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显微镜下微创泪成形术及泪小管塞治疗泪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诊断为泪狭窄或闭锁19例(30眼),行显微镜下微创泪成形术及泪小管塞,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者26眼,治愈率86.67%;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减轻者3眼。总有效率96.67%(29/3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泪成形术及泪小管塞置入治疗泪狭窄或闭锁,手术操作精准、简便,疗效良好。

  • 标签: 狭窄,泪点 闭锁,泪点 成形术,泪点 泪小管塞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甲氨蝶呤皮下注射较口服途径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吸收和更高的血药浓度以及较低的生物利用度变异度。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银屑病患者,甲氨蝶呤皮下注射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途径,并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于甲氨蝶呤口服疗效欠佳或者不耐受的患者,改为皮下注射后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反应。甲氨蝶呤皮下注射可以作为生物制剂使用前的治疗选择,可节省大量费用。总之,甲氨蝶呤皮下注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甲氨蝶呤 注射,皮下 银屑病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美容造成局部皮肤出现并发症的治疗方式。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5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改善,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报告 1 例水光针注射术后继发带状疱疹。患者女, 38 岁,水光针注射术后 11 天,左侧额面部红斑、水疱伴疼痛 5 天。通过对本例的分析总结,对我们今后临床工作中水光针注射术后不良反应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 标签: [ ] 水光针注射术,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实施血塞通注射液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予以分割,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电脑随机数值法,将其中35例患者设立为实验组,剩余35例设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使用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予以对比。结果:在不同治疗方式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注射泵在面部注射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 160例要求面部皮肤美容的女性就医者,通过应用面部皮肤注射注射技术进行面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每 10d重复治疗 1次, 3次为 1个疗程。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估治疗效果,就治疗前后作比对,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及专业医生的治疗总结。结论:所有就医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过敏、水疱、瘀血等情况,肤质、肤色、色斑、细纹、皮肤弹性等方面均较术前有较大改善,治疗过程,手术方便,快捷,注射均匀,易于操作,出血较少。术后创面淤血轻,恢复快,患者满意度达 95%,面部皮肤注射泵在皮肤注射美容中安全可靠,是良好辅助性注射器械,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皮肤注射泵 临床应用 安全可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气肿的实际疗效。方法 选取在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 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全部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总有效率 77.78% ( 35/45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气肿患者治疗中,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肺气肿 复方丹参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将10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联合组及水光组给予水光注射,每月1次,共治疗3个月;联合组及保湿组使用外用医用保湿修复霜每日早晚,各1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师根据皮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水光组、保湿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分别为10.01±1.23、9.18±0.92、4.63±1.01,3个组患者治疗后红斑、丘疹脓疱、瘙痒等症状积分都有好转,联合组效果明显优于水光组(t=0.678,P<0.05)和保湿组(t=1.1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组有效率分别为94.38%、89.91%、48.12%;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水光注射联合医用保湿修复霜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

  • 标签: 玫瑰痤疮 联合治疗 治疗结果 水光注射 保湿修复霜
  • 简介:摘要 :通过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水质中总磷,可以实现自动取样、自动稀释标准溶液、在线消解,全程自动一体化操作,避免了繁琐的试验步骤,适用于总磷批量检测。本文结合实际检测经验,阐述了流动注射分析仪 QC8500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总磷的检测流程,并对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标签: 流动注射系统 总磷 样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轮匝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唇部形态的效果、作用时间、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3—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对11例美容就医者(男6例,女5例,年龄33~50岁,平均42.2岁)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唇部多点浅层口轮匝肌注射,用唇部丰满度评分表对唇部形态变化进行评估,并用3D摄像头进行人脸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评估效果、作用维持时间、并发症。结果11例美容就医者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唇部丰满度均有提升,平均见效时间14.6 d,平均效果维持时间124.1 d。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1个月上唇红唇高度(Z=-2.940,P<0.05)、上唇到Ricketts美容线距离(Z=-2.137, P<0.05)和鼻唇角度(Z=-2.137, P<0.05)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过敏反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口轮匝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起到轻度丰唇效果。

  • 标签: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注射 口轮匝肌 唇部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自动Σ等功能,对2011年2月至2020年2月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2 575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占78.2%(2 014/2 575);其余年龄段ADR报告数占21.8%(561/2 575)。ADR:严重的占2.0%(52/2 575),一般的占98.0%(2 523/2 575),新的占26.5%(683/2 575)。ADR涉及中药注射剂68个品种,ADR报告前10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53.5%(1 378/2 57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ADR最多,占14.5%(372/2 5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占31.8%(995/3 12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4.6%(769/3 127)。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用药品种、不合理用药、中药成分复杂、含有杂质、相关物质、增溶性辅料以及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特别是加强严重ADR预警,严格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做到辨证施治,减少ADR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草药 药物监测 年龄因素 皮肤表现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 2018 年 8 月起,至 2020 年 8 月共搜集病例资料 88 例, 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 )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而实验组(n=44 )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利 用TEQ 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 TEQ 评分差异并 不显著( p > 0.05 ) ,治疗后实验组( 10.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3±4.2 ) , t=9.433, p < 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 42 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 35 例(79.55%) , X2=10.231, p< 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 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即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 标签: 耳后注射 利多卡因 耳鸣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肉毒毒素注射因其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成为目前矫正咬肌肥大、调整下面部轮廓首选的治疗方法,已有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报道,该文对肉毒毒素注射、安全范围、深度、剂量以及术后效果与并发症,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总结,与广大医学美容工作者分享最近进展。

  • 标签: 咬肌肥大 肉毒毒素类 面部轮廓外科 并发症
  • 作者: 肖牧伦 李荣 李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郑州 450000(曾为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生,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药学科,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衡阳 421001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因颅内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1次/8 h联合多黏菌素B 50万U、1次/12 h静脉滴注,5 d后加用多黏菌素B 5万U、1次/d鞘内注射。用药前患者左、右下肢肌力分别为3、4级。第4次鞘内注射硫酸多黏菌素B后约20 min,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约9 h后双下肢肌力均降至1级。考虑患者的下肢肌无力可能与鞘内注射多黏菌素B有关,停用鞘内注射及静脉滴注用多黏菌素B,改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1次/6 h联合万古霉素1 g、1次/12 h静脉滴注。5 d后,患者左、右下肢肌力分别恢复至3级和4级。

  • 标签: 多黏菌素B 注射,脊髓内 肌无力
  • 简介:摘要1例3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内注射。用药后8 h出现深黄色尿,随之出现乏力、纳差和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1 U/L,碱性磷酸酶(ALP)280 U/L,γ-谷氨酰转酶(γ-GT)861 U/L,总胆红素(TBil)72.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1.3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7 μmol/L。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有关。立即给予保肝药物治疗。16 d后,患者黄疸消退,实验室检查示ALT 58 U/L,AST 34 U/L,ALP 237 U/L,γ-GT 345 U/L,TBil 26.0 μmol/L,DBil 13.1 μmol/L。

  • 标签: 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 巴比妥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级医院及美容机构广泛开展面部注射填充术,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而眼动脉及其分支栓塞所致的失明当属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医源性所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起病急、进展快,且预后差,易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预防医源性所致眼动脉及其分支栓塞的发生,及时发现其临床表现和尽早治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医源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和预后。

  • 标签: 面部注射填充技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眶下区容量缺失是老化的典型表现,对于该区域的解剖层次和命名不统一,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注射填充,注射填充材料有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自体脂肪等。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透明质酸因其可降解、可塑性强、恢复期短的特点广泛使用。下眶区凹陷与其他面部凹陷(如鼻唇沟容易矫正)不同,由于凹陷的宽度、皮肤变薄以及邻近的眼眶脂肪垫存在,泪槽沟的改善需要应用综合技术。

  • 标签: 泪槽 睑颊沟 透明质酸 填充 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3-11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病例560例,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溶媒浓度、用药疗程、药品配伍、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中,适应证合理率为26.96%(151/560),用法用量的合理率为99.82%(559/560),给药途径合理率为100.00%(560/560),溶媒选择合理率为95.00%(532/560),溶媒浓度合理率为67.86%(380/56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61.07%(342/560),药品配伍合理率为100.00%(560/560),凝血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4.46%(529/560),肝功能的用药禁忌合理率为90.18%(505/5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9/560),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皮疹瘙痒、恶心、静脉炎、胸闷。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适应证、用药疗程和溶媒浓度选择不合理等方面,亟待进一步规范其合理用药。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注射 安全 药物评价 超说明书使用 药学服务 禁忌 药物副反应