌纤维材料组则包括聚乳酸(PLA) ∶聚乙醇酸(PGA)=50 ∶50的50PB组、PLA ∶PGA=75 ∶25的75PB组和PLA ∶PGA=90 ∶10的90PB组;单纯细菌纤维为空白对照组。将平滑肌细胞接种于不同组别的材料上培养7 d,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并用荧光染色计数活/死细胞,CCK8法测定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增殖曲线。不同材料上细胞数量及增殖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两比较用SNK检验。结果接种后第3天的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均能在各组材料上成功附着并生长,但75PB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形态较差。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可以在各组材料中均匀的分布以及生长,活细胞计数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54,P>0.05)。细胞生长曲线检测显示,接种后3 d及5 d,平滑肌细胞在各组材料上的增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d F=1.672,P>0.05; 5 d F=1.19,P>0.05);接种后7 d, 50PB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优于90PB组及75PB组(F=13.328,P<0.01)。结论PLA/PGA比例为50 ∶50的PLGA修饰细菌纤维后的材料细胞相容性更优,可以成为用于组织修复的生物材料。

  • 标签: 纤维素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肌细胞,平滑肌 生物相容性材料
  • 简介: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螯合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剂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min;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间60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mol/L,催化剂浓度0.39mol/L。制备的SCCA对Cr3+的吸附容量为38.53mg/g。

  • 标签: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剂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
  • 简介:目的纤维酶辅助法在柚子皮多糖提取的应用。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取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反映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含量进行考察,以柚子皮多糖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找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酶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0、反映时间5.5h、酶解温度60℃、pH值5.5、酶含量0.1%。结论纤维酶辅助法可作为柚子皮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柚子皮 多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 提取工艺
  • 简介:以AgNO3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甲基纤维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研究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等对银粉分散性、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25和30℃时,银粉为不规则的类球形;当温度为40、50和60℃时,银粉均为树枝状。分散剂用量越大,银粉的分散性越好。pH值对银粉粒度有很大的影响,随pH值增加,银粉粒度逐渐减小,当pH值从2增加至10时,所得银粉粒度分别为2.26和0.053μm。最佳工艺为:温度为25℃,pH值为2,分散剂与抗坏血酸质量比为0.02,所得银粉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度为2.21μm。

  • 标签: 超细银粉 甲基纤维素 分散剂 化学还原
  • 简介:光合作用在地球上每年产生136亿吨植物物质,其中有2/3的光合作用发生在陆地上。植物主要由木质素纤维构成,真菌、细菌和土栖小型无脊椎动物将植物残体首先粉碎并分解成木质素纤维,白蚁借助于其体内共生生物的帮助,将它们摄人的含木质素纤维的植物中74~99%的纤维和65~87%的半纤维分解。全球的白蚁每年约消耗掉3~7亿吨木质素纤维

  • 标签: 木质素 白蚁 微生物 小型无脊椎动物 消化 光合作用
  • 简介:对蔗渣、芦苇、竹子3种典型的非木材原料进行蒸煮、漂白以及TEMPO氧化,以制备纳米纤维和纳米纤维膜。比较了由3种原料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的热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比较发现,由竹子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竹子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最好,芦苇纳米纤维次之,蔗渣纳米纤维最低;竹子纳米纤维膜的透明性最高,蔗渣纳米纤维膜次之,芦苇纳米纤维膜最低;竹子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92.8MPa和5945MPa,芦苇纳米纤维膜次之,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72.7MPa和4780MPa,蔗渣纳米纤维膜最低,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68.4MPa和3572MPa。

  • 标签: 非木材 纳米纤维素 TEMPO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羟丙甲纤维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文献查阅法,结合羟丙甲纤维属性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羟丙甲纤维在空心胶囊生产方面的应用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艺方式,对比分析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对制剂溶出的影响。结果:样品1在pH=6.8介质中溶出度、样品2在pH=1.2介质中溶出度不合格,样品3在三种介质中的溶出度均符合检测标准结论:羟丙甲纤维在药物制剂研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羟丙甲纤维空心胶囊生产工艺发现,在不同工艺生产条件下,胶囊剂的溶出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药物制剂 溶出率 空心胶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治疗干眼症中的效果,从而为抗炎在干眼症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眼科门诊进行检查,并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羧甲基纤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羧甲基纤维单独治疗,连续给药14d。对所有的干眼症患者进行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体征、BUT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症状体征、BUT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的SchirmerⅠ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羧甲基纤维治疗干眼症,减轻眼部炎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干眼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需求的增加,纤维酶在生物燃料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然而,发酵液中纤维酶的分离与纯化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效的分离与纯化技术。选择合适的固液分离方法将发酵液和固体废弃物分离,然后运

  • 标签:
  • 简介:纤维生产能量密集的生物燃料已接近经济性。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研究人员于2012年6月5日宣布,其开发的一种的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过程已显示出有潜力可低成本地实施规模生产化,可打开超越实验室的大门。

  • 标签: 生物燃料 规模生产 经济性 纤维素 密集 能量
  • 简介:采用固态发酵法,进行了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同时尽量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酶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酒聋霹的影响。实验分2组,第1组为空白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第2组为对照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纤维酶0.8%,发酵时间为114h。结果表明,第1组折算,甜高粱茎秆发酵产酒,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3.5g/100g;第2组折算,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6.56g/100g,比不加纤维酶的乙醇得率提高了3.06%。

  • 标签: 甜高粱秸秆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 简介:对分离的一株产纤维酶的假丝酵母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培养基中碳源对该菌株产纤维酶的影响,文章以蔗糖、葡萄糖、山梨糖、木糖、果糖等可溶性和细菌纤维、蔗渣、椰棕、玉米芯等不可溶性碳源分别进行了产酶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纤维0.9%、椰子水5%、(NH4)2SO40.2%;KH2PO40.1%、MgSO40.05%、CaCl20.03%、pH自然,作为产酶培养基,所产纤维酶活可达76.68U/mL.

  • 标签: 假丝酵母 碳源 纤维素酶
  • 简介:摘要介绍了羟丙基纤维(HPMC)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HPMC粘合剂、崩解剂可以显著提高平板解散或释放,作为涂层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骨架缓控释材料和药物释放和实现的目标缓慢控制释放药物,作为胶囊胶囊的崩溃材料在药物溶解和稳定性优于明胶囊材料,暂停援助更稳定的悬浮液体制剂类型。

  • 标签: 羟丙甲纤维素 药物制剂 研究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